寻找一辈子的幸福
今天是元宵佳节,听着窗外断断续续的鞭炮声,我想哭,为什么就是找不到你找不到你的心呢?也是今天下午我刚刚知道已经被吵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更加坚定了对感情和婚姻的信念。我想我会用一辈子来向你证明我对你的爱,永远对你忠诚,找到你有个家来收拾屋子,给你洗衣服做饭,要两个孩子最好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再有个自己喜欢并且时间自由的工作可以随时回家,和你好好谈恋爱好好结婚好好生活。以下是我写的东西讲了我对感情和提升自我的一点感受:
回味着2007年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反思着自己的争取与放弃,规划着自己力所能及所左右的明天,憧憬着自己只敢去想的未来……
这是既跨出校门走入社会那时所经历的迷茫困惑后,自己最终还是必须迎接的第二次比较大型而又突如其来莫名其妙怎么做都逃不过去的感觉——我该怎么做才能成长,我该做些什么才是当务之急?
偶然间翻开列车上的杂志,看到了一篇名为《三识而立》的文章,可以说对我还是比较有指导意义的。于是如获至宝的我奋笔疾书抄在了本子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开门见山——我认为“三十而立”是对人生的一种误导。
如果一个人不努力,没有长进,非但三十不能立,六十也未必能立。所以,说“三十而立”莫若说“三识而立”。
“三识而立”是哪三识呢?学识、见识、胆识。
什么叫学识?就是专而博,说专业非常精通。除了专业,懂书法,懂茶道,懂天文,懂地理,懂风土人情,懂音乐,能唱会跳……懂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可以有两个标准,一是知道基本知识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二是能使专业人士愿意和你聊上1小时而不倦。学识绝对不是单单指在学校里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实际上学识也很少是从学校和课本上得来的。
怎么才有学识呢?一是要有博学之审问之的态度;二是要有从生活从实践中学习的认识。
学识能带来什么益处呢?提升个人魅力,赢得尊重和认同,扩大社交圈子。
什么叫见识?不为人所惑,不为物所迷。就是一看到就能洞识,就能看到现象就知道本质。
如何才有见识?一是多做工作,多做有挑战性的工作,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艰难的工作;二是要慎思之,明辨之。等你摆平了最难摆平的客户,拿到了不太可能拿到的订单,进行过艰苦的谈判,上过山,下过海,享过福,吃过苦,见惯大人物,也熟悉贩夫走卒,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思考总结,慢慢就有见识了。
有见识就有人愿意把困难的事告诉你想听听你的高见,就会逐渐成为意见领袖,就会得到圈内人的认可,就会有很多机会。
有见识又敢做,敢判断敢决策,敢作敢当,这就是胆识了。此之谓笃行之。经常努力去做看似不可能的工作并取得成功,就会逐渐积累起胆气,变得有胆识。胆识是自信的最高境界,也能成倍的提升人格魅力。《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一个有胆识的人。
史上“房谋杜断”梦幻组合中,房玄龄只能是见识,杜如晦应算胆识。何以房玄龄没有胆识呢,除了性格因素外,还因为他不敢去做,没有迈出这艰难的一步。因为断比谋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和风险。理不辨不明,事不做不成。光想不做不可能成功,做人要有胆识。
一个人如果有了学识、见识、胆识这三识,也就同时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但不用担心自己的事业,而且对世间之事能够看得透、想得明、行得正,看得透则不躁,想得明则不妄,行得正则不惧。到这个时候,不就能“立”了吗。
所以,我说要追求“三识而立”,而不要等待“三十而立”。
细细品味着作者的论述,想想有太多的年轻一代在他们专攻的领域中做出了超于常人的成绩,可见能否“立”不是年龄决定的,特别是女孩子还具有其特殊性,说到这使我想到了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的才女莫与文在其一段自传里谈到“女人离开感情的滋润就像花儿离开了雨露一般,但女人不会因为独立而错失感情,相信我。我宁愿做一个智慧的丑女人也不愿做一个没有内容的美女。女人因为魅力所得到的东西远远不如智慧得到的东西多。这个道理只有等到女人到了一定年纪才能渐渐了解,但永远不会太晚。”没错,这个特殊性就在于女孩子不但一定要自我完善做着“三识”的事情,同时由于其群体特点决定了她们还要成为维系感情世界担当家庭生活的主体(当然我这里没有偏袒的意思,只是觉得大多数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加感性)。有很多年轻的女孩子认为有了感情的归宿就算是“立”了,但又感觉失去了自我,所以这个问题也成为当下备受关注和挖掘的主流。比如石康先生所写的《奋斗》中的女主角夏琳,她也曾经在感情和事业的梦想漩涡中迷茫过、挣扎过、奋起过,最终她自信、独立、坚强的形象不禁引起我们这些80后的女孩子们深刻的思考——我们自己能做些也许虽然不能被称为事业的事情,有能够推动自己前行的追求,但我们同样拥有自己美好的家庭生活,也就是说在女强人和全职太太这个杠杆中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三识而立》这篇文章和莫与文的话的结合为我迷茫的前行路上点起了灯火。我想这恐怕是对于女孩子来讲比找到一个自己喜爱而又可以谋生的职业更为幸福但也更为艰巨的任务了吧。
然而世间的很多东西是要讲缘分的,把握当下做点无愧于心力所能及的事情朝着心中的大方向前行,莫要苦苦追寻求之又不得的让自己心力交瘁,没准哪天灵感就来了砸在自己的脑袋上一发不可收拾了呢,这可不是我在这信口雌黄:因为虽然大事我没碰到过,小事情我还是有过切身体会的。 不是图文啊!怎么发到这里来了: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