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宝宝免疫力
增强宝宝免疫力多晒“日光浴”,好处多多
“日光浴”对宝宝来说,其实是一种锻炼。通过日光对机体的照射,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进而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增强宝宝的活动能力。
多晒“日光浴”的好处:
1.晒太阳能够帮助宝宝获得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和磷,让宝宝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预防佝偻病。
2.给宝宝带来热量,增强宝宝免疫力,预防宝宝贫血。
3.还可以让宝宝产生积极、稳定的情绪,使宝宝吃得好,睡得香;同时还可以满足宝宝手脚想自由活动的欲望,有利于宝宝心理健康的发展。
我们怎样让宝宝接触阳光,又使宝宝免受寒冷的伤害呢?妈妈们只需掌握好时机,遵循一定的步骤就可以。
给宝宝晒太阳的正确方法
选择好时间:
一般情况下晒太阳应该选择风和日丽、没有风的好天气,时间以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为宜。上午9-10点的时候,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点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地点:
新生宝宝可以在室内阳台上晒太阳,但注意不要隔着玻璃,玻璃会阻挡阳光中的紫外线,维生素D不能很好生成。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测试,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处,则紫外线更少,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等到宝宝满月后,可选择性地到一些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公园晒太阳。
晒多长时间:
对宝宝来说,晒太阳的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春天阳光中紫外线含量较高,宝宝的皮肤娇嫩,晒太阳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皮肤不适,出现干燥瘙痒等症状。所以,给宝宝晒太阳的时间要把握好。
晒哪些部位:
适当地裸露宝宝的皮肤,在保证宝宝暖和的前提下,尽量让阳光与皮肤亲密接触。晒太阳时,最好让宝宝的脸部和眼睛背对着阳光,注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宝宝的脸部和眼睛。强烈的阳光长时间照射脸部,容易引起脸部干燥甚至晒伤,阳光直射眼睛容易损伤宝宝的视力及眼部健康。
刚开始做日光浴时,妈妈开始可以先晒晒宝宝手脚。等四五天习惯了以后,再把裤腿卷起来晒到膝盖;再过四五天就可以晒到大腿。按这种顺序,每过四五天就可多裸露一点儿,等到宝宝完全适应以后,主要晒宝宝的手、脚、四肢、背部和屁股。
适时增减衣物:
在给宝宝晒太阳的过程中,要适时为宝宝增减衣物。室内温度要稍高,给宝宝穿一些宽大、柔软的衣服,让宝宝的皮肤先隔着衣服多接触阳光。如果宝宝衣物太多,会出现流汗、面色发红甚至呼吸急促等特征,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会引起宝宝不适甚至生病。
晒完太阳之后应及时为宝宝添加衣物,因为在阳光下孩子毛孔打开,回到阴冷的室内更容易吸收潮气,导致感冒。所以爸妈在带宝宝晒太阳时应该密切注意孩子的身体发热情况,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
晒后要注意什么:
晒太阳时宝宝因流汗或者运动等原因会损失一部分水分,所以晒后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同时,及时给宝宝涂上润肤霜,避免宝宝因皮肤干燥而出现皮肤问题。还可以多给宝宝进食一些含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和新鲜水果蔬菜,维持宝宝体力。
【贴士】带宝宝晒太阳的注意事项
晒太阳前最好别洗澡
晒太阳前最好别给宝宝洗澡。阳光是最好的维生素D“活化剂”,而宝宝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则是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洗澡会将皮肤7-脱氢胆固醇洗去,从而影响钙的吸收。
易过敏宝宝应少晒太阳
易过敏的宝宝在春季应少晒太阳,尤其是有过日光性皮炎、季节性皮炎的宝宝要尽量避免晒太阳,更不要使用碱性护肤品和香皂。爸妈也应尽量少去赏花,外出时注意戴上口罩,尽量减少裸露部位。
宝宝生病时或湿疹严重时不要做日光浴
在给宝宝进行日光浴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观察宝宝的变化。如果宝宝出现出汗过多、睡眠不好、食欲减退、易疲乏等症状,应该立即停止日光浴,请医生检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