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家园's Archiver

theleo 发表于 2012-3-13 17:18

血脂是不是越低越好呢?

导读:一提到血脂,人们首先想的是要防止血脂水平升高,应该随时注意降低血脂,以防高血脂发生。

血脂是不是越低越好

一提到血脂,人们首先想的是要防止血脂水平升高,应该随时注意降低血脂,以防高血脂发生。

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另一个问题,血脂过低也是很不好的。如果我们把身体比作一部飞快行驶的跑车,那么能够使这

部车驾驶的既快又稳的因素,不仅与车子本身的性能有关,同时也与燃烧的油料有关。油好菜能跑得快,油不好,则

问题多多。人体内的血脂就好比汽车的油,他的好坏直接影响机体的动力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血脂水平虽然低比高好,但却并非越低越好,医学资料显示,脑出血发病率虽然随血清胆固醇水平的

下降而下降,但是当血清胆固醇水平低于3.64毫摩尔每升的时候,脑出血的发病率反而会更高。

血脂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很多,如胆固醇,三聚甘油,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而每一种血脂对人体都有

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胆固醇是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一类物质。他是胆汁酸的主要构成物质,能够保

证消化系统功能正常,他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护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他还是激素合成的重要物质,肾

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的合成都离不开它的存在。

不仅胆固醇对人体有重要生理功能,三酰甘油,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磷脂等都有各自的存在意义。

由此可见,血脂是人体一种必需的物质,既不能浓度过高,也不可浓度过低,适度最宜。有的高血脂患者认为已经服

用调脂药了,大鱼大肉照吃不误,有的血脂以正常,即可停用药物并恢复原来的饮食习惯,没多久血脂又高了,要知

道,血脂的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打持久战。

在健康体格检查中,常检查的血脂项目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水平,

以及载蛋白A和B的比值。

血脂水平到底调整到什么水平最合适。

对于无动粥样硬化,冠心病危险因子者,血清总胆固醇应小于5.7毫摩尔每升,甘油三酯应小于1.7毫摩尔每升,地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应小于3。6毫摩尔每升。

对于无动脉粥样硬化,但有冠心病危险因子者,血清总胆固醇应小于5.2毫摩尔每升,甘油三酯应小于1.7毫摩尔每升

,地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小于3.1毫摩尔每升。

对于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应小于4.6毫摩尔每升,三酰甘油应小于1.7毫摩尔每升,低密度蛋

白,胆固醇应小于2.6毫摩尔每升。

总之,血脂水平对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来说是低点要比高点好。

人在出生时,脐带血中的总胆固醇,地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较低,6个月后,

血脂水平上升较快,青春期前上升较缓慢。

成年期男,女两性血脂水平随着年龄增高而继续增高,胆固醇随年龄的增长而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加。

30岁即可发生动脉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变的增加和加重,男性在50岁左右,女性在55-60岁左右发病,男性病

变重于女性。

无论男或者女,在65岁以后,胆固醇不在继续升高或者逐渐降低。处于高危阶段或前阶段的人,应定期测定血脂变化



但是,年龄增加而升高的 胆固醇并非全是体重增加所致。有人发现,老年人的低密度蛋白受活体减退,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分解代谢率降低,也是年龄效应的结果。老年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活体性减退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年龄

的增加,胆汁酸合成减少,使肝内胆固醇含量增加。这进一步抑制了地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的活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