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家园's Archiver

kanghong521 发表于 2012-4-28 10:24

肝脏不好,免疫功能有缺陷和免疫调节有异常的朋友注意这些

肝脏不好,免疫功能有缺陷和免疫调节有异常的朋友注意这些

慢性活动性肝炎见于免疫功能有缺陷和免疫调节紊乱者。感染病毒后,由于Tc细胞功能不正常,或特异抗体封闭部分肝细胞靶抗原而制约T细胞毒反应,致部分肝细胞损害。

干扰素产生较少,病毒持续复制。特异抗体形成不足,肝细胞反复被病毒侵入,形成感染慢性化。[url=http://www.gb107.com/yigan/xiedaizhe/][color=LemonChiffon]乙肝病毒携带者[/color][/url]

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在感染病毒,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致肝细胞损害轻微或不出现肝细胞损害。尤其无症状HBeAg携带者,缺乏干扰素,不能清除病毒,以致长期携带病毒。

肝细胞膜特异脂蛋白(Lsp)因病毒感染而形成自身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Lsp(IgG型),在抑制性T细胞(Ts细胞)活性降低情况下,自身免疫性ADCC效应致肝细胞进行性损害。[url=http://www.gb107.com/yigan/xiedaizhe/][color=LemonChiffon]http://www.gb107.com/yigan/xiedaizhe/[/color][/url]

急性肝炎当免疫功能正常感染病毒后,其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攻击受染的肝细胞,由破坏的肝细胞释放入血的病毒,而被特异性抗体所结合,且干扰素生成较多,而致病毒被清除,病情好转终归痊愈。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的发生,由于机体免疫反应过强,短期内T细胞毒反应迅速破坏大量感染HBV的肝细胞;或短期内形成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致局部发生超敏反应(Arthus反应),造成大块肝细胞坏死;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可致Schwartzman反应,使肝细胞发生缺血性坏死;加以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和白三烯等细胞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释放,促进肝细胞损伤。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与急性重型肝炎相似,但进展较缓慢。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较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