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内部管理体制不规范
集团内部管理体制不规范不少集团公司虽然名为公司,但原工厂制的领导机制仍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与以往不同的仅仅是换了一个牌子,改了几个名字而已,不能适应集团发展要求;一些集团内的管理仍是工厂制管理的延伸,以行政方式指挥管理成员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些企业集团在改制过程中,不能根据市场情况、行业特征、产业特点和生产经营实际来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和设置内部管理机构。
( 1 ) 多数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子公司间没有建立规范的产权关系,核心企业的主导地位没有确立,综合协调功能不强。由于缺乏产权纽带,集分权掌握不好,有的集团公司集权过多,统得过死,影响了成员企业的积极性,而有的企业集团则分权过多,难以发挥集团的优势。
( 2 ) 大多数企业集团以产品为纽带,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集团发展就好,当产品落后,市场发生变化时,企业集团就可能解体,尚未掌握现代公司的管理运营方式,协调内部利益关系能力不强。
( 3 ) 由于我国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在多数情况下,不是企业自身选择的结果,具有不同隶属背景的企业,利益变得难以融合,甚至一些子公司各自为政,相互竞争,没能发挥整体优势。
我们看到,尽管目前不少企业集团规模较大,成员企业较多,但由于集团总部功能薄弱,总部与成员企业的集分权关系没有处理好,缺乏一个有强大吸引力的核心,无法协调成员企业的经济活动,不能产生强大的合力,普遍是“集而不团”,缺乏凝聚力,没有产生 1+1>2 的规模效应。
由于众多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缺乏科学性,[url=http://www.99809.com/][color=#0000ff]管理咨询[/color][/url]致使在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建立和创新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拿捏不准的问题:
1 .一个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是继续采取直线职能制,还是采取事业部制?或者是采取母子公司制以演化成企业集团?或者走得更远一些,出现孙公司?
对于这个问题,即使最优秀的管理学家,也难以给出标准的答案,只能从历史上来看、从国际趋势上来看,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从直线职能制过渡到事业部制,并不可避免地出现母子公司制,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跨国投资的情况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孙公司。但同时应该指出,直线职能并不是绝对不好,国际上有一些大企业也还采用直线职能制。即使是从集权走向分权,也存在着事业部制和母子公司制的选择。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要依企业领导层的管理能力而定,他们更能控制哪一类型的组织,就应该选择哪一类型的组织,如果他们不能控制哪一类型的组织,国际上再流行的组织结构对他们来说也是灾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