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和绿豆不一定是冤家,你是不是对此也有这样的误解
民间有“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的说法,于是那些正在服用中药的朋友便对绿豆敬而远之了。那么“绿豆解药”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呢?其实,绿豆本身也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利水消肿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气味甘寒,无毒……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意思是说,绿豆能解药中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因此,严格地说,绿豆解的是药物与食物中的毒性,而不是解药。民间也常用绿豆煮汤来解救药物或食物中毒。那么,服用中药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吃绿豆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和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咽喉疼痛、咳嗽且咳吐黄痰、腮腺炎、口干、口苦、皮肤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等热症实症时,在服中药的同时服用绿豆汤(粥)或绿豆糕等,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绿豆所具的解毒的功效,系绿豆中的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因此,农药中毒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可服用绿豆汤或用生绿豆研粉冲服,以增加疗效。由于绿豆偏寒,故对脾胃虚寒、身体阳虚者无益,如患有慢性胃肠炎、肢体关节冷痛、麻木、活动不利、腹痛、腹泻、痛经等虚症寒症时,在服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应禁食绿豆。否则,不仅会降低中药的药效,而且会加重病情。
服中药时能否服用绿豆,还和所服中药的药性有关、黄芩、黄柏、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金银花、石膏等清热类中药时,可与绿豆同服,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服用人参、黄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姜等温补类药物及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经散寒类中药时,未经医生许可,不要擅自服用绿豆,以免减低药效,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服中药能否同时吃绿豆,应根据所患疾病的寒热虚实及服用中药的药性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对病情及所服用中药的药性不了解时,未经医生的许可,最好不要将绿豆与中药同服。
[color=lemonchiffon]》》》推荐阅读:[/color][url=http://www.bjgbw.net/ganyinghua/][color=lemonchiffon]肝硬化的治疗[/color][/url][color=lemonchiffon] [/color][url=http://www.bjgbw.net/ganyinghua/][color=lemonchiffon]http://www.bjgbw.net/ganyinghua/[/color][/url]
近年来,一些酒家、饭店推出品种繁多的药膳,如壮阳药膳、蚂蚁药膳等,吸引大量食客。一些人在家里烧起“黄芪炖鸡”、“当归蒸肉”、“杜仲腰花”等药膳。但是,人们品味药膳时,不能忽略了一点。
一般来说,可作为食疗的药物有三类、桂皮、茴香、胡椒、甘草等,这些既是药物,又是食物调料;另一类是莲子、百合、藕节、苡仁、赤豆、红枣、龙眼肉、山药、黑芝麻、马齿苋、荠菜、白茅根等,这些既是药物,也可作为食物充饥;还有一类是动物脏器,如猪肝、猪肾、虎鞭、阿胶、鹿茸等,这些食物具有药物功效。食疗药膳的药物有严格的数量和剂量限制,不能一味贪多、求大(处方)。然而,目前许多酒店、餐馆推出的药膳菜谱,不仅超出了上述药物范围,有的餐馆老板既不懂医,又不懂药,任意加大某些药物的剂量。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其性味、归经、主治、用量和禁忌。如果不究阳盛阳衰,不讲寒热虚实,不辨身体胖瘦、体质强弱,更不测血压高低,不管有否慢性疾病,对各种药膳一概食之,岂非自寻不测?尤其是某些药膳宴,各种药物混杂,药量又无严格掌握,实在是得不偿失。
食疗药膳是祖国医药的瑰宝。其膳中有药,兼具营养和治疗功效,数千年来一直受人们青睐。美食家们应根据自身条件、疾病情况,有的放矢,对症施之,才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