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谈诺顿误杀门事件索赔问题
[table=98%][tr][td=2,1] 安全厂商赛门铁克的诺顿软件5月18日上演误杀“乌龙”,导致国内百万台电脑系统崩溃。据称,这是近5年来国内影响面最大的误报事件。对于这一事件,赛门铁克表示,“此问题现在已经解决,并可避免未来出现同一问题。[font=Arial] [/font]对于由此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不过,赛门铁克虽承认诺顿软件误杀,但至今只字未提赔偿用户损失。[/font]
[b][font=Arial] [/font]律师岳成:厂商必须赔偿 用户有两种途径获赔偿[/b]
[font=Arial] 对于诺顿“只道歉不赔偿”这一态度,岳成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岳成表示,厂商出售产品造成用户经济受损,必须对此做出赔偿。[/font]
[font=Arial] 岳成认为,用户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赔偿。一方面可以就赔偿问题与厂商进行协商;另一方面是,如协商不成,用户可到法院进行起诉。[/font]
[font=Arial] “目前的《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等对用户来说都是适用的。”岳成称。[/font]
[font=Arial] 在他看来,要求厂商进行赔偿并不是问题,关键是用户获得赔偿的最大难点在于,对于具体经济损失该如何计算。“厂商对用户造成的损害赔偿额度,该如何计算是个难题。因为在我国,对于经济损失要求举证。类似诺顿软件‘误杀’的损失,举证比较困难。”岳成表示。[/font]
[b][font=Arial] [/font]于国富:用户有权索赔 但面临金额和举证两难题[/b]
互联网业内著名律师于国富认为,“安全厂商的安全软件对用户有着突出作用。用户之所以安装厂商的软件,说明用户对该厂商是比较看重的,用户也会在电脑中保存重要的资料。”于国富表示,安全软件出问题对用户造成的损失,将会比一个游戏对用户造成的损失大得多。
“这就要求安全厂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律紧迫感,需要尽到自己的义务,对操作平台进行测试。此次出现诺顿误杀事件,说明赛门铁克是有过失的。由于其没有对中文版系统进行测试而导致此情况的出现,用户对此有权进行索赔。”
于国富同时坦承,用户在索赔过程中存在着两大难度。第一是金额方面,用户索赔多少难以界定。“我国没有明确的索赔标准,我们每个用户使用电脑的用途也不一样,比如有的是打电子游戏,有的是炒股,有的是做其他更重要的工作,大家因为这个事件造成的损失也不同,损失不同,索赔额也就不同。”于国富称,“第二是举证问题。用户如何举证,说明自己确实安装诺顿软件,同时此次误杀造成了自己的经济损失,并且经济损失与财产有因果关系。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
[/td][/tr][/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