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家园's Archiver

五朵金花 发表于 2007-9-13 22:29

生活无趣源于教养不当

[table=550][tr][td=2,1][table=80%][tr][td][size=3]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独生子女,他们虽然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可常常缺少心灵绿地。他们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成天无所事事。其中一部分人渐渐由“无兴趣综合征”演变成为抑郁症。[/size]
[/td][/tr][/table]
[/td][/tr][tr][td=2,1][align=center][size=3]生活无趣源于教养不当[/size][/align][/td][/tr][tr][td=2,1][align=center][size=3][/size][/align][/td][/tr][tr][td=2,1][size=3] [/size][/td][/tr][tr][td=2,1][size=3][color=#009966][align=center]汪智慧[/align][/color][/size][/td][/tr][tr][td=1,1,50][size=3] [/size][/td][td=1,1,500]
[size=3]  目前,在一部分人身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他们对任何人或事物
都没有兴趣,既不参加工作,也不继续学习,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
死不活地活着。尤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孩子当中,拥有这种
心理状态者日渐增多。
  张辉不仅漂亮,而且聪明、活泼、可爱,上小学时由于成绩优秀
深得老师的喜爱。因此,父母一直将他视为家族的骄傲。可是,初中
毕业前他突然变得任性、反叛,稍有一点不满足就会大喊大叫,甚至
还对父母动粗。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越来越多的他在网上交起了女
友,在受了一连串打击之后,突然变得很“安静”了。他的父母窃喜,
以为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可是渐渐地,父母发现他整天一副似病非
病的模样:常常说头痛、咽痛、四肢酸痛,并伴有低热、流涕和咳嗽
等感冒症状,虽经多次检查也未能发现什么病。已经26岁的他仍然赋
闲在家,既不参加任何工作,也不想继续学习,并伴有神疲乏力、无
精打采、昏昏欲睡和记忆力下降等,对外界事物反应淡漠,对一切都
失去兴趣,就连对亲朋好友甚至自己的父母也冷若冰霜,最近还说生
不如死等等。
  现代医学将此种状态称为“无兴趣综合征”。此病以15~30岁的
年轻人居多,而且特别青睐于独生子女。若患上“无兴趣综合征”又
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不能及时调整,则会发展成为抑郁症。
  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造成
只晓得索取,却不懂得回报。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缺乏
关爱别人的能力,更没有体谅心理,动手能力也差,有的独生子女甚
至连洗衣做饭这种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这个致命的错误使孩子
一辈子都不需要努力了,因为你的行为在无意之中阻止了孩子发展创
造能力和自我实现,剥夺了孩子的生存能力。任何人的幸福和快乐都
来自于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孩子要什么有什么,还怎么到
社会中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并从这个过程中享受乐趣?
  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甚至认为父母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杀了”孩
子。因为孩子从离开母体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主体,而不是从属于父
母的一个客体。也就是说,孩子应该拥有自己的生活。可见,当一个
孩子丧失了对生活的兴趣时,受害的不仅仅是孩子和他的家庭,更是
国家的一个重要损失。
  要铲除“无兴趣综合征”滋生的土壤,首先应将预防“无兴趣综
合征”作为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其次,父母要培养孩子热爱学
习、热爱劳动的品质,并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
学习不单指读书,还包括基本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爱的能力,以
及承受挫折的能力等等。
  对于已经染上“无兴趣综合征”的人,应先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重新评估自己当前的状态,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为实现自己
的愿望确立一个持久的行为方式,并为之付出努力。克服完美主义,
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
  父母及家人要帮助患者认识目标的可行性、持久性和灵活性,帮
助患者客观地评价目前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并指出不良情绪所造成的
影响,使其认识到情绪稳定与否是确定人们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
个体的动机与行为往往伴随着情绪反应,情绪的失控常常使动机行为
无法顺利完成。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改变不良状态,则说明这个孩子
及其家庭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了。  湖北武汉市心理医院汪智慧 [/size][/td][/tr][/table]

znz 发表于 2007-9-21 17:04

"无兴趣综合征"现今出现的新的心理疾病,当引起广大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