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家园's Archiver

五朵金花 发表于 2007-9-19 17:13

冰雪无垠游子吟

  今年7月我回国休假,旅途的第一站是在旧金山机场中转,只有一个小时的间隙。没下飞机我就打听,怎么样才能最快地赶到国际终端。一个西裔中年妇女很热情地对我说,你跟着我就行。   一出登机门我就看见了去国际终端的标志,正要跟着向右转,那个女子拦住我说,向左转,那边有一个穿梭汽车停靠站,可以直接从机场里穿过去,否则从外边走还要重新进安检。再进安检?那么繁琐的手续,只怕我会误了飞机。虽然半信半疑,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了。
  她告诉我,她叫丽达,已经和中国的一些公司做了多年的生意,几个月就要去中国一次,这条路闭着眼睛走也错不了。我好奇地问她做些什么,她说,她设计一些小工艺品,在中国加工,批发给美国和南美一些国家的零售点.
  我不由得上下打量了她一下,虽然她穿的不是高级名牌,搭配却十分得体。柔和的花短衫衬着淡色的牛仔裤,长长的棕色头发下随意飘动着一条围巾,中等的身材落实在一双休闲鞋上。脸上轻妆淡抹,使双眼更加有神,完全遮掩了乘机旅行的疲惫。手上身上的几件首饰也和衣衫的色彩样式相匹配。我不得不相信她是个很有眼光的艺术家。可是,艺术家也能做生意?
  发挥通晓双方的特长从事中美之间的贸易,让故乡与新家互利互惠,这可能是很多北美华人喜爱的工作。可是,竞争激烈,成败的因素也很多。她一个地道的老美,是怎么成功的呢?我笑着问,你的生意如何?能和沃尔马竞争么?她也笑着回答,这几年确实比刚开始的时候要困难一些。但是自己的设计独特,厂家固定,销售对象也和其他公司不同。况且她动手早,已经有了成形的市场,还是有饭吃的。我为之赞叹,看来她也是个很有眼光的企业家。
  她拉着个小行李箱,边走边说,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过,行动迅速利索。我紧跟着她,通过一扇有人看守的小门下到底层,那儿果然有一辆小巴,全部时间加在一起,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国际终端。她要去另一个登机口,我向她道别,既感谢她给我带路,也感谢她对中国走向世界所作的努力。我祝她在铺天盖地般“Made in China”的商品中创出自己的品牌。
  此行乘坐的是美国的联航,播音员的汉语说得不够地道。恰好这个汉语播音员在我们这个区域服务,不是空姐,看着是个过了不惑之年的大兄弟。我的前座恰好不会英文,听他们洋泾浜般的对话多少有些好笑,尤其是那个长者三番五次替同行女孩买东西的时候。本想着是否替他帮帮忙,可是,看他像是个有钱或者有权者,而那个女孩却年轻貌美,撒娇发嗲般地向他要高级化妆品和首饰,也就不想多事了。
  机上乘客看起来黄白各半,服务也带着中国的色彩,有三明治也有方便面,送汽水先问加不加冰块。突然想起多年前带着孩子到中国旅行,空服员很关心地告诉她们,在中国不能喝冰水,肚子会痛的!不由得笑着问他,你这冰块不会让我的肚子痛吧?大兄弟也笑着回答,当然不会,这是在美国冻成的。话出无心,我却不禁感到心中一悸。
  机舱的灯暗了下来,窗板也都放下了。人造的黑夜里,我半醒半眠,迷迷糊糊地吃了几餐饭,昏昏沉沉地看了几场电影。又在免税车上给亲友们买了两条烟,一瓶酒。虽然他们一再声明不要带东西回去,可还是想给他们带点儿洋货。
  买东西起身,打扰了邻座,就顺口攀谈起来。他说,他们一行十几人,是湾区合唱团的一部分,应邀到中国巡回演出《海外游子吟》。
  这套组曲我曾经耳闻,过客作词,阿鏜作曲,似乎还一度传为网上佳话,可惜无缘倾听。他热情地找出歌词和歌谱让我看。组曲有七首歌,用合唱、独唱、重唱加朗诵的方式,来表现旅居北美大陆的华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与奋斗。
  “风萧瑟,雨连绵,风中雨中又一年。乡园遥忆愁几许,一夜头白是远山!”
  “我在美洲大地上追寻,追寻中国魂。”
  “凭本事吃饭,什么都不怕。就这么潇洒!”
  “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回头?莫非你就不怕惹动乡愁?”
  “要住多少年,才称得上‘家乡’?”
  我不懂音乐,读了歌词,哼哼简谱,却感到一种凄楚缠绵。几代华人在新大陆自强不息的奋斗,孜孜不倦的努力,创业的艰辛,成功的欢乐,对故乡祖先的眷恋和缅怀,对异国新家的期望和追求……剪不断,理还乱,多少情怀浸润我心。
  异国他乡几十年,何时不曾忆家园?今年,恰好是我的一个分界线,一生年华在中美各走了一半。当年,我手提一只皮箱怀揣一百美金只身漂洋过海。从此,这沟通大洋两岸的飞机就留下了无数的思念,一颗心在来回往返中分割成两片。数十年生涯如同窗外飘缈的白云,无根无源,随风浮动,竟然分不清心归何属,乡关何处!机翼下,一片广袤无垠的冰山雪海,就像旅居海外的游子们今生今世也无法了结的乡愁。

东方长明 发表于 2008-2-29 12:34

我看到开头时还以为诗歌,没想到是散文....

清风解语 发表于 2008-3-5 11:14

游子~~~~~~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