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家园's Archiver

charleyx76 发表于 2008-3-11 19:06

长眠不醒

[color=#4169e1]
[/color]
[color=#4169e1]作者简介: 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1888—1959),爱尔兰籍美国人,1888年出生于芝加哥。父母离婚后,母亲劳伦斯带着7岁的钱德勒回到了英国。他就学于达尔文专科学校的预备学校。后根据他叔叔的意见,为了成为国家公务员,他曾在巴黎和德国留学一年。不久在海军部任职。可是他不愿抛弃当作家的理想,在海军部工作了6个月后便辞职了。后来他成了《威斯放斯特报》的记者。不久,钱德勒对当作家的未来不再抱有信心。23岁时,他向叔叔借了500英镑回到美国。在横跨大西洋的航船上,他认识了洛杉矶石油大王乌莱恩·洛德一家。回到美国后,他听了洛德的话,成了石油公司的高级职员。1924年,36岁的钱德勒和比他大18岁的西希结婚。西希原是洛杉矶钢琴家朱利安·巴斯加尔的夫人。巴斯加尔与洛德家过从甚密。在交往中,西希渐渐爱上了钱德勒,遂与巴斯加尔离婚,又与钱德勒结婚。直到开始写推理小说,钱德勒在一般世俗的眼睛里可以算是一个成功者。在20年代他就当了达布尼石油辛迪加的副经理,成为有美妻相随、有豪华车出入的干练的实业家。可是1932年他44岁时,年富力强的钱德勒被石油公司解雇了,原因是他不满足于比他大18岁的西希的婚姻,又爱上了公司的打字员,以及工作成绩不佳。正在这个时候,又遇上了美国经济危机。这样,钱德勒就面临一个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后来,他一方面接受洛德每月给他的100美元贴补,一面在一家杂志社从事写作。这使他又走上了成为作家的道路。本书刻画了私人侦探马洛的形象,他因此而一举成名。在此之前,他曾先后在几家杂志上发表了20篇中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里,以他高度的文学修养和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刻画了现实生活中的犯罪案件。他的小说,都是哈麦德式的冷酷无情风格的推理小说。他的文学修养在各篇小说中部得到了反映。但是,最成功的还是他塑造的侦探马洛的形象。他的其他小说有:《别了,亲爱的》(1940,并在1944和1975年拍成电影)、《高窗》(1942)、《湖中夫人》(1943;电影,1946)和《长久的再见》(1953;电影,1973)。《谋杀的简单艺术》(1950)包括了十几篇较短的作品并附有评论。1943年他开始写电影脚本,作品有《加倍赔偿》(1944)和《火车上的陌生人》(1951)。作家的立场在随笔《简单的杀人艺术》一文中作了直截了当的阐述,但是对于脱离现实的古典解谜式的推理小说,作者更主张重视现实。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腐败。他刻画的马洛生在一个肮脏的世界里,但人穷志高,在他身上流露出的乐观的伤感,更有难以描述的魅力。[/color]

hechaoboy 发表于 2008-3-21 14:05

谢谢分享。。。。。。。。。。。。。。。。。

青狐 发表于 2008-3-27 15:15

下来看看,谢谢分享

jinyanlei 发表于 2008-3-27 15:39

分享下。好久没有看书了

长假。 发表于 2008-4-6 12:28

顶..

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08-9-16 00:05

刚看完《简单的谋杀艺术》

(希望这次发贴够一个小时了……真是奇怪的规定……我已经失败了两次,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注册够一个小时了呢?难道谁还会掐着秒表注册吗?)

钱德勒的几个中短篇故事,个人比较欣赏《恼人的珍珠》,沃尔特盖奇这个形象很有趣,不像其它几篇那么冷硬,颇有幽默感,可媲美《妙探出差》。
另几篇容量太大太过错综复杂,太过杀人不眨眼。

《长眠不醒》情节紧凑,文字讲究,没有辜负“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这一名头。

另外,钱德勒虽然不少风流韵事,但他毕生都爱着这位结婚30年、大他18岁的妻子。
当她以84岁高龄辞世之际(钱德勒在她死亡证上写了她的假年龄68岁),钱德勒承受不了这种痛苦而再度酗酒并企图自杀。他说:她是我三十年的心跳。

rongwbz 发表于 2008-9-16 20:58

好东西,支持 多谢

风的呢喃 发表于 2009-1-11 00:46

应该超过1个小时了,好想回贴看书啊

风的呢喃 发表于 2009-1-11 00:47

真雷人啊,原来还要有家园币才能下载的啊,:(

qhmzxylzq 发表于 2009-1-15 23:52

[s:60]  感谢分享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