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韩国要为汉字申遗



      近年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举措: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就里,竟同意了;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最近,关于汉字“申遗”的事又在网络蔓延开来。

  韩国学者提出汉字“申遗”

  去年10月“国际汉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后,韩国《朝鲜日报》刊载消息称,为预防东亚国家因使用不同形状的汉字产生沟通混乱,由韩国领头,中、日、韩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制作5000-6000个以繁体字为基础的常用标准汉字。这一消息随即被与会的中方代表否认,提出“简体字”是中国的法定文字,不会轻易改变。

  中韩汉字“繁简之争”方兴未艾,又有网民热炒韩国学者提出的汉字“申遗”说。汉字“申遗”其实在韩国已经热了一年多,去年10月10日的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他将建议韩国政府理直气壮地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汉字生机勃勃不用“申遗”

  这一消息随即引起中国网友强烈争议,加之韩国此前大动作为端午申遗,一系列“争端”,引发中韩传统文化之网络论战。

  “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剽窃,”一位留学韩国的网友“我的中国心”表示了愤慨之情,他说,“有个韩国名校博士和我讨论,信誓旦旦地说甲骨文是从朝鲜半岛传到中原的。要知道韩国直到15世纪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的,韩国学者‘参考’的史书几乎都是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史书,他们以前还根本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呢。”

  面对韩国学者一套又一套的“论据”,中国不少民众付之一笑:“任何人都知道中国有着世界最长的连续不断的历史,中国文明影响了许多东南亚和东亚的国家,比如日韩。”有网友指出,韩国学者的逻辑起点就有问题:“韩国人发明了汉字为什么自己不用,无偿送给中国人而自己又另外弄了一套?”

  也有网友对韩国汉字申遗作了讥讽式的解读:“汉字对韩国人确实是遗产,因为他们不用了。但是汉字还在中国生机勃勃地活着,进化着,没死申什么遗!中国给汉字申遗?除非中国文化灭亡了!”据《新快报》

典型的小国心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