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关羽走红的垫脚石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这全是因为老罗组稿成书时正值关羽名气在当朝如日中天之际,老罗自然不敢怠慢,又费了很多心思,把关羽的故事编得无比传奇,每一段又都有很好听的名目。

桃园兄弟是借黄巾之势起家的,关羽在这过程中杀过几个黄巾头目,至于杀的是谁别人都记不大清楚了,朝廷对他们的功劳也不买帐。当时关羽的大名恐怕无人知晓,大家只知道在这乱世中出了一个“砍头三人组”。

让关羽真正出名的第一个人就是华雄。

华雄真的可能和关羽有些缘分,他的籍贯甚至身高尺寸都和关羽一样。华雄虽然跟各路诸侯派出的战将打起来如砍瓜切菜,但对关羽这一场被安排是必输的。不过作者还是对华雄给予了一定的同情:这一仗是虚写的,而且没说是怎么被杀的。如果过程是“二人斗了四五十合,华雄被一刀斩落马下”,就表明华雄能力不及,让人觉得华雄不过如此,既显不出关羽的神奇,也把那些诸侯之将衬托的更为不堪。如书中展示的突然死亡法,让人感到关羽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一方面达到让关羽扬名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相对保全了华雄的名声,即华雄非死于人力,而是死于神威。实际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第二个人是吕布,不过三英战吕布是一场标准的双赢之战:既突出了吕布非一人可胜的卓越实力,也令“砍头三人组”的名头更加响亮。要知道,三人中老大刘备是人家看在皇亲的份上才让他在诸侯队中叨陪末座的,一直在夹着尾巴唱低调,而那时的关张则更是人后之人。这一仗过后,兄弟三人才真正在众人心中被广泛接受。

颜良文丑是关羽成名的第三块垫脚石。白马坡之战安排的依然是颜良必输,何况这一结果本来就于史书有记。开始还是固定的段子,先找几个软脚蟹让颜良欺负欺负,掌斧大将徐晃不幸亦列其中(读之不胜唏嘘),老罗又故意不让许储之流吭气,弄得曹操没办法,不得不请出关羽这尊神。战斗仍然实行突然死亡法,不损颜良的颜面,单是突出关羽神一般的威力。至于文丑,既然长期以来名字都和颜良连在一起说,这回也被老罗捆绑销售,买一赠一,一并成就了关羽的好事。

接下来该轮到五关诸将了。这些倒霉蛋应被评为三国中的冤魂之最。要不许过五关还不容易,只需吊桥悬起闭门不出就万事大吉了。当年能掐会算的周文王也对五关奈何不得,最后还是靠神仙儿子通过空运捎过去的,关羽赶着几辆大车又有何能为?只是老罗让关羽成名心切,五关诸人的荣誉和生死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最后还必须要提一下汉献帝。当年关羽投降讨价还价时有一条就是“降汉不降曹”,既然谓“降汉”,就说明以前刘关张“砍头三人组”跟汉不是一伙的。关羽“降汉”后,献帝封他个亭侯,不过老关似乎没把这当回事,为了表现自己清高,临了把印绶挂起来甩手就走了。最后这段还有个名目叫“封金挂印”。关羽把献帝和曹操赏赐混为一谈的大是大非问题暂且不论,最可气的是,以后他每每跟人自报家门的时候仍公然称自己是汉寿亭侯。看来老罗一心只想让关羽露脸,献帝心里如何翻五味素就由他去了。

至曹操七军征讨之时,关羽的威名已经利滚利的算成三十年了。弄得西凉勇士庞令明心里一时摸不清门道,还专门造了一口棺材上阵带着。

恩。说的很对哦。

TOP

不太清楚

TOP

有点道理.

TOP

呵呵,有点道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