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一位读者,一位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绿荫嫂
时间:
2008-11-18 14:05
标题:
一位读者,一位老师
对于谢老师来说,我是一个最没有资格说话的人。在谢老师去世之前,我只看过一部他的电影《芙蓉镇》,而且看《芙蓉镇》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而更深刻地去了解课文。
我是一个没有电影历程的人,我真正接触电影是在去年,但是却被时下的商业片所诱导,也从来就没有人告诉我有着谢晋这样一个大导演,而三年前《芙蓉镇》只是让我知道有着谢晋这样一个导演,去年已经渐渐地把他遗忘了。我后悔自己没能在谢老师有生之年,真正用心去看他一部电影。
我之所以说自己是一个没有电影历程的人,是因为我的童年、少年没有钟鸣鼎食之家的殷实,家里贫穷的没有一台影像机,电视不过也是省级和县级电视台,所以接触电影只有在学校每个月两场的操场上。但幼时,正式谢老师电影风行的时候,学校的电影却没有一部是他的,所以对于他也是那样的陌生。到了大学,在商业大片的指引下,我开始去认识张艺谋、冯小刚这样的导演。到了去年我开始摒弃商业大片,重新开始去找张艺谋早期的文艺片看,找西方的奥斯卡金奖电影看,从而走进了电影,但却遗憾地遗漏了谢老师这样一位电影界、文学界,乃至文化界的大师。所以在谢老师谢世时,我没有流一滴眼泪,没有看细心看一篇报道,得知他的谢世的消息也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所以心中没有多少悲痛,只是感到些轻微的惋惜。也不曾知道谢晋这个名字在电影界有着导演第一人的至高荣誉。我是一个落伍而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这些天来,我一直都在看谢老师的电影,从成名作《女篮五号》到最后一部作品《女足九号》,从《红色娘子军》到《鸦片战争》,从《牧马人》到《天云山传奇》,我一把泪一把泪地拭着,我真想骂自己是个混蛋,是个白痴,是个文盲,我不配写这样的文字,我也不配写什么文学,更不配是一个从中国语言文学走出来的文化人。因为我竟然连一个这样文学界做好的读者,文学界最好的导师都不知道。我算是个什么?我自己真的像是一文不值。枉我生活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
从商业片走向文艺片,从时下走向谢晋电影年代,我感觉我们的人生像是在往后退,我应该跟随着谢老师的影片回到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找回那时属于我,而丢失的东西。
我的人生是在倒退吗?从我开始拿起文革时的“伤痕文学”而将青春文学否定得一文不值的时候,有人说我在倒退,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弃儿。当我连续几日对谢晋黑白电影的痴狂时,朋友对我说,什么年代的电影还看,看来你真的是个时代的弃儿。我反反复复地问过自己:难道自己真的落伍了吗?
谢老师,在天堂拿去摄影机用镜头告诉了我,我没有落伍。是谢老师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现实批判文学的自信,我需要的是像谢老师一样,拿去镜头去反映社会的现实,去谱写就百姓的心声,去关注平民的命运……
在商业片、快餐文学泛滥的年代,我曾想过自己不应该和金钱过意不去。自己也应该走向商业化,但是谢老师在谢世后的几天,用他的影片告诉了我,我应该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文学的笔永远指向的是人类的愚昧、唤起人类的觉醒。
我之所以说谢老师一个最好的读者,是一位最好的老师,是因为他的两部影片深深地打动了我。一部是作为读者的谢老师,用他的眼光诠释自己观点的《牧马人》他让张贤亮老师的《灵与肉》更富于魅力。所以说其实每一个导演都是一个很好的读者,读的不仅仅是一部剧本,更是一部人类的辛酸史、血泪史。在《牧马人》中,他用自己的读法让我们更深刻了解了张贤亮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了伤痕文学,更深刻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了解了当时的人民。我之所以说他是一位老师,是因为他在年过七旬后,当时商业片滥行的2000年,他再次宝刀未老地用自己的手法去写就了一个时代的悲哀,《女足九号》在影片里,我看不到什么荣誉,看不到什么狂喜,我只看了当时妇女地位的地下,看到了这样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当时你母亲生你的时候,把门反锁上,她怕生的还是女儿。奶奶、母亲、罗甜、小兔子,四代女人命运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每一种制度、每一种不平等都让多少人为之而牺牲、为之而流血。谢老师在2000年能用这样的影片反映当时的社会,他作为我文学路上的一位导师,一位引路人,一位让我理想的坚定者,我感激我在白活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在谢老师已谢世的今天,能有这样一位恩师而倍感欣慰和感激。
对于谢老师,我没有再多的话语,因为大恩不言谢,我只是希望在当下会有更多像谢晋这样的导演,能为中国的老百姓多呼号一声,能为百姓的命运多关注一点,希望文学界能再多一些伤痕文学,即便是揭开伤疤的痛,即便是剖开心灵的痛,我也会寄予文学界。多写写属于我们百姓的心声,不要再为了什么风花雪月的伟大而又浪漫爱情而空虚无聊的喊着伤痛,如今还有着更多需要我们去面对的平民命运,他们在迷惘中依旧探索追求,为了苦难而有美满的生活,为了不被一个时代遗弃,为了不愿做时代的弃儿,他们活得太累了,是因为什么,还是灯红酒绿、风花雪月的诱惑。
谢老师,谢谢您,您在天堂还开心吧。您年纪也大了,做不了愤青了,但您做了,您愤的不仅是一个时代,更是一种未来。谢谢您,一个时下缺失的读者与导师。您走好!
作者:
qhmzxylzq
时间:
2008-11-18 23:01
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