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软件] 《守望者》——暗夜少年的伤疤 [打印本页]

作者: 盒子    时间: 2011-7-22 15:45     标题: 《守望者》——暗夜少年的伤疤

  
  其实《守望者》还有一个更加贴近剧情的英文名《BoysintotheNight》(遁入黑暗的少年),比起整部电影里若即若离、意象多于真实存在的“守望者”,“暗夜少年”则是孤独中恣意挥霍青春的少年恒久的“守望”。
  电影开始于父亲赵成河对于儿子基泰意外死亡的暗示。随着镜头的伸展,导演尹成贤将目光聚焦在了赵成河对基泰之死的追查。在这个过程里不断产生这样的困惑:谁是凶手?为什么要加害一个少年?然而,面对他的诘问,所有基泰曾经的好友都没有提供一个有说服力的证词,每个人似乎都将自己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充满问号的罗生门。面对不同的答案,赵成河必须要做出艰难的选择,同样,作为旁观者的观众也一样需要给自己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判断。
  《守望者》的主题是“成长”和“青春”,显然,这是一个既大且没有标准答案的主题。“残酷”、“孤独”、“叛逆”以及所有能想到的与“青春”有关的词汇都成了这个主题亘古不变的符号。基泰的青春期迷失在了几乎所有这些特定的符号里。人生的岔路口,他没有一个可供停靠的安全港湾,只有冷漠疏远的家庭。他选择了用暴力和呐喊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同时也期望籍此与挥之不去的孤独抗争,然而,没有人理会他的蛮横背后深藏着什么,基泰的友情随着身边死党的背叛,几乎消失殆尽。他努力尝试着与仅存的好友沟通交流,但他却选择了一种“玉石俱焚”的极端方式。基泰和所有在孤独中寻找亮光和温暖的少年一样,渴望理解、渴望尊严,然而却身不由己地烙下了更深的心灵伤疤,也不自觉地为自己打开了死亡的大门。
  和大多数来自破碎家庭的孩子类似,基泰一直坚守着内心那一片谁也不可以触碰的“净土”,所以当他的朋友用鄙夷的神情向别人谈及他的家庭时,愤怒彻底摧毁了基泰本就无比脆弱的神经。他和他的朋友:百熙、尹东,曾今是一道在阳光下挥汗如雨的棒球少年,曾经一道渡过了一段漫长却美好的时光,但最后却无声无息地各奔东西——而基泰更是走上了不归路,彻底地遁入了黑夜。
  导演尹成贤在片中自始至终没有设定一个孰对孰错的道德标尺,他对青春期的迷茫明显有别于韩国其他同类电影。如果说影片出现的用意比较明显的“道德批判”,那应该就是身为父亲的赵成河因为良心的驱使,追查儿子死亡的真相了。然而,这显然不是尹成贤最真实的用意,面对成长中的种种——无尽的沉沦、迷失,无法实现的拥有,难以挣脱的困境,构成了一个在电影里摸不着看不见的“守望者”,也许这才是他真正想要寻找和表达的吧。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