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行为艺术----生命瞬间!~{申精}[84P]
[打印本页]
作者:
allix
时间:
2006-10-3 10:27
标题:
~行为艺术----生命瞬间!~{申精}[84P]
什么叫行为艺术...看完也许你会懂得..
图多慢慢看!我贴图贴的我的手在抖!
Ven. Tenzin Thutop 和Ven. Tenzin Deshek二个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和尚,在纽约Ackland 的Yager画廊将“修建”一个“医学菩萨沙子坛场”,来展现亚洲艺术..行为艺术...看完你的心灵是否为之一荡..
请大家慢慢看,不要太快了,鼠标移慢一点.....
这是开始的情景:
开始最初的构图
开始绘图,材料是一种用于藏医药的细沙。
绘图中……
佛是万物的起源,是世界的中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们的创作。
繁华初现!
这几张可以清除的看到,细沙如何汇聚成世界……
绘图的中心部分已经完成了!
这个,不知道是否就是人?在佛的眼里,与其它生灵平等,众生都是平等的
创作工具-艺术的美丽是用心灵创作,而不是用工具!
~~~佛泽四方~~~
孩子,你是否看到了繁华背后的脆弱?
近距离观察,清楚地看到沙粒铺垫的厚重质感。
逐步显现的最后的圣堂
象牙塔下的青蛇,不知和白素贞有没有关系。
精细专神进入尾段
延续的人生,膨胀的世界!
由于光线和角度的原因,观众始终以朦胧和模糊的影子出现,如同世界的旁观者
完成的日子终于到来,辉煌的成就,瑰丽的画卷,以一种强迫的姿态占据每一个人的视界和心灵,乃至灵魂。
完成图,完美的画面,繁华的世界,多看一会儿吧,记住它吧!
成功之后的庆祝!
ok,注意看他们在干什么.
看看,周围人们的眼神……
这下明白了吧!
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
人们从来没有庆祝过生,但对于消亡,却总是有隆重的仪式。
一切已成昨日残梦,只待追忆。除去抹不净的回忆,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最后的一段旅程!记住这个画面。时间仿佛已经停止,一个月的时光凝聚在潺潺
流淌的溪水边。远处围观的人群,近处沉 思的男子,对于一个世界的消失,做着不同的凭吊和评价。而
僧人手中缓缓流逝的细沙,已不再有那惊艳的容貌,那些漫天飞舞的佛,那些欣欣向荣的生命,那些宏
伟的庙宇,那些千姿百态的繁华。一切都随风飘入溪水,沉淀,褪色,永不再返
整个过程将近一个月,每曰作画几小时,展出到6月8 曰,然后他们将作品清空,付诸流水。以此象征生命的瞬间。
他们用的沙子好像是藏医所用的一种药物,作画的过程却实在是很震撼,虽然有表演的成分,但依旧觉得了不起。尤其是最后的付诸流水,看画面的时候就觉得生命的短暂易逝,后来看文字介绍,这也是他们的初衷之一。
整个作品是为了展现生命的短暂易逝,而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但实际上,它的意义远大与此。
从艺术的角度看,整幅图画结构严谨,色彩丰富,借助沙粒这种富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媒介,将宗教的意义表现得十分到位。无论是端坐正中的佛,还是围绕在佛周围的神态各异的生灵,还是围绕在世界周围那一圈缥缈的气,都恰到好处的拥有了各自的神采,又和谐的构成了圆满的世界。更令人叹服的是,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限制了太大的改动的可能,因此整个图画是一气呵成,就像僧侣们将自己脑中的烂熟的世界观默写出来一般。
而从行为的角度看,僧侣本身的创作过程也契合了图画的意图。漫长的创作,成功后短暂的喜悦,然后是毫不犹豫的毁灭。似乎在告诫我们做事的道理,漫长的付出和坚持,短暂的收获,失去的痛苦。
当然,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有没有痛苦,面对精妙的画卷,竟然能伸出那把刷子,境界的确不一样。
但从表情看,周围的观众是痛苦的,那恋恋不舍的眼神说明了一切。
我也是痛苦的,于是想把它记住,所以花费了近一个小时来贴这篇曰志,希望看到的人,能驻足慢慢地翻看,静静的思考
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