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分布式学生成绩查询系统
[打印本页]
作者:
scld123
时间:
2011-12-6 16:55
标题:
分布式学生成绩查询系统
[摘要]企业计算的基本框架和模式经历了以下几个标志性阶段的演进:
(1)基于中央主机的联机终端。
(2)孤立的PC计算。
(3)PC联网。
(4)Internet/Intranet时代。
(5)分布式计算。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应用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1)位置独立性质(2)平台^独立性(3)编程语言独立性。分布式应用模式按照作用机制划分可划分为(1)基于消息传递,交互作用都通过一来一往传递数据信息完成,信息的内容和传输时序形成了交互双方共同遵守的协议。(2)基于远程过程调用,通过像调用自己进程空间的过程一样,调用远程计算机上另一个进程空间中的过程,实现对远程的计算功能的获取。远程过程调用(RPC)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改变了传统的以I/O 方式实现进程间通信和交互作用的语义。RPC是在面向过程的语义中,实现分布应用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面向对象技术方法的出现,基于过程编程模型的RPC和DCE的发展表现出局限性。不过其中的许多技术和规范,仍然在后来系统中得到借鉴和应用,典型的例子是Microsoft的COM/DCOM体系结构。(3)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调用,分布在网络上的对象,按照对象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实现跨网络的交互。作为客户端的对象可看到远端的服务器对象所提供的服务,于是就像本地对象一样,对远端的服务器对象进行访问,获取服务。对象所处的位置,平台,开发语言都实现了透明。OMG的CORBA,Microsoft的 DCOM,Sun Microsystems的Enterprise和JavaBeans/RMI都是著名的分布式对象模型。按照层次结构可划分为:(1)单层和两层结构的系统,单层结构是指系统中的各个显示,计算,数据模块全部集中在一起。两层结构在系统中专门划分出一个数据管理层次,其余的工作放在客户端的桌面计算机上完成,客户端通过数据服务器,获得对集中管理的数据的访问。两层结构具有比单层结构易于管理,可靠性高,扩展性好等优点。(2)三层系统结构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数据管理部署在不同的位置上。(3)多层系统结构在三层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再划分出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层次。分布式应用的关键基础技术:(1)网络协议体系(2)Internet/Intranet协议框架:包括 TCP/IP协议体系及地址方案等(3)Client/Server模型(4)基于Web的应用结构(5)远程过程调用(6)中间件(7)对象技术(8)软件组件技术(9)分布对象技术。Delphi在Internet/Intranet和分布式引用开发方面的特色有:(1) WebBroker可以建立高速,大吞吐的 Web数据发放应用。(2)ActiveForm是使用Delphi窗体作为其他组件容器的 ActiveX控件,通过它可以在Internet上发放应用。(3) Web部署。(4)Actibe Server Objects向导。(5)MIDAS提供多层分布计算解决方案,它能处理 Internet或Intranet上的大量 Web浏览器客户或 Windows客户端。(6) InternetExpress技术用来建立全功能的Web瘦客户端。(7)支持XML,简化数据分布和优化数据交换,快速发放数据到Web。(8)事务和分布对象标准的支持。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