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领导人的收藏 [打印本页]

作者: 开心就好    时间: 2006-10-9 19:42     标题: 中国领导人的收藏



银錾花嵌蓝宝石四足椭圆盒:长24厘米,宽18厘米,高11厘米,
1964年11月阿富汗国王查希尔赠周恩来

玉石碗:口径16.2厘米,高7.5厘米。阿富汗农业大臣列札赠周恩来

贝雕嵌珍珠孔雀:径19.5厘米.高25.4厘米,
1966年4月巴基斯坦达卡市民招待会赠刘少奇

木嵌花三层盘:径22.8厘米,
1966年5月巴基斯坦议会代表团访华时赠毛泽东

银茶具:盘径25.5厘米,壶高19.5厘米;杯高5.9厘米,径3.8厘米。
1969年6月,巴基斯坦航空公司总经理沙.乌.杜拉尼访华时赠毛泽东

银镂空香薰:高19.58厘米,宽16厘米,盘径26.7厘米。
1966年10月,巴基斯坦东巴省总督访华时赠毛泽东

银质拉合尔城堡模型:
巴基斯坦西巴省省长马.阿.穆罕默德赠周恩来

银欢迎词盒:长35厘米,宽10.2厘米,高
13.5厘米,重144克。
1966年3月巴基斯坦拉合尔市民招待会赠刘少奇

银镂空芙蓉花:底径32.3厘米,高53.5厘米。
1966年3月巴基斯坦东巴省总督赠刘少奇

嵌螺钿长方漆盒:
1953年12月,朝鲜平壤市全体市民赠毛泽东,以庆祝毛主席60寿辰

绿玉石神仙炉: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赠**中央副主席李先念

朱漆嵌螺钿木槿花图案长方盒:长31.5厘米,宽23厘米, 高9厘米。
1963年9月,朝鲜首相金日成赠刘少奇

镀金马科斯夫妇纪念章:直径9.7厘米。
1974年6月菲律宾伊梅尔达.马科斯访华时赠毛泽东

贝壳烟碟:口径18.8厘米,1982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赠邓小平

雕塑:最高16厘米,宽53厘米。
1984年1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夫人伊梅尔达赠中顾委主任邓小平

木雕蛇纹边镜子:直径58.37厘米。
1965年10月,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华时赠毛泽东

铜人形铃:高15.5厘米,径4.1厘米。
1965年10月,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华时赠毛泽东

象牙:通高1.34厘米。
1975年8月,柬埔寨爱国抵抗运动领导人乔森潘、英萨利访华时赠毛泽东

石刻四面菩萨头像:高21厘米。
1965年10月,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赠周恩来

银錾花高足盘:高15.2厘米,口径23.8厘米。
1964年12月,柬埔寨刁龙夫人赠周恩来

银錾花四足盖杯:高37厘米,口径24.6厘米。柬埔寨朗诺中将赠周恩来

石雕舞女:宽11厘米,高23.2厘米。
柬埔寨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赠刘少奇

银錾花高足杯:高22厘米, 口径25.6厘米。
1963年3月,老挝国王西萨旺.瓦达纳陛下来访时赠刘少奇

银錾花咖啡壶:壶高21厘米, 口径6.7厘米。
1972年12月,黎巴嫩哈利勒.阿布.哈马德赠周恩来

银錾花圆盘:孟加拉国陆军参谋长穆罕默德.
努尔马丁中将赠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

织绣赛舟图:长141.3厘米,宽103.2厘米。
1985年孟加拉国总统侯赛因.穆罕默德.艾尔沙德赠邓小平

凤首箜篌:长87厘米,高91.5厘米。
1961年2月缅甸联邦政府总理吴努赠毛泽东

金掐丝嵌料石佛龛:高61厘米,宽38厘米。
1966年,尼泊尔王太子比兰德拉(现尼泊尔国王)访华时赠毛泽东

铜雕玛哈布蒂庙宇模型:通高75.5厘米,宽41厘米。
1972年11月,尼泊尔首相比斯塔访华时赠毛泽东

银镀金嵌料石坛城:高52厘米,径44厘米。
1976年6月,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访华时赠毛泽东

高佛祖释迦牟尼铜像:宽38.2厘米,高41厘米。
1960年,尼泊尔加德满都市政委员会赠周恩来

铜掐丝嵌料石兽形台灯:长27.7厘米,宽10.7厘米,高
38.5厘米。
1973年9月,尼泊尔外交大臣卡尔基赠周恩来

铜镀金掐丝嵌宝石佛塔模型灯:通高56厘米 宽50厘米。
1981年6月,尼泊尔加德满都市长赠中国政府

黑漆嵌螺钿长方盒:长32.7厘米,宽26.2厘米,高12.5厘来。
1974年4月日本冲绳县第二次友好访华团访华时赠毛泽东

银镀金风景画:长44.5厘米、宽41.7厘米。
1975年9月日本友人钟岸久三赠毛泽东
  
                  
                  
     各国领导间 都会送些啥?
        
                  
国礼珍宝展正在展出,看看它到底神秘不神秘
   阳光讯
我国是礼仪之邦,有礼尚往来之规,外国也不例外,但你是否知道外国政府和领导送给我国政府和中央领导高层什么礼物?这些礼物背后还有哪些故事呢?近日?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展出将为大家揭示答案。
个人收的礼也是国家的
  
近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内举办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获赠国礼珍宝展》上,150余件国礼珍品系联合国和83个国家赠送,种类有金银器、铜器、牙骨雕、玉石器、瓷器、珐琅器、木雕等。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国礼是50年来从国际友谊博物馆收藏的20000多件国礼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是国际交往历史的缩影,件件都属国宝级文物,有的可谓价值连城,但按照规定,各国领导人、官方、民间组织、知名人士馈赠给我国政府或中央高层领导的礼物,无论价值大小,全部属国有,精选后交国际友谊博物馆收藏。
礼品是和平的使者
  
1972年2月21日,美国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历史性访华,赠送毛泽东主席一份珍贵的国礼“和平使者”雕塑:湖畔的天鹅一家,温馨而宁静,雄天鹅引颈展翅守护着妻儿,雌天鹅弯颈梳理,尽显母爱之态,三只小天鹅顽皮活泼地依偎在父母身边。工作人员介绍,这件作品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明生物学家、瓷塑大师爱德华·马歇乐·波姆的晚年经典作品,赞美祥和、恬静的生命,寓意中美关系正常化,极其珍贵。世上仅有两尊真品,分别在中国和美国,普通百姓只能看到1∶2的复制品。
  
1982年6月,菲律宾政府赠送我国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木雕手形椅,用这一独特的该国艺术品,高度肯定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政治经济的贡献。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等陪同下,率领中国政府官员第一次踏上正在觉醒的非洲,对10个非洲国家进行访问,揭开了中非外交工作新篇章,迎来新中国第二个建交高潮。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市是此行访非最后一站,该市特派员赠送周总理牙雕钥匙,上写“摩加迪沙市的自由”。工作人员介绍,在国际交往中,作为一个城市象征的钥匙通常只是赠送给尊贵客人。
国礼并非都有政治色彩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政治背景及各国习俗不同,在特殊时期,国礼往往是敏感的政治信号,传递送礼方的国家政治意愿,如联合国曾赠送邓小平同志铜塑和平鸽,希望这位中国伟人,为世界和平多做贡献。但更多时候,国礼往往是赠送国特有的物产,集中历史、人文、艺术等表现,并不像普通人认为的一定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蕴涵其中。
  
1976年1月,德国友人赠送周恩来总理啤酒杯;1997年3月,美国副总统戈尔赠送***总理一尊水晶玻璃猫头鹰;1988年1月,古巴政府赠送给***同志的是一尊敲鼓麻编工艺人;邓小平、陈毅,多次收到外国友人赠送的烟灰缸和打火机。1978年4月,塞舌尔总统勒内赠送中国政府一个硕大的椰子。因为椰果经过八年才会成熟,塞舌尔总统送给中国政府的这枚椰子重达30多公斤,被视为塞舌尔“国宝”。两个半圆形椰果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塞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友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礼除品格高贵外,内涵的历史价值更是一般礼品难以比拟,因为它代表两个国家,不仅是受赠双方两个人的喜好和意愿。

瑞典赠送给中国的精美礼品“水晶玻璃高足果盘”

银铭文圆盘——1984年12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赠邓小平

80年代,巴拉圭政府赠中国政府。
  
瘤牛,因髻甲部的肌肉组织隆起如瘤而得名。这种牛原产于亚洲和非洲地区,南美间有之。其颈下垂皮较发达,皮毛也较细密,耐热,性格温顺。巴拉圭共和国,系南美洲中部内陆国,农林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牛居牲畜存栏数之首,且在当地被视为宠物,所以在文学美术方面,以牛为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这件陶塑牛便是其中之一。作者以凝重的构思,简洁的夸张手法,突出塑造了分外隆起的髻甲与垂皮,来托衬那绷劲的牛头,炯炯的牛眼与两只短促前倾的坚韧牛角,虽省略了牛后身和四肢的工夫,但却把一头矫健的雄牛活脱脱展现出来。至于作品上的斑斑纹饰,既丰富了装饰效果,也体现了作者对牛的偏爱。

通高8.7、宽9厘米
1985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赠**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
  
这件蛋雕是由澳大利亚特有的鸟鸸鹋蛋雕刻成的。鸸鹋蛋很大,蛋壳呈铁青色,且带一些白色斑纹。
  
作品刻画了天鹅湖畔宁静幽深的景象。前景下方是三只天鹅,长颈优美、娴雅雍容,宛若三个仙子亲密地聚在一起,喁喁私语;右边是争相舒展的树木,繁茂的枝叶从上方垂悬。一泓湖水,层层山峦,云雾氤氲,景物愈来愈远,方寸之间,表现了深邃幽远的意境。

长38厘米,宽25厘米,高20厘米。
1958年10月,波兰波中友好协会访问代表团赠中波友好协会。
这件玻璃与金属材料巧妙结合的实用艺术品,果盘由含铅晶质玻璃制成,
底足和托架为铜镀金。托架铸作葡萄藤蔓状,行枝趋叶,生动得体,累累硕果,
意态盎然。两耳为镀金铸铜羊头,犄角尖利高耸,羊毛、胡须茂密曲卷,具有洛可可艺术的装饰风格。
器物两面的托架正中,一面是枚波兰鹰纹国徽,另一面则为中“友好”,赋予这件艺术品特殊的纪念意义。

高12、口径29厘米。
5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赠中国政府。
Presented by the Czechoslovak
Government to tile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1950s.
  
器物呈柔和素雅的墨绿色,清澄悦目,宁静怡情。造型巧妙别致。盘体刻磨叶状花纹,布局均匀,典雅端庄。
  
叶脉清晰逼真,线条简洁流畅,意趣盎然。盘沿起伏有致,生动得体,令人观之,韵味无穷。

1960年,尼泊尔加德满都市政委员会赠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Presented by Kathmandu Municipal
Counsil of Nepal to Premier Zhou Enlai in 1960
  
尼泊尔南部的蓝毗尼,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这尊铜像,面相丰满而不呆板,轮廓线条流畅,显示出高超的雕塑技艺。佛祖上身斜披一件百衲衣,下身穿裙,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他两足相互交叉置于左右股上,脚心向上,为跏趺而坐;其右手下垂,左手自然弯曲置于足上,掌心向上,发髻的上面雕刻出细密而卷曲的螺发,眉心正中有一白毫,眉眼细长,脸部表情柔和安祥,脖子下面隆起三条横纹,显得丰满富态。堪称佛像雕塑中的上乘之作。

宽22厘米,高29.3厘米。
1987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赠邓小平。
该礼品的造型为人的一只手掌托着一只口衔橄榄枝鸽子。手掌向前平伸,手心略曲,小指曲起,手上的纹理清晰可见,十分逼真。鸽子口衔橄榄枝,双翅展开,向上俯冲,富有动感。该礼品寓意明显,表达了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长8.2厘米,宽10.5厘米,高25.5厘米。
1980年8月加拿大国务部长拉姆列赠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
鹿体态优美,生性善良,机警灵活,善奔驰跳跃,人们把它看作是一种祥瑞之兽,作为长寿康宁的象征。这件木雕作品,以生动、准确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小鹿优美的形象。它翘首远眺,似有所闻,一足轻提,尾巴扬起,仿佛就要奔跃而去,副轻灵可爱的模样。
这件木雕作品以洗练的手法雕刻出小鹿生动的形态,鹿角优美,神情机警,或屈或扬的四蹄富有活力,尾巴夸张地翘起,整个鹿身光滑细致,尾部保留木质的粗糙纹,使作品既光彩流丽又淳朴逼真。木台座的处理也恰到好处,凹凸不平的台面表示森林土地,正面镶一块银长方牌,上面英文为“1980年8月28日萨斯喀彻温省赠薄一波副总理”。左侧烫有枫叶纹和作者名字及创作年代,枫树为加拿大国树,枫叶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该木雕艺术品饰有枫叶图案,使人立即能知道这是一件来自加拿大的作品,地方色彩浓郁,意义深刻。

1953年7月,巴拿马青年代表团赠中国青年代表团。
Presented by Panamanian Youth
Delegation to the Chinese Youth Delegation in July 1953.
  
作品表现了一个普通老人的形象。这位老人正弓着背,坐在长凳上小憩,好象刚刚结束了劳作。他口含烟袋,左臂肘支在腿上,用手扶着头,右手疲乏地搭在膝盖上,高高的鼻翼似乎在沉重地掀动着。老人已胡须满面,饱经风霜,但庄严的相貌和炯炯有神的双眼,却显出智慧与敏锐,似乎在沉静地观察着人世的沧桑巨变。老人面前,还有一个石头架起的火堆,上面放着器皿在烧着什么。人物的神态与道具都很逼真,整个场景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品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把头部、脸部雕琢得肌理清晰,而身子、四肢则以粗线条进行勾勒,这种熟练、明快、准确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艺术家高度的艺术才华。

这枚海椰子果核是1978年4月塞舌尔总统勒内访华时赠送给中国政府的礼物。
  
塞舌尔共和国地处远离大陆的印度洋上,由大小92个岛屿组成,属热带雨林气候,一年只有两个季节——热季和凉季,年平均气温为二十六点五摄氏度,雨量充沛,四季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是天然的植物园,455平方公里国土上有五百多种珍稀植物,其中最为珍贵和奇特的当数海椰子树。  
  
相传很久以前,南亚地区的马尔代夫渔民在印度洋上捕鱼时,从海里捞起一个硕大奇特的椰子,它的外形酷似女人的骨盆。由于从未见过,不知道它来自哪里,因为是从海里捞上来,因此便称其为“海椰子”。直到20世纪60年代,喜好猎奇的欧洲人发现了塞舌尔这片海上“世外桃源”后,才发现被世人称为“海椰子”的果实,原来是塞舌尔普拉斯兰岛独有的特产。但由于“海椰子”这个名称已经广为流传,因此一直沿用至今。但在学术界“海椰子”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马尔迪斯瓦椰树”。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有一段趣闻。17世纪时,西方许多著名的植物学家聚集在马尔迪斯瓦为世界上的植物进行分类登记,当轮到为海椰子登记时,当时所有在场的专家都不知道这种椰子的来历和名称,最后大家商量决定以当地的地名“马尔迪斯瓦”作为它的名字,命名为“马尔迪斯瓦椰树”。
  
海椰子的故乡普拉斯兰岛是塞舌尔的第二大岛,长11公里,最宽处8公里,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岛上大面积生长着茂密的棕榈树林,当地人称为“棕榈岛”。岛上景色绮丽:棕榈树枝繁叶茂,椰子树参天挺拔,山花漫山遍野,呈现出一派旖旎的热带风光。普拉斯兰岛是迄今世界上少有的仍保持原始生态环境的地方之一,也是世界上惟一保存着大面积海椰子树的地方,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普拉斯兰岛上有三大片海椰子树林,总计二十多公顷。海椰子树属棕榈科,树干光洁,高大挺拔,树高达三十多米,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之一。海椰子树生长速度相当缓慢,但寿命特别长,一般能存活千年。一棵幼树要经过25年才开花结果,可连续结果850年。一棵海椰子树一次结果几十个,果实重达20至30公斤不等,被称为“最重级的椰子”。海椰子的果实要经过八年才会成熟,果实长到9个月时,果汁稠浓,味道香醇,清凉解渴,是上等的饮料;完全成熟后,椰肉清脆香甜,是塞舌尔主要的传统出口物资。海椰子树浑身是宝,果汁可作药用,具有补肾壮阳之奇效;树叶巨大如扇,可用来编席子、篮筐和帽子;海椰子壳坚硬黝黑,是名贵的工艺品原料。
  
海椰子树还是一种富有神秘色彩的树种。这种树雌雄异株,一高一低相对而立,合抱或并排生长。有趣的是如果雌雄中一株被砍,另一株便会“殉情”枯死,因此塞舌尔居民称它们为“爱情之树”。更奇特的是,海椰子树不仅树分雌雄,果实也有雌雄之分。雄的果实呈微弯曲的长棒状,长一米多,粗约二十厘米,近似男人的生殖器;雌的果实呈椭圆状,直径约七十厘米,近似女人的外生殖器。因此在塞舌尔许多地方的男女浴池、厕所的门上,分别画着醒目的雄性雌性海椰子果实的图案,以示区别。
  
海椰子树作为生物进化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因其稀有奇特而弥显珍贵,被塞舌尔视为“国宝”。据说当年德国皇帝鲁道夫二世曾经提出用250公斤黄金购买海椰子果实,但遭到塞舌尔政府的断然拒绝。如今塞舌尔政府将生长着四千多株海椰子树的普拉斯兰岛列为自然保护区,严禁人们砍伐海椰子树和采摘其果实,并禁止私运出国,外国游客若想带走海椰子,必须持有当地政府颁发的许可证,但是,一枚海椰子果实标价2000美元,令许多游客望“果”兴叹。
  
塞舌尔人民历来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的感情。塞舌尔总统1978年出访我国时,带来了这枚珍贵的海椰子果核,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塞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友谊。

高11.5厘米。
1979年10月,卢森堡大公让赠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
  在几世纪前,欧洲人还未掌握瓷器制造的秘密,他们大多从中国购买瓷器。
那时的欧洲,人们视瓷器如同奇珍异宝,它们的价值一度超过黄金和贵重宝石。
今天,在世界瓷艺园地中,欧洲瓷器之花分外鲜艳,欧洲人对瓷器的喜爱、崇尚
有增无减,精美的瓷器一直是赠友佳品,他们认为:“一件瓷器是受欢迎的礼物,
它能表示友谊、爱情和其它感情。”这件礼品由卢森堡维勒洛依和鲍切(Villeroy
&
Boch)
瓷厂烧制,底部烧有产品铭款。器物带有双孔盖,形体规整圆润,转折交代明确。
瓷胎洁白细腻,装饰蝶形花纹,笔墨纤秀,色泽淡雅,花清地白,
锦空匀齐,施以纯净透明釉,给人清新明快之美感。


1975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赠**中央主席毛泽东。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赠**中央主席毛泽东。

1965年5月印度尼西亚副总理苏班德里约博士赠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

1973年扎伊尔总统蒙博托赠外交部长姬鹏飞。

1982年10月印度社会科学理事会团长赠中国社会科学院。

外国元首国礼精品纪念章

高21厘米,口径26.5厘米。
1988年5月,爱尔兰政府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
器型朴素大方,敞口高足,亭亭玉立,葵瓣盘沿,工整秀丽。器物选用优质素色晶体玻璃精制而成,通体手工操作刻磨几何图案,技艺娴熟,线条简洁,给人刻画细致、隽永雅丽之美感。这件果盘为爱尔兰瓦德福玻璃制造有限公司出品。

长109厘米,宽55厘米,高55厘米。
1988年3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赠邓小平。
这只外表包镶红铜、雕饰精细的木箱,作为赞比亚总统馈赠的国礼,真正体现出“铜矿之国”的特色。选用优质木料打制的箱子,外包一层闪亮的红铜,并雕刻具有鲜明非洲风情的浮雕图案,不仅在工艺上增强了箱子的坚固耐用性,而且从装饰角度来看为朴素无华的木箱增添许多亮丽,同时也显示出铜在赞比亚人民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赞比亚是世界闻名的几大产铜国之一,尤以产红铜著称,铜之蕴藏量约有8亿多吨。以铜为主体的矿业,是赞比亚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铜已与赞比亚人民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房屋建筑,还是生活用品、艺术品,都与铜分不开。在首都卢萨卡,不少建筑是用金光灿灿的铜瓦,外墙包着铜皮,醒目处饰有精美的铜浮雕;一些大城市雕塑也是用铜铸成的;而包铜家具、铜质用具和工艺品更是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看似寻常的木箱后面,竟包容着如此多有关赞比亚的信息和背景。由此可见,国礼往往极度浓缩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风貌和民族特色等多方面内容,所以富有象征和代表意义。

口径1.2、高12.7厘米。
1980年5月,美国制瓷名人克莱尔赠上海博物馆。
Presented by Clare,a
famous American porcelain artist to Shanghai Museum in May 1980.
  
这是一个丰满美丽的瓷罐,小口,球状腹,平底。器壁上以一道波状线条为界,敷有两种色调的彩釉,色彩调和、雅丽,其波状分界线条亦极优美自然。正因为没有说明性质的花纹与图象,使这件瓷器更加迷人。

通高40.7厘米,长35厘米。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赠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夫人林佳楣。
海鸥,是人们熟悉的水鸟。这件作品,艺术地展现了它的形象。在耸立的岩石上,一只海鸥正张开有力的翅膀,俯首而视,明亮的眼睛透着机敏,紧抓岩石的双爪富有力度。作品选取了海鸥展翅欲飞前的一刹那,即所谓“引而不发”的状态。处在矛盾的高潮中而显得更有吸引力。在这件静止的瓷塑里,作者把握住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以达到在心理上使人获得“运动感”。

长43.8、宽35.9厘米。
1980年5月,澳大利亚澳中工商总工会赠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
Presented by
Australia-China l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rade Union to Vice Premier Li
Xiannian in May 1980.
  
澳大利亚是举世闻名的桉树的故乡。在这里随处可见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桉林。树姿优美,四季常青,成为这个国家颇富魅力的风景。该作品生动地表现了澳大利亚这一自然景观。
  
令人称奇的是,作品正是由桉树皮拼就而成,上面还星星落落地粘着一粒粒水晶。画面近景有一棵高大的桉树,作为全画的主题。树躯粗壮,面面生枝,偃仰高低,昂然挺拔;树叶密密层层,丰茂而荫布,既婆娑多情又颇为壮观。不远处又有一株小桉树。布景空疏,意境优美,流露着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深挚情感。

长32、最宽17.5、高12厘米。
1979年3月,新西兰政府赠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
Presented by the
Government Of New Zealand to Vice Premier Chen Muhua in March 1979.
  
澳洲土著人部落,分为许多部族,每一部族都有一共同的姓氏。这姓氏大概是一件物品或动物的名称,每一氏族的人都相信自己与他们有亲属关系,这便是该部族的图腾。在此件器物上镌着代表图腾的花纹图样,人们相信,上面隐藏着他们祖先的灵魂。把图腾镌在木、石上面,是土著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口径19.5厘米,高41厘米。
1956年1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魏玛市政府赠参加皮克总统寿辰典礼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器底烧有魏玛市徽标志,并有“汉斯”(HansAH)款记。敞口圆肩,马蹄足,造型敦厚沉稳。
通体施钴蓝釉,光亮,釉色纯净。图纹装饰丰满密致,从瓶肩到足,描绘茂盛灿烂的金色花簇,
点缀红色花瓣,色调热烈明快,对比强烈。花卉上方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给器面增添许多动意和活泼。

高86、最宽53厘米。
60年代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赠国家主席刘少奇。
Presented by King Mahendra
of Nepal to President Liu Shaoqi in the 1960s
  
这是尼泊尔最高大的古代建筑“尼亚塔婆拉”塔的模型,意为五层塔。建于1708年,位于古城巴德冈,相传国王曾亲自背运砖石,参加建造。
  
模型为铜质镀金,在五层方形台基上是尖顶的五层高塔,每层都有四方形屋檐向外伸展,塔的正面台阶上,有五对雕刻精美的神像,原塔内供奉着成就吉祥天女。塔庙雕梁画柱,色彩斑斓,神像花饰,绚丽多姿,反映出玛拉王朝后期建筑和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
  
这五对精美的雕刻神像,是尼泊尔古代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源自尼泊尔古老动人的传说,第一层跪立者是传说中的金刚力士贾亚?马拉和帕塔?马拉;第二层是一对神象;第三层是一对神狮;第四层是一对半狮半鹫的怪兽;最高一层站立的是尼泊尔妇孺皆知的辛格希尼和巴希尼女神。据说,每一层雕像的神力比下一层的大10倍,一对金刚力士之力又比常人大10倍。
  
五座雕像造型生动逼真,形象栩栩如生,充分表现出尼泊尔人民的创造智慧和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长25.5、宽20厘米。
1983年6月,斯里兰卡自由党青年访华团赠中国青年联合会。
Presented by Sri
Lanka Freedom Party Youth Delegation to All-China Youth Federation in June
1983.
  
面具是充满神奇色彩的民间艺术,几乎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既是宗教信任0的工具,也是高级迷人的头饰,娱乐舞蹈时,又作为奇妙的道具。这件面具为木质彩绘,孔雀开屏状的造型,丰富艳丽的色调,极富民族特色。主体形象为圆眼、大口、长牙,非现实之物,而是经过变形的抽象形象。两侧上半部所绘的孔雀羽毛,与两只鸟儿相呼应,使这件工艺品有声有色,耐人寻味。

高15厘米。
1985年,捷克斯洛伐克驻华使馆赠国务院副总理**。
Presented by Czechoslovak
Embassy in China to Vice Premier Li Peng in 1985.
  
器物造型象玲珑剔透的小船,口边略向里收,自然优雅,不露痕迹。整个器型给人一种悠然飘逸的动感。通体手工刻磨星形花纹,状态各异,排列工整,深浅有度。花纹的深槽棱面产生极高的折光效果,更加突出器表的晶莹美丽和器物纯正清澈的质地。这件器物上附有“波希米亚”(BOHEMIA)产品标志。这类捷克斯洛伐克高级晶质玻璃制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高33、宽26厘米。
1972年l0月,墨西哥经济代表团赠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
Presented by Mexican
Economists Mission to Vice Premier Li Xiannian in October 1972.
  
墨西哥是印第安人古代文明的三大盛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300年的原始社会,这一地区就已出现了最早的陶器。这件陶质入形壶复制品,壶身为一束冠男子的形象,他盘腿而坐,高举双臂,紧握拳头,姿势遒劲。人物的两耳上各有一穿,躯体中空,头顶有孔,为壶口,可见造型之巧妙。颈上有一龟甲状饰物,自胸背至腰际为规则的几何纹样,装饰手法运用了线刻与堆塑。从整体看,其形象略带夸张变形,颇有幽默感,从各个角度欣赏,也都很生动。

高23厘米。
80年代,挪威政府赠国务委员张劲夫。
Presented by the Norwegan
Government to State Councillor Zhang Jinfu in the 1980s.
  
瓶体微呈扁圆形,口足略收,造型圆润秀丽。胸部装饰挪威盾形国徽图案,徽纹中的雄狮,前爪紧握战斧,上方的王冠造型简朴,表明挪威是王国。盾徽顶端象征王位的宝珠和十字图纹亦非常清晰。喷砂形成的毛面图纹,与通体晶莹光亮的器表形成鲜明对比,更加醒目突出。器物附有挪威迈格那(Magnor)含铅晶质玻璃制品标志。

单耳盖壶,口径4.2、高23厘米,杯口径7.5、高6厘米。
1977年4月,圭亚那总统阿瑟钟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
Presented
by President Arthur Chung of Guyana to Vice Chairman Ulanhu of NPC Standing
Committee in April 1977.
  
这套棕红底、黑彩绘陶茶具共有一壶六杯,器形设计优美。壶为小口、短颈、大腹、平底、短流、扁柄;杯为直口、卷唇、深腹、平底。壶上的图案为美洲虎的形象。美洲虎成为人与自然诸神、天神和地神之间的中间人,这些神灵往往具有这种猫科动物的习性。在关于美洲虎的神话中,太阳神使这些猫科动物成为它在人世间的代表,赋予它以太阳和金的黄颜色,它那雷鸣般的吼声也是太阳的声音。因此,美洲虎成为王权与神权的象征。六只杯子的图案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包括狩猎、捕鱼、耕种、演奏、宗教仪式等等,在写实的基础上赋予较浓厚的图案装饰趣味,反映了古代印第安制陶工艺的特色。

1993年8月,突尼斯总统本·阿里赠国家主席***。
这件礼品为案头饷饰品,由纯银制作。树干和树叶采用掐丝、雕镂、
焊接等工艺,层次分明,次序井然。整棵树制作精美,秀雅挺拔,
充分显现了北非传统手工银制品的精湛工艺。

80年代,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赠国务院总理**。
Presented by the Government of Papua New
Guinea to Premier Li Peng in the 1980s.
  
这件铜浮雕挂屏,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鸟“极乐鸟”为主题。画面上,一只极乐鸟栖息在树枝上,引颈长鸣,奇特的尾羽,宛若长裙飘洒,占据了半个画面。上方一轮太阳,创造出明朗的意境,也烘托了一种神秘的气氛。此幅章法极妙,枝干由左上角伸出,倾斜至下,与鸟体交叉、汇合,得自然之势,不落俗套。  
  
极乐鸟生活在峻山丛林中,当地传说它来自天国极乐世界,称之为“神鸟”。极乐鸟鸣叫动听,似乎永远充满着快乐,其羽毛瑰丽,放射出强烈的金属光泽。它是自由与幸福的象征。

长42、宽10.5、高17.5厘米。
1984年6月,意大利参议院议长科西加赠中国政府访问代表团。
Presented
by Cosiga,President of Senate of ltaly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legation in
June 1984.
  
这只料器鸟,整体线条简洁流畅,富于韵律美。扁长的嘴和呈流线型扬起的尾,均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加以变形,却不失真实感,益显其稚拙可爱。选用仿大理石料器制作,黑色质地溶进黄绿色空心管状纹样,犹如鸟翅膀上一根根彩色羽管,突出静谧典雅、纹理天成的风格。该料器工艺品,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穆拉诺岛,那里素有“玻璃岛”之称,全岛居民不足千人,却有50多家料器厂,产品享誉世界。

通高12.5厘米,宽5.5厘米。
1985年4月,新西兰总理朗伊赠**中央总书记胡耀邦。
这件玉雕桌饰用澳洲玉雕成。它以鲜嫩晶莹的色泽,富有节奏感的造型及圆润饱满的线条,引人注目。澳洲玉质地细润,呈半透明的块状体,其粉绿偏黄,闪瓷性,颜色分布均匀,其娇嫩的粉绿色与人工着色的绿玛瑙近似,为众人所喜爱。

印度访华农业代表团赠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Presented by Agricultural Delegation of
lndia to Premier Zhou Enlai.
  
印度的牙雕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题材大多为宗教传说,并以精湛的技艺而著称于世。
  
雕像所表现的是印度传统舞蹈拉斯里拉舞,描绘克利希纳和情人拉纳之间的爱情故事。克利希纳是印度教崇拜的保护神毗湿奴的化名,据印度教传说,毗湿奴的职责是保护世界,如果下界发生灾难,毗湿奴便会下降凡世,拯救纭纭众生。
  
牙雕选料考究,洁白的象牙光润细腻,精湛的雕刻工艺使人物表情饱满丰富,堪称是一件珍贵的牙雕佳品。

作者: 憧憬人生    时间: 2006-10-10 12:05     标题: 好东西!


作者: dcx800    时间: 2006-10-18 13:21

中国出去的也不少吧
作者: 临渊享鱼    时间: 2006-10-25 15:20

那收集的,真多啊,中南海工作呢
作者: xzuiyu    时间: 2006-10-26 10:14

能参观下就好了
作者: q66qq66q    时间: 2006-10-28 09:53

都是毛主席那个年代的啊
还是陈列出来
现在没那么高尚拉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