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这么长的地址,人们处理起 来也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0.0.0.1”。IP地址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这显然比1和0容易记忆得多。
3、请随着安装向导按以下步骤来进行操作:
⑴IP
address(IP地址):输入“192.168.0.48”。(如果使用动态的或无合法的IP地址则此项为空。)
⑵Domain
name(域名):输入“ftp.bbc.com”。
⑶Install as system
server(安装成一个系统服务器吗):选“Yes”。
⑷Allow anonymous
access(接受匿名登录吗):此处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比如选“Yes”。
⑸anonymous home
directory(匿名主目录):此处可输入(或选择)一个供匿名用户登录的主目录。
⑹Lock anonymous users in to
their home
directory(将用户锁定在刚才选定的主目录中吗):即是否将上步的主目录设为用户的根目录;一般选“Yes”。
⑺Create named
account(建立其他帐号吗):此处询问是否建立普通登录用户帐号;一般选“Yes”。
⑻Account login
name(用户登录名):普通用户帐号名,比如输入“nanshan”。
⑼Password(密码):设定用户密码。由于此处是用明文(而不是*)显示所输入的密码,因此只输一次。
⑽Home
directory(主目录):输入(或选择)此用户的主目录。
⑾Lock anonymous users in to their home
directory(将用户锁定在主目录中吗):选“Yes”。
⑿Account admin
privilege(帐号管理特权):一般使用它的默认值“No
privilege”(普通帐号)。
⒀最后选“Finish”(结束)即完成设置。如下图:
4、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现在已经建立好了一个FTP服务器,服务器地址为“ftp.bbb.com”,其下有两个用户,一个是匿名用户“Anonymous”,其密码为空;一个是普通用户“nanshan”,其密码为在向导中输入的内容。
5、基本权限。比如在左边的面板中选中“nanshan”用户,则在右边的面板中出现如下图的设置窗口。选“Dir
Access”(目录存取权限),即可设置此用户在它的主目录(即“Path”)是否对文件拥有“Read”(读)、Write(写)、“Append”(写和添加)、“Delete”(删除)、“Execute”(执行);是否对目录拥有“List”(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列表)、“Create”(建立新目录)和“Remove”(修改目录,包括删除,移动,更名);及“Inherit”(以上权限是否包括它下面的目录树)等等。
三、使用此FTP服务器
1、DOS下的登录格式。如“ftp ftp.bbc.com”。
2、浏览器中的登录格式。如“ ftp://ftp.bbc.com
”。
3、FTP客户端应用软件的设置。比如在CuteFTP中,如下图:
第二节 Serv-U 管理器
一、“Local Server”(本地服务器)属性
1、Local Server(本地服务器):此处可设置是否自动开启FTP服务以及手动开启或停止FTP服务等。
2、License(许可证):共享版此项无内容。
3、Settings(设置):
⑴General/Max.
speed:可设置最大传输速率(kb/s)。
⑵General/Max. no. of
users:可设置连接到本服务器的最多用户数。
⑶General的其他项目均与保持服务器的安全性有关。
4、Activity(活动状态):
⑴Users(用户):显示当前登录的用户IP地址等资料及当前工作状态;建议选中“Auto
reload”(自动刷新)。如果选中某个用户,单击右键,再选“Kill User”,即可将它从服务器中踢出去。
⑵Blocked
IPs(被挡住的IP):此处用来暂时禁止某些IP访问本系统。单击工具栏的“+”即可增加即可增加被暂时禁止的IP地址及禁止登录的总时间(从增加之后开始计算)。列表中可以看见被禁止的IP地址及其对应的计算机的完整的域名和离解禁尚有多少时间(以秒
为单位)等等。在列表中单击右键即可以选择删除已禁止的IP地址。
⑶Session
Log(系统日志):记录所有登录(或试图登录)到本机的操作痕迹及错误信息等。
二、“Domains”(域名)属性
1、ftp.bbc.com(即选中的FTP服务器名):此处可修改相应域名、IP地址及端口号等。
2、Settings(设置):及完全允许或禁止登录的IP地址等。
⑴General/Max
no. of Users(最大用户数):此处可以设置允许同时登录到本FTP服务器的最大用户数。
⑵IP Access/Deny
access(拒绝):此处可设置仅仅拒绝登录到本FTP服务器的计算机的IP地址列表。
⑶IP Access/Allow
access(允许):此处可设置仅仅允许登录到本FTP服务器的计算机的IP地址列表。
⑷IP
Access/Rule(规则):此处可输入指定的IP地址或IP地址的范围。接受如“192.168.0.88”之类的单个IP地址;接受如“192.168.0.4-192.168.0.11”之类的IP地址范围;接受如“192.168.0.*”之类的通配符;接受如“192.168.0.1?”之类的单个字符的限制等多种格式。“Add”为添加,“Remove”为删除。
⑸Message(信息):此处可改变一些提示性显示信息,如“Signon
message file”(开始广播)、“Server offline”(服务器未工作)、“No anonymos
access”(不接受匿名登录)等等。
3、Activity(活动状态):
⑴Users(用户):显示登录到本服务器的用户及其状态;建议选中“Auto
reload”(自动刷新)。
⑵Domain
Log(系统日志):记录所有登录(或试图登录)到本服务器的操作痕迹及错误信息等。
4、Groups(组):
⑴利用Groups(组)可以预先建立好一个或多个确定了属性(读写等)和控制权限(授予或禁止某些IP地址访问)的目录,以后当我们建立新的用户,需要用到这些目录时,就直接添加进去就行了,不用再进行重复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组的建立可以大大减轻设置
工作量。
⑵建立一个新组:选“Group→右键→New Group”,然后在“Group
name”中输入组的名字再按“finish”(结束)即可。如下图:
⑶设置“Dir
Access”(目录存取权限):在此处选“Add”(增加)增加目标目录(可多个),然后再为它们逐个设置存取权限。本项具体设置请参见本教程后文相关内容。
⑷和“IP
Access”(IP控制):此项的具体设置请参见本文前列相关内容。
⑸组的复制:可以像复制文件一样复制所建立的组。选中组名,单击右键,再选“Copy
Group”即可复制此组,选几次就复制几个。真是好功能!^-^
⑹使用“Group”(组):在“Users”下选中要使用组的用户名,再点击右边面板中“Group(s)”后的图标,选择所需要的组名(可用Ctrl键或Shift键来同时选中多个组);多个组名中会自动以逗号进行分隔。
⑺进入“Dir Access”,再按工具栏的刷新图标(书图标左边的那个),即可看到最后的效果。如下图:
第三节
Serv-U用户属性之“Account”(帐号)
一、Account(帐号)选项。如下图:
二、各项说明和应用实例
1、Disable
account(禁用帐号):如果选中它,则此帐号将无法使用。
2、User
name(用户名):此处显示并可改变该用户的登录名;修改后,左边面板的用户名也会自动作相应的变更。
3、Group(s)(组):如果有建立组,则此处可通过选择组来更多的目录。这些组中目录的属性由建立组时确定,用户在“Dir
Access”中不能修改!如果组用户的主目录不在根目录(见下面第5项说明)所包含的目录树之内,则此组用户无法进入。
4、Password(密码):此项为“”(加密)说明有密码,为保密,因此内容不予显示。如果为空白,则不需密码;如有输入任何密码均显示“”。
5、Home
directory(主目录):此处原则上为用户登录后的主目录;实际用户登录的根目录将由“General”属性中的“Lock user in home
directory”来决定。
⑴比如此处路径为“d:\myweb”,“General”中相应项为选中,则主目录和根目录均为“d:\myweb”。
⑵再比如此处路径为“d:\myweb”,“General”中相应项为不选中,则主目录为“d:\myweb”,而根目录则为“d:\”。
⑶注意:此处可据情修改,但不能超出“Dir
Access”中“Path”所在盘的范围,否则登录后你将什么也看不见!
6、Notes(备注):此项用来标注一些说明性的文字。
第四节 Serv-U用户属性之“General”(常用)
一、“General”(常用)选项。如下图:
二、各项说明和应用实例
1、Lock user in home
directory(将用户锁定在主目录):如果选中则只允许用户访问“主目录”以下的文件和目录(主目录即为根目录);如果不选中,则用户可一直访问到主目录所在盘的实际根目录(比如“d:\”)下——当然,可能并没有读其下其他文件目录或写等权限,但
是仍建议一般选中此项。
2、Hide 'hidden'
files(隐藏“隐含”文件):在列表时不显示属性为“隐含”的文件。
3、Always allow
login(总是接受登录):本帐户永远有效。
4、Allow only N login(s) from same IP
address(只接受同一个IP地址的N个用户登录):对于限制外部局域网接入的机器数量非常有用!
5、Allow user to change
password(接受用户改变密码):有些FTP客户端有允许用户改变自己FTP密码的功能,此处就是为它们准备的。
6、Max. upload
speed(最大上载速率):可以限制客户端上传文件的最大速率(以kb/s为单位)。
7、Max. download
speed(最大下载速率):下传文件的最大速率(以kb/s为单位)。
8、Idle
time-ou(空闲溢出时间):超过某分钟不工作(读写等操作)就丢弃已产生的连接。
9、Max. no. of
users(最大用户数):允许同时连接到本服务器的最多的用户数目。
10、Logging message
file(登录信息文件):在这里可以输入(或选择)一个事先建立好的文本文件(一般)的完整路径和文件名,登录成功之后就会出现相关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如下图:
3、说明:
①设置好了Vacation后,欲让View recipients和Delete Old
recipients生效,需停止再重新开始SMTP服务;其中,View recipients中可看到已进行了假期自动回复的邮箱名,Delete Old
recipients则可以删掉所有已保存的邮箱。SMTP服务的位置如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上传文件时,一定要保证RM与HTML文件在同一目录下,不然播放器是找不到RM文件的,因为RealProducer在制作时使用相对路径。
(三)架设流媒体服务器之Windows
Media
Encoder
如果你接入了宽带网,那现在就可以对朋友进行网上直播了;如果你是在局域网里,那现在就可以播放电影、转播球赛等等……流媒体服务器可以帮你实现这些梦想。
Windows
Media Encoder
打开Windows Media
Encoder后,在向导中选择第一项,而非第二项,这与前面的ASF文件输出是不同的。
接下来的视频音频源选择是极为关键的,这里一定要保证设备被正确地检测到。我们这里选择了电视卡的AV
In作为视频输出。
如果有必要的话,大家还可以在“配置”中进行视频制式的选择。
随后Windows Media
Encoder会为我们自动建立服务器,并给出HTTP连接地址与局域网内部地址,这些内容我们必须记住,只有让访问者知道地址和端口号,我们的“个人视频服务器”才能正常为大家服务。与制作ASF文件相同的是,架设流媒体服务器时Windows
Media Encoder也会要求确认画面质量。此时大家应该根据访问人数的多少以及自己的上行带宽来确定。
至于那些欢迎文件,则是可有可无,如果觉得没有必要完全可以忽略,这不会对服务器造成任何影响。最后就是确认一些版权信息了。
当我们进行完一切设置之后,Windows Media
Encoder的界面会再次出现),此时必须按下“开始”才能让服务器正式启动。
打开连接视频卡AV
In的视频信号(可以是摄像机、录像机、CATV等),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大家就可以看到画面。
好了,现在我们就可以通知我们的朋友了,告诉它刚才记下的地址。打开Windows Media
Player,输入IP地址以及端口号。
终于可以看到画面了。
好了,流媒体软件应用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其实潜力无限的流媒体市场还有很多出色的软件,但是有些并非是免费软件,因此就不多介绍了。希望大家能够充分享受流媒体的乐趣。
(四)音乐网站自己架
音乐发烧友们,想在网上架构一个音乐音乐广播“电台”吗?现在,你并不需要具备任何网站服备器的架构知识,只要下载并安装myCaster这个网路广播软件,并经过简单的申请步骤,就可以圆你的梦想啦。^_^
一、申请帐号
1、在安装myCaster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User Registration
Wizard】窗口,因为是初次使用,所以选择【Create New User Account】 (建立新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