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分享] 不认命保安筑梦象牙塔 [打印本页]

作者: 支持支持    时间: 2012-12-29 19:55     标题: 不认命保安筑梦象牙塔

没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从未抱怨;为供弟弟上学他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他从没后悔;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他从不觉苦;别人不理解甚至是嘲笑劝阻他不要再学习而是认命,他从未气馁。22岁的年纪,或许你即将升入大四,或许你正面临大学毕业,或许你刚开始在职场上的打拚,而他却在人生的第22个年头里用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去追求,实现他的大学梦。
  他叫刘生生,22岁,陕西榆林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保安,一本破旧的新概念,一个用烂了的MP3,工作之余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英语。他说:“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能重新返回课堂,为了能圆我的大学梦。”
  放弃学业  外出打工为弟弟和自己挣学费
  刘生生来自陕西农村的五口之家,父母都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抚养三个孩子的开支已经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上学对兄弟三人来说俨然已经是件奢侈的事情。尽管兄弟三人的成绩都很优秀,但家庭的窘境供不起三个孩子一起上学,刘生生说自己理解父母,也知道他们的难处,但是他心里清楚,自己是家里的老大,必须得把这个家撑起来,他说他没有怨言。就这样刘生生告别了自己最热爱的校园,朝夕相处的同学,曾经挥洒过汗水的课堂以及他最割舍不下的大学梦,将学习的机会留给了弟弟,自己在09年高中毕业后便踏上了北上打工的列车。
  “临走的那天我谁也没告诉,自己背着包去的火车站,我不想父母送我,怕他们心理难受。火车开动的时候,我在心里也暗自发誓,等挣够了上学的钱,我一定会回来,我要学习,我要上大学。”
  跟着他去的,还有一本英语单词书。
  辗转数地 打工不忘背英语
  虽是20出头,但从09年至今,刘生生在外的打工生涯已有近三年的时光。三年的时间,和他一样的同龄人在校园里安静的学习,而他为了赚取弟弟和自己的学费辗转了北京,广州,内蒙等多地打工,做过保安、当过酒店服务生、冶金厂的工人也尝试过做小生意,“只要能挣钱,能挣到学费,不管去哪不管干多累的活我都会去。”刘生生的语气很平静,但眼神里却透着笃定。
  初到北京后的刘生生被现实猛击了一棒,“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像我这样要学历没学历,要经验没经验的,基本上好的地方都没人要,最后看到有人招保安,就跟着去了。”
  就这样刘生生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北京某高档小区的保安。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不仅没有学习的时间,每月的工资也少的可怜。为了挣到更多的钱, 4个月后刘生生背起行囊,只身来到广州。在广州他当过酒店服务员也做过卖衣服的小买卖,“广东做服装批发的特别多,我看别人做的都不错,也能赚到钱,于是自己也批发了一些衣服去卖,可能是我不太懂得怎么做生意吧,衣服最后剩下了一大半,我都带回老家了。” 这个22岁的小伙子笑呵呵地讲述自己的这段“创业”经历。也就是这时,在内蒙打工的亲戚打来电话介绍他去鄂尔多斯的冶金厂,说那里给的工资高,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就又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在鄂尔多斯一待就是9个月,是他所有打工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他打工生涯中最苦最惊险的一次。在冶金厂的工作主要是拧螺丝,换零件,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是坐着,每天下来脖子肩膀都僵了,每动一下都是酸疼。有一次,在工厂的冶炼间,他差一点掉进冶金炉里,“当时一条腿已经掉下去了,一只手扶在上面,只要有一点闪失,我可能就没命了。”语气还是一贯的平静,只是多了一丝沉重。
  即便是在这样艰苦的打工条件下,刘生生也没有放弃英语学习,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抱着英语单词书背单词,打工的日子虽然劳累艰辛,可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我要回去复读,我要上大学”这个梦想一直支撑着他走过无数的打工岁月。对知识的渴求和梦想的坚持更坚定了他回去上学的信念。
  带着在内蒙挣到的2万多元,刘生生回到了家乡,给弟弟缴了学费,又给家里买了电脑。但剩下的钱不足以再支付自己的学费,倔强的刘生生再次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为了梦想 他风雨兼程
  再次来到北京的刘生生目的明确,就是要找个能给自己时间学习的工作。换了多个地方后,他便把目光投向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了那里的一名保安。经过努力他向领导申请到停车场的工作,每天负责停车,看管车辆,这样一来,他把任何能节约利用起来的时间都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起初,他每天都拿一个小纸片,上面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单词,闲的时候就拿出来边背边比划,晚上回到宿舍后便用MP3听英语文章,一听就是3、4个小时,摘下耳机,耳朵就嗡嗡地又疼又响。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把纸条上所有的单词都背会了,他就开始买单词书背,单词书上的都记住了就开始找英语文章背,在查看了几乎所有的英语培训机构都有新概念课程后,他就认定新概念,买了新概念二册课本开始自己背诵。正向他想得那样,新概念二课文经典的文章、实用的句子、严谨的语法,让刘生生的英语一时间进步飞快。
  一开始还只是小声朗读的刘生生后来就索性放开了嗓子大声背诵。刚开始,路过的师生都很好奇,久而久之也便习惯了。有时候路过的老师和同学还会好心的指出他的问题,或者给他学英语的的建议,这些让背井离乡的刘生生感到丝丝温暖,同样他的坚持和努力也让周围的人既感动又佩服。一次大雨,刘声声打着伞仍坚持背英语课文,路过的北外老师特地走到他跟前对他说:“小伙子,你这样执著,我真是佩服了!”
  “天才是后天磨练的,我觉得我也行!”
  刘生生回忆说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是周围的同事还是领导都劝他不要学习了,劝他认清现实。有时候同事甚至会略带嘲笑的跟他说,“你家又没钱让你读书,读书是有钱人才做的事情,既然做了保安就应该做保安该做的事!”每每听到类似的话,刘生生总是淡淡一笑,扭过头继续背英语单词。因为他知道没有人能够动摇他的决心,没有人能阻止他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即便是面对别人不理解和冷嘲热讽,他也能从容面对,“不会在乎他们怎么说,我知道我想要的就好。”刘生生淡淡地说。
  刘生生觉得自己和他们有着迥然不同的追求,对梦想,拼搏,成功有着不同的理解,从书中他了解到很多人通过拼搏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绝大部分人也不是天才,就像新东方的俞敏洪,一开始一无所有,白首起家,靠的就是对梦想的坚持和执着才取得现在的成就。在他看来成功者和天才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在艰难的条件中历练出来的,他说,“我觉得我也行!”
  “谢谢帮助过我的人,谢谢新东方让我的梦想有了更坚韧的翅膀”
  一说到帮助过自己的人,刘生生的就抑制不住的激动。他总是说自己命好,一路上总是遇贵人相助:北外当保安,有这么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被外研社的老师发现,在北京市读书益民活动中得到那么社会名人帮助和鼓励;收到北京新东方学校打来的电话,免费赠送他新概念二册教材等等。刘生生说高中时就已经听说过新东方,那个时候新东方在同学们的心动地位很高,来北外后就更常听北外的同学们说起新东方,“大家都说那的英语教得好,学完之后进步很大,我本想攒上两个月的工资报个班好好地纠正一下我的英语学习方法呢!”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新东方先和他取得了联系,接电话时刘生生语气出奇的镇定,但挂了电话后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自言自语了好几遍“这是真的吗?”
  现在,刘生生已经开始了在新东方的学习,并用老师教得方法逐步代替他之前单纯死记硬背的学法,英语学习渐进佳境,也是在真正走进新东方的课程才后他才理解为什么北外的学生对新东方的评价那么高。
  明年复读考大学 有机会还想出国看看
  刘生生说老家现在政策好,上学政府会补助一些,家里再拿些钱,这样不出意外的话他计划着明年就回老家复读。对于复读要面对一群比他小的同学,刘生生一点也不担心,反倒是他脱离课堂近3年,是否能再拾起课本让他颇为担心,但是刘生生相信只要有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地决心,自己是能克服这些困难的。他最心仪的大学就是北外,还计划着以后若是有机会还要出国看看。
  刘生生说,虽然这一路他走得很艰苦,但是从来没后悔过,作为人生中的宝贵经历,正是对梦想近乎偏执般的坚持,才让他越走越远,越走越接近自己的梦想!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