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人文精神解析
[打印本页]
作者:
wuweiren
时间:
2007-1-16 12:53
标题:
人文精神解析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作为经济的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多企业意识到人的重要性,将“以人为本”纳入企业文化建设里面,并开始重视人文精神在企业建设中的作用。若要真正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就显得更为重要,但什么是人文精神,每个人的理解却又千差万别。
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也可称作“人文主义”。它是西方哲学在两千多年探索一些不可解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一种精神,包含三个元素,即人性,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理性,以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超越性,以宗教的意义来说,人是有灵魂的,可以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从某方面而言,它叙述了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
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人生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三餐温饱的外在条件,还应该追求更高尚的人生意义。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这就有必要谈到个人尊严的问题,在这个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人文精神能为自己,自己的行为树立一个道德法则及目标,以此来约束并激励自己。当然,为了物质利益不择手段,丧失人格的人,也就没有尊严可言,人文精神更无从谈起。
时下的中国文化里,特别缺少个人尊严这一观念。表现为中国人普遍缺少诚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此其一;其二,注重享受,幻想一步登天,急功近利乃至投机取巧;其三,缺乏奋斗精神,怕吃苦,脱离现实去追求高品味生活;其四,安于现状,固步自封,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现实中我们常碰到一些企业,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道德之上,尔虞我诈,立于个人尊严基础上的诚信轰然倒塌,造成恶性循环,阻碍众多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金钱至上思潮泛滥,为一夜暴富铤而走险,道德沦丧,导致投机倒把生意火爆,违法事情频传。而对于相当一部分受中式教育的年青人来说,抵制机能薄弱,国门大开之后,首先看到的不是西方先进生活背后的奋斗史,而是西方生活方式带来的视觉冲击,注重生活品味,怕苦怕累,不愿奋斗,在生命的过程中白白浪费掉大好青春,失去生命旅程中最有价值的人生体悟,结果产生了一大群“小资”,甚至是另类人群。中国知识分子又大都很脆弱,承受不起压力,乐得享受眼前安逸的生活,不愿去尝试,去冒险,人生苍白无力。
中国的人生哲学着力于研究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让人疲于应付繁杂的人际关系,而不去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自由人文精神所具有的超越性,执著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寻求一种人生的信仰,让人们不因生活困苦而失望,不因环境改变而沮丧,不因遭受挫折而萎靡,不因生活优越而没落。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仅做到让自己满意,而且能做到让自己过得比较好,这就是幸福。然而,相对个人而言,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可以让人满意,同样,颓废的生活也可使人满意。至于幸福属于哪个层面,是物质还是精神,另当别论。个人认为,高尚的幸福应该来源于精神上的感受。
中国并不缺少文化,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来看,受到儒学的影响,在墨守成规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却更多地残留着封建社会遗风,是一种颓废无力的文化。而现在漫天飞雪般的文学作品,多半成为制造颓丧的温床,缺少一种精神,一种激励奋进,勇于突破,积极向上的精神。自由人文精神,绝非信仰神话,应该是《老人与海》中孤独的老人——虽败犹荣的英雄,在艰辛搏斗中展现出的坚定、乐观,对理想执著的精神,岁月在他身上刻画出生命丰富的内涵,而不是颓废的无病呻吟。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致命伤,太过注重过眼浮云的美丽,而失去了人生最深刻的感悟。 (转)
作者:
无名指
时间:
2007-1-16 16:14
写得还可以
了解!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