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分享]
识别二手电脑配件交易的种种猫腻
[打印本页]
作者:
龙腾九天
时间:
2007-4-12 19:07
标题:
识别二手电脑配件交易的种种猫腻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DIY市场的兴旺,电脑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不再仅仅是等到电脑完全报废之后才选择更换,更高的
追求使得每年大批用户选择升级或更换电脑,这也直接导致每年有上百万的电脑“退役”,这些淘汰下来的大批报废或尚未“退休”的产品,
自然而然促成了电脑配件二手市场的兴起。
二手配件的价格便宜,对于希望升级自己的老配置或喜爱玩配件改造的用户来讲,购买二手配件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二手市场中,CPU、
硬盘、内存、板卡、显示器都是属于半永久性产品,实用性高,并且新品价格较高,所以大部分出于经济原因购买二手配件的消费者,目标大
都是以上几类配件。
有卖有买,自然形成了二手市场的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种种猫腻。众多打着高价回收幌子的商家将二手配件回收,然后通过
种种手段翻新改造,更有甚者重新贴牌包装,以次充好,以旧代新,从而获取不法利益。那么,打着高价回收幌子的商家是如何低价骗取消费
者手中的配件,又是如何将其高价售出的呢?
笔者通过对二手市场长达一个多月的明查暗访,对二手配件市场的猫腻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商家常用的欺骗手段,
希望能给需要购买二手配件的消费者带来帮助。
CPU:买进耍尽手段 卖出死不认帐
“久经沙场”的二手商家,不仅有着出色的技术和出众的口才,长时间的二手买卖更使他们练就“察言观色”的好本领。若有生意上门,
商家首先对客户问长问短。就拿CPU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试探着和客户讨论该CPU的默认频率、核心版本、超频潜力、二级缓存等常用参
数,在言语的试探下,如果客户支支吾吾,就会坚定商家“宰”你的决心,立即找出种种理由贬低CPU的价值,做好压价的准备。
当然,并非在此之前弄清参数就能避免被宰,商家有更阴的招数。此时他会选择进行CPU测试,而在安装CPU时,故意不涂硅脂导热。这
种情况下系统运行时会出现不稳定,此时商家会借机压价。更有商家会预先将主板的COMS清空,主板检测不到任何配件,这时商家会在客户
面前检查CPU,发现CPU的针脚出现弯曲(商家安装时故意用力将针脚折弯),这时就将客户至于两难境地:卖,已经不值钱;不卖,已经损
坏,留着没用。最后只能以低价出手,其实对于商家而言,将弯曲的CPU针脚辅正,自然是小菜一碟。
建议:
“价比三家”的方法在消费者出售二手配件的时候同样用的上,多问几家二手商家的价格,多收集他们的意见。同时,测试时密切
注意商家的举动,以防他们对配件的人为损坏。
购买二手CPU的消费者多为超频玩家,他们希望购买一块超频潜力极强的CPU,低价格获得高性能。这其中很多人都认为CPU属于高集成
元件,一旦损坏,无法修复,所以市场上不可能有返修的CPU,因此在购买时都比较放心。其实不然,当CPU因超频或外力造成损坏时,损坏
的不一定是核心,很有可能是缓存。这时商家会在主板的BIOS里禁止CPU的缓存设置,电脑仍能稳定运行。但是当消费者回家之后却发现根本
无法正常运行,这时再找到商家,他会死不认帐,推脱责任。
建议:
购买CPU时,应仔细查看BIOS中的CPU频率、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是否正常。另外,可以带上测试软件对CPU的详细信息进行测
试。Intel处理器可以用CPU-Z软件,AMD处理器可以用AMD CPU Information Display Utility进行查看,以免受骗。
内存:贱价回收 拼装出售
由于内存的通用性较强,所以很少有玩家将没有损坏的内存条拿去出售。即使有人愿意出售,商家也有招数“对付”客户:狠插内存,造
成接触过度,老主板难以识别。检测失败之后,商家自然会压低收购价格。
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插,点亮之后,商家找来专业软件进行测试。首先进入BIOS,快速将内存进行超频,然后重启,之后会出现各种不稳
定的情况,这样内存的“问题”就出来了,客户不得不降低价格。
建议:
内存是比较容易出手的二手配件,因此可以在网上的二手市场或论坛寻找买家,价格更合理。
商家收购坏的内存条,将内存条上尚未损坏的芯片拆下,然后配上一些低价劣质的PCB板,尽可能省掉内存上的外围元件,用小作坊式手
工焊接,将这些坏的内存重新组装出售,工艺稍好的更会贴上标签,在给装机用户配置电脑时更换其正品新内存,做到瞒天过海。玩家在购买
时测试时很难发现内存的问题,但是时间稍长,它的不稳定性就会表露无疑。
建议:
对于拼装内存,价格再便宜也不值得购买。另外,购买时应该仔细观察是否有SPD芯片,PCB板是否偏薄,金手指是否氧化,是否
有明显改装的痕迹……做到这些才能万无一失。
硬盘:看准就宰 高价转卖
二手硬盘的利润相当可观,是二手商家眼中的“肥肉”,因此狠宰客户是“在所难免”。测试时,商家在一堆数据线中特意找来“中间断
芯、接触不良”的数据线连接硬盘。行家都知道,这种数据线让硬盘在检测时“时有时无”。这时,“硬盘坏道”、“不稳定”等各种借口就
会让客户措手不及,价格自然好谈的多。另外,还有商家使用低功率电源,或将原硬盘的跳线调包,换上接触点明显不到位的跳线。目的只有
一个,制造不稳定的假象,压低价格。
建议:
坚持用自己的数据线进行测试,发现硬盘不稳定时,可以去其他二手商家问问,并测试是否具有同样问题。
坏的二手硬盘进入商家手中,他们会对其进行低级格式化、更换电路板、开仓维修,经过这些处理之后,用户在购买测试时,会很容易通
过,但是这类硬盘的寿命极短,一个月甚至一天之后就可能彻底瘫痪。在二手硬盘市场,不仅存在回收的硬盘,还存在一些返修硬盘,商家将
这些硬盘低价成批购入,然后高价出售。这些硬盘存在一定的保修期,买家因此容易上当。不过其保修期较短,撑过保修期,可能随时就有
“生命危险”。
建议:
购买一款垃圾二手硬盘,将给玩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硬盘数据资料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在购买之时,除了正常启动之外,玩
家还要进入DOS状态查看是否格式化。认真听一听硬盘运行时是否具有较强的杂音,如果噪音较大,即使能运行也不要购买,因为其寿命较
短。
板卡:压低回收 维修后蒙混过关
板卡一般分为主板和显卡,对于显卡而言,商家也会采用狠插来造成接触过度。另外,商家还会进入BIOS快速修改显卡接口电压,修改之
后,电脑正常启动,不过在游戏过程中,就会时常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对于主板,按说能进入自检,然后正常启动进入桌面就行了。但是商家照样耍花招,他们借检查主板外观为由,趁拿着主板“欣赏”之
际,对CPU周围调节电压的跳线动手脚,然后进行测试,你会发现主板在运行一些大型软件之时,也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然后趁机压价。
建议:
带上熟悉配件的行家,注意商家的一举一动。另外,玩家维修主板时需要注意,很多维修商采用的备件为二手市场的废弃板卡上的
元件,维修的效果自然不理想。这样维修过的板卡,即使一时能用,但质量方面仍存隐患,这种主板甚至会烧毁用户的其他设备。所以维修时
尽量选择当地较具实力的维修商或板卡品牌代理商。
很多维修店的员工和二手商家有着直接的瓜葛,二手商家将损坏的板卡交给维修店,修好后再转到其他店家出售,并声称员工自己用后淘
汰下来的板子。维修过程中,很多供电电路烧毁的板卡,商家会在供电部分贴上质保标签或者用灰尘掩盖,让买家难以发现,从而蒙混过关。
建议:
二手商手中的二手板卡最好不要购买,因为板卡涉及的元器件较多,商家对其维修之后,普通用户很难辨别板卡是否经过维修,所
以极易上当,由于维修多采用废弃板上的元器件,老化严重,其寿命自然可想而知。
显示器:淘汰产品 贴牌出售
液晶显示器的兴盛使得普通二手CRT显示器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因此商家也不愿意收购普通CRT显示器,他们将目光投向大屏珑管显示
器,这类显示器具有不错的显示效果,价格又便宜,受到一些作图爱好者或影音玩家的喜爱。液晶显示器的流行也让很多玩家决定卖掉自己的
CRT,但在售出之前,玩家应该弄清自己的CRT是否为珑管显示器,千万不要被商家欺骗,因为二手商家往往利用这点将你的显示器视为普通
CRT收购。
虽然液晶显示器在中国大陆流行的时间并不长,但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二手LCD,从15英寸到19英寸,从普屏到宽屏,样样皆有,让人眼
花缭乱。这些液晶一是来自一些大公司如银行等企业淘汰出来的,二是厂家自身产品质量不过关而淘汰出来的产品,另外还有一些就是所谓的
“洋垃圾”。这些产品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企业长期使用的液晶经过多年磨损,外壳都有明显的裂缝,且性能参数落后;厂商淘汰的产品又被称为“有线”液晶,这类产品多为出厂
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最后流入市场,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使用;“洋垃圾”则为外国市场上的二手液晶,被一些商贩拆散后运回国内组装,然后
贴牌出售,这类产品起初效果不错,但其配件多为东拼西凑,时间稍长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停止工作。
建议:
二手液晶市场目前并不成熟,目前市场上二手液晶的使用价值并不大。试想:20多毫秒的响应时间、100度不足的可视角度、发
白的画面……用这样的液晶能做什么?仅仅是因为节省空间而牺牲画质,让眼睛受虐,个人认为并不划算。所以目前消费者不要被二手商家的
花言巧语所迷惑,购买二手液晶。
作者:
qhmzxylzq
时间:
2008-8-11 23:51
呖呖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