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梯田上的音符---哈尼
[打印本页]
作者:
ganja
时间:
2007-4-22 07:29
标题:
梯田上的音符---哈尼
梯田上的音符---哈尼
此刻,站在红河南岸,你看到的正是这样的情景....
整座山整座山的梯田,层层叠叠数百级乃至上千级,精緻,恢弘,彷佛一道道天梯从山顶垂挂下来直抵山脚。每一层都是一道细碎精巧的涟漪,每一叠都是一片清淨如鳞的波纹。当天光飘荡在层层水波之上,金色的碎片缀满山体,满山流光溢彩。 哀牢山显然不是一座名山,但它绝对是一座特别的山。
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中,哈尼人的梯田隆重如古战场。远远望去,一层层梯田不停息地漫向四野,朝着天际跋涉。它的形象莽然巨大,佔据天地,却宁静安详,无声无息,精緻到绝美,那磅礡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堪称真正的世界奇蹟。
一千多年来,几乎很少有汉文文献记录下发生在这座山中的一切。在让人难以尽收眼底的苍凉远山,哈尼人用短柄锄头———用最简约的工具,开始了最初的垦凿。当然,当奇蹟最后呈现在天地之间时,已经有若干个世纪甚至千年过去了。 这是一个几乎与长城同岁的工程。
一种莽然浩壮、整体集结的劳作方式,由于它的经年不息、绵延不绝、过于地漫长,以至于它显示出一种悲壮的残酷:没有人知道开垦者的名字。没有人去记忆它惊神泣鬼的细节。
如同长城,没有人知道筑造者的名字———肉体轻而易举地湮灭了。在灰飞烟灭的肉体上,横陈着人类的奇蹟。 依山蜿蜒的梯田,绵延不绝,大则数亩之广,小则桌面之狭,错落有致,佔据山体的每一道缝隙---哈尼人在开垦梯田方面拥有令人叫绝的想像力。
其随山势回环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坡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坡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所以梯田大有数亩、十数亩,小则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亩!在元阳县一个名叫老虎嘴的地方,一山梯田竟有1700多亩!那磅礡奔涌的气势,彷佛一曲天地大交响。
依照哈尼人的勤劳与聪慧,他们应当建造出城市,但没有。一千多年来,哈尼族没有形成自己的城市,他们的生存以村寨为单位。这是由地理条件决定的———红河南岸的哀牢半山腰没有哪怕一块足以展开来成为城市的开阔地。所以可以这样说:哈尼人把别的民族建造城市的精力和梦想,都用来建筑梯田了。
云南红河元阳令人心醉的哈尼梯田
作者:
魔王哈吉斯
时间:
2007-4-22 18:02
好看啦。支持你一下啦。顶····啦啦。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