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讨论] 如何提高本本刻录和读盘成功率, 减少刻录机共振是解决的关键 [打印本页]

作者: 85064    时间: 2007-5-1 21:45     标题: 如何提高本本刻录和读盘成功率, 减少刻录机共振是解决的关键

本本刻录机在刻录或者读盘振动大的问题在于刻录机本身太薄,太轻,而且很多时候本本光驱的固定和减振做的不够扎实,还有就是本本的重量也就在6斤以下,作为机箱而言也算很轻。所以光盘盘片在高速旋转当中很容易造成共振,由于盘片质量均匀度,质量(重量)大小不尽相同,所以就(刻录机转轴+盘片)这个系统而言其固有频率也有较大差别,盘片转动时的转动频率的组成也比较复杂,也就是说有多个转动频率分量(不但频率上不同,方向上也往往不同)构成光盘转动系统的转动频率,均匀的盘片的转动频率就比较单一。盘片的不均匀造成共振频率的频率带加宽了,就是说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频率可以使得系统达到较大的振幅。


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增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共振的减轻或者消除有几个基本思路可以考虑:


改变系统质量或者驱动力频率(刻录机转速,或刻录速度),改变系统阻尼(原则上一般都是加大系统阻尼,阻尼是描述系统阻碍振动因素的一个系数,阻尼越大,同样驱动力下系统振幅就越少,添加减振材料就是一个增加系统阻尼的动作)


   具体到本本的刻录系统上可以做的就是:

1  加固光驱跟本本主体的连接,比如扭紧固定螺丝,在螺丝连接处使用减震效果比较好的软垫片,在刻录机机体和本本主体之间的缝隙上加热熔胶。这些措施既增加了刻录机+盘片系统的系统质量(就是重量啊),又同时通过软垫片和热熔胶等增加阻尼的措施吸收减弱了旋转产生的振动能量。
   
2  使用质量比较好以及重量合适,材质均匀的盘片进行刻录,盘片重量和均匀度不是一个定值,一般同品牌,同型号的盘片的各种特性都相对稳定而且差别较少,而不同厂家不同牌子则可能包括重量等各方面的性质相差较大,单单是一个盘片表面标签印刷层的厚薄和均匀度就可能有很大差异。所以建议通过试用,选择质量和重量都相对合适的盘片进行刻录,而且最好一直保持使用该牌子和型号的盘片以达到最好的软件兼容性和共振兼容性。再说一个例子,很多所谓的正版光盘在光盘表面涂上厚厚的印刷层,宣传广告作用是挺好,但是难免造成增加盘片无谓重量,涂层不均匀又使得很多本本刻录机背上拖拉机的恶名。在此BS一下正版拖拉机光盘。


3  改变本本或者刻录系统的重量,很明显的一个是装上或者卸下本本的电池可以改变本本的重量,在刻录机上方增加重物重压(不要太重哦,不要使用比如千斤顶或者泰山压顶之类的绝技,有时候仅仅是一指禅或者几本书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本本的刻录机又有一个新问题,就是刻录机上方很可能是键盘等一些不平整的地方,书本或者重物就可能压不到“穴道”,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这个时候,我们人类灵巧的双手就派上用场了,用手指或者整个手掌,在刻录机上方或者刻录机托盘盖子附近从轻到重用力,慢慢的施压并感受,找到那个最能减轻振动的地方和施压力度。补充一个小经验,很多时候在刻录或者读盘的时候将托盘轻轻的往里推压能有效的减轻振动,但是这个讲究手感,非必要不要使用。也许你认为用手压着本本来刻录或者读盘显得很愚蠢,而我不得不说手压法
并非是常规常用的方法,但是有时候的确是有效的方法,是否使用就由你来决定了。


举一个手压法的应用例子:刻录机的刻录过程中并非始终都是同一个速度,有时刚刚开始刻录的时候,转速并不太快,但是这个时候的刻录内容是非常关键的(可能正是因为数据关键才故意使用低转速来保证刻录成功率),恰恰是这个开始阶段容易引起共振,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对灵巧而有经验的手迅速压住了振动最大的部位,使得振动减弱到最低,过了这个区域后,转速加快,远离共振频率
区,你的手也就可以离开本本让他自己继续刻录了。所以这个方法可以在短短的几十秒内或者一两分钟内挽救一张可能刻废的光盘,何乐而不为呢?


4  改变刻录速度,从最高速度到最低速度,通过试验找到最适合你本本以及所用光盘的刻录速度,相信看了上面几段后,这一条 的原因就不用我多解释了。当然这个所谓合适也就是在保证成功率的前提下最快的刻录速度。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