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为本次测试选择了一款850W的电源,对于单卡来说显然这没有太大必要,也许只有在四核心+CrossFire下才有意义。

不过在我们测试平台下,HD2900XT的功耗还是高出了8800GTX 40W左右,383W的最大功耗非常恐怖。也就是说,这需要大家去购买一款额定功率在500W以上的电源。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主观感觉到2900XT工作时的温度要远低于8800GTX。HD2900XT的TDP功率应该明显小于8800GTX和8800GTS。
Radeon HD2000是ATI融入AMD后发布的第一系列的显卡产品,与NVIDIA的DX10全系列相比它们对应的产品最多落后半年。而65nm的HD2400、2600最早也要到7月1日发布,至于上市时间还没有确定。
制造工艺一大步
纵观多年来显卡的更新换代,制造工艺的更新总难免给NVIDIA或是ATI带来一些麻烦,ATI在近几代产品中都率先采用TSMC的最新工艺。HD2000系列的一度延期,也被称为65nm和80nm工艺产能受限。不过值得肯定的是,ATI利用落后NVIDIA这段时间将制造工艺制成领先NVIDIA一大步,这仍是物有所值的。尤其是在主流产品,移动平台产品上,65nm功耗控制、成本控制上肯定是具有优势的。而如果按照目前ATI的时间表来看,65nm的产品一定不会比NVIDIA 65nm产品上市晚。
整合声卡,是创新还是画蛇添足?
在ATI关于HD 2000整合声卡的阐述中,我们更多听到的是这一方案为OEM客户服务的信息。显然,在全球高清应用如此快速增长的未来,显卡HDMI输出带音频的方案创意非常不错。ATI也表示,这部分技术并非购买Realtek或者AD公司的,而是自主研发的产物。但这项应用至少对于中国PC用户来说存在很多不便,也许这是AMD长远计划中的一小步。
定位=定价?ATI为什么放弃顶级竞争!
此次HD2900XT的定位颇没有ATI的风格,一款性能可以和8800GTX媲美的产品却指定为于8800GTS同样价位的产品。另外,HD2900XT有潜力可以超频至840MHz核心频率,提高显存规格也不算什么难事,3D性能达到8800Ultra水准并不是太大难题,但ATI没有这么做!以往一个拼了命也要拿到世界第一的ATI在今天却甘愿拿着比二线产品领先20%甚至40%的成绩来奉公领赏了。
一款产品的定价与定位是等价的吗?HD2900XT定价与8800GTS持平就会与8800GTS拥有一样的定位吗?AMD在AthlonX2如此的策略已经让品牌形象受损不少。如果ATI短期内不打算推出比R600更高的产品,那么HD2900XT的定价也许就是失败的。毕竟,熟悉ATI的人可以理解AMD这种“实惠”的定价策略,懂得“性价比”。而本应赋予高端产品上的品牌价值是否也因此流失?
冒险,主流产品亟待上市!
敢为人先的尝试新工艺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受益,因为这是竞争对手早晚也必须经历的过程,所花的时间并不会少。ATI这么做是由它的策略决定的。显然,ATI在图形芯片设计技术上谈不上落后于NVIDIA,但在策略上则是险招频出:DX10主流产品放在7月发布,算上渠道运作时间,这极可能错过销售旺季;在移动平台方面,ATI已经丢掉了非常大比例的DX10 GPU订单;在高端方面ATI又放弃与NVIDIA 8800GTX、Ultra的竞争。
主流盈利问题,高端的形象问题,ATI亟待解决。
Radeon HD 2900XT,性能非常值得肯定!
当然,对于玩家来说HD2900XT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产品。它的性能远超目前同价位的8800GTS以及超频后的8800GTS,与8800GTX的差距在10%左右,性价比是非常高的。随然功耗方面仍较高,但TDP控制却非常好,发热量低,风扇工作也较安静。虽然晚与对手半年发布,但仍赶在所有DX10游戏之前。只是在HD2900XT上整合声卡却放弃UVD,实在令很多玩家遗憾。
ATI将价格战延伸到了高端产品,那么NVIDIA会有怎样的对策呢?是超频或降价?相信很快就可以看到A与N的最新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