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有多少个这样的县委书记?? [打印本页]

作者: 神の一辉    时间: 2006-6-7 21:13     标题: 中国有多少个这样的县委书记??

河南省卢氏县原县委书记杜保乾为自己升官发财,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使县乡两级财政亏空达4亿多元,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乡镇行政执法部门更是有恃无恐。
  不堪重负  农民叫苦不迭
   卢氏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00个贫困县之一,这里山大沟深,土地瘠薄,人均耕地一亩左右,一份资料显示:以2000年为例,农民人均毛收入1050元,扣除约占1/4的农业生产性投入(即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750元。在杜保乾直接操纵下,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虚报高达1819元,财政收入达8200万元,综合经济实力从1995年的全省倒数第三,一下飙升到第26位,达到一个中等发达强县的水平。虚报数字的恶果,自然由当地百姓吞食苦果,当年农民负担的税费、统筹、提留、摊派人均高达200元以上,占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27%,但仍然无法弥补巨额亏空。
  文峪乡一位退休老干部说,乡政府把钱都花到“形象工程”上面,投资近千万元搞了一个占地数百亩的鱼鸭混养基地,现在连个鸡毛、鱼苗也没有,乡政府为此负债累累,开始向老百姓伸手。
  以农林特产税为例,1998年全县征收农林特产税460万元,1999年达到550万元,而2000年猛增到900万元。由于严重的浮夸风、乱罚款、乱摊派,加上市场行情变化等原因,农民实际收入锐减,交不起高额的各项税费款,杜保乾逐月大搞税费突击月活动,多次在会上号召各乡镇采取行政手段、专政手段,并要求政法部门直接参与,“不要按程序走,先介入,后立案,哪个乡完不成任务,书记、乡长就地免职。”各乡镇为了完成任务,各出奇招,贷款交税,工资顶税,组成小分队进村入户搞“三光”政策,他们拉家具、牵耕牛、挖粮食,采取各种措施向农民收缴税费。农民负担沉重的重灾区狮子坪乡在2000年七八两个月的税费突击月活动中,接连发生了三起农民因缴不起税费而走上绝路的恶性事件。
  与此同时,在卢氏县的范里镇也发生农民因交不起税费而自杀身亡的恶性事件。
  强征暴敛  引来香菇灾难
   自1998年以来卢氏县不顾国内外香菇市场行情大跌的客观现实,而一味追求上规模,要政绩,在农民大赔本的情况下,每袋料还要征收0.3元的特产税,就连没有见过香菇袋料影子的城郊、城关镇,每人也要上交20元的“香菇税”。连续数年的大跃进式的造假工程,使全县农民直接损失3.1亿元,国家大量的扶贫款变成了造贫款。4年来,卢氏县累计发展袋料8000万袋,消耗木材料2.4亿公斤,毁林28万立方米,毁林面积8000余公顷,栎类资源掠夺殆尽。
  农业银行投资的2600万元,农民投资的3800万元也全部打了水漂。
  2000年,全县毁林在8万立方米以上。
  2001年,杜保乾目无省政府通告,还是热衷于这个以大规模毁林为前提的项目,多次要求全县各乡镇要有70%的村上袋料,70%的农户上袋料,为了这两个70%,各乡镇费尽了心机。城郊、双槐树、瓦窑沟、朱阳关等乡镇几乎都采取哪个农户不搞袋料,就收了项目款、袋料款的办法,或每口人交20元,或每户交纳200元项目费。许多农户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搞。因为搞袋料投资大,效益低,80%户赔钱。
  农民搞袋料虽然赔了本,但还是向县里交纳“香菇税”。一开始,各乡镇竞相攀比,你搞150万袋,我搞200万袋,你报250万袋,我报300万袋,都是为了取悦杜保乾。但到秋后,杜保乾命令收袋料税,各乡镇都傻了眼。谁搞的多,报的数字大,谁吃亏。按数字收税,没办法,又各想奇招交税。最后一切灾难都转嫁到农民头上。
  许多乡镇完不成任务,把教师也算上。给每个教师摊800~1000袋任务,完不成扣工资。教师的职责是教学,哪有时间去搞袋料,没办法,他们又把任务转嫁到学生身上。
  称金卖官  贪官原形毕露
   当官敛财———再花钱买大官,卢氏奉行的是这样一条干部路线。
  1997年5月6日,杜保乾的父亲病故,该县各乡镇各局委负责人,不约而同到500公里外杜的家乡奔丧,上礼少者数千、多者上万。有两位乡书记去时就携带有孝袍孝帽,进得灵堂,穿上孝袍孝帽,在灵堂大放悲声。谁也拉不住,劝不下,哭了一阵子,后由杜保乾出面劝2人节哀,两人才作罢,最后每人又送上大额礼金。回卢后不久,一位由小乡书记调任大乡书记,一位由乡书记提拔为县级领导。
  据查,杜父辞世,卢氏县共出小车124辆,杜收礼金甚巨,高档礼品价值不菲。卢氏民谣曰:“收礼百万不算多,只怨老爹才一个”。
  数十名药材种子信息户向记者反映,县公安局某副局长,原是一个小股长,1999年在整顿药材市场中,罚没了药材信息户巨额钱财,罚款均为白条,甚至什么条也没有,卢氏县百姓对其反映强烈。但和杜拉扯上后,荣升为公安局副局长,是杜在卢氏的“四大名捕”之一。
  卢氏民谣曰:“科员升副科一万多,副科升正科3万多,正科升副县几十万。”
  1998年春,杜保乾在省委党校学习。一些单位的头头脑脑前往探望,有的去了不止一次,杜记下名单,随后均一一照顾升职。1996年杜保乾上任卢氏县委书记的当年,一次就任免干部128人,5年中杜已任免干部达650人次,使该县干部队伍超编达50%。
  面对群众送来的一撂又一撂举报材料,记者一次又一次被震撼了:5年来,杜保乾和杜重用的一批领导干部所搞的一系列“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路边工程”,不仅劳民伤财、贻害一方,而且带坏了一批干部。
  一批党员干部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截止到去年12月中旬,除杜保乾、杜妻及亲戚多人被依法逮捕外,涉嫌杜案的卢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薛武斌、县城建委主任范稀明、五里川镇镇长张拾命均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有两名副县级领导干部被取保候审,全县十几个乡镇的主要领导绝大多数被“双规”,还有数十名涉嫌向杜行贿买官的科级干部等待刑事或党纪、政纪处理。

又是转载,,不用说了
作者: 兴爷    时间: 2006-6-8 00:05

哈哈
作者: 无情公主    时间: 2006-6-8 08:13

原帖由 兴爷 于 2006-6-8 00:05 发表
哈哈

楼上的笑什么?你还笑得出来吗?这是中国的悲哀!
作者: 憧憬人生    时间: 2006-6-8 08:18

确实悲哀!!!
想不到现实社会存在着这么多腐败现象
如果没有人管
将来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这些贪官污吏
会有一天遭到良心的遣责……
作者: 不放手    时间: 2006-6-10 08:25

汗!
作者: 兴爷    时间: 2006-6-12 23:59

:(:(:(
作者: 不死鸟    时间: 2006-6-13 13:06

..............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