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从侯耀文同志病逝看心理病因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朵金花    时间: 2007-9-13 22:38     标题: 从侯耀文同志病逝看心理病因

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6月23日在家中发生心源性猝死。众所周知,心源性猝死与心血管病变有直接关系。但心身医学专家同时也指出,心理因素对心源性猝死的促发作用,绝不亚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致病因素,而这一点常常被包括医生在内的人们所忽视。

从侯耀文病逝看心理病因

胡永东 冀成君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脏科医生,一贯将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等
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他注意饮食控制,烟酒不沾,宁可步行也
不乘车,宁愿爬楼也不乘电梯,并热爱网球运动。他说自己是执行健
康生活方式的典范。但有一天,59岁的他需赶往异地会诊,可因天气
原因航班延误了8小时。他在机场烦躁不安,紧张焦虑,突发剧烈的
胸前区疼痛。检查结果证实他患了广泛性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后脱
险。从此以后,这位前美国心脏学会的主席强调:必须保持良好的心
态。心理压力过大,过度的紧张、焦虑,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脏病。心
理健康对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控制体重、血压、血脂和血
糖。

  心理应激可引起心脏发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心理学教
授杨菊贤的课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行为因素的相关研
究指出,心理应激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脏病,通常有几个重要的心理预
测因素:
  A型性格的AIAI反应A型性格(与血型无关)的重要特征是快节奏
和高效率,有主见,好胜心极强,渴望在竞争中取胜。A型性格是促
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其缺点是好发脾气,易冲动。面对激烈的
竞争,A型性格者易反应为恼火(Aggravation)、激动(Irritaiton
)、愤怒(Anger)与不耐烦(Impatience),即著名的AIAI反应。
AIAI反应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以及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因素。
  西西弗斯(Sisyphus)反应西西弗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名
暴君,死后堕入地狱,被罚推巨石上山,当巨石接近山顶时又被踢下,
被迫重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西西弗斯反应是指奋力拼搏接近成功
时遭遇惨败,而且屡战屡败时的心态。西西弗斯反应很容易促成冠状
动脉痉挛,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受到异乎寻常的灾
难性或威胁性心理创伤(如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或纽约“9·1
1事件”等人为的恐怖袭击)之后,出现的强烈而持久的心理反应。
当事人经常表现为极度恐惧、激动、恍惚、丧失正常的思维能力和工
作能力,一般都表现为心动过速、高血压、心律不齐或心绞痛,甚至
心力衰竭。在一组76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中,有6名(7.9%)发
生心源性猝死。
  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症状主要为胸痛、心律失常、胸闷和
气急、高血压等。

  “过分紧张”被列入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2004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加拿大的教授公布了
一项由52个国家参与的大型研究的结果(此项研究我国有6000人参与
被调查)。这项研究结果发现,通过9个全球普遍性的危险因素,可
以预测到全世界90.4%以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
  这9个危险因素是: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
酗酒、过分紧张、缺少运动,以及每日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不足。在这
9个危险因素中,第一次将“过分紧张”这个心理压力因素列入其中。
此外,自1978年美国宣布A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
素以后,我国学者也发现A型性格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生率是B型性格(
沉默、顺从、犹豫、节奏慢、缺少主见和竞争意识)人群的3倍左右。
欧洲学者还证实,具有A型性格的冠心病患者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的概率比B型性格增加两倍以上。

  医生对心理致病因素的识别力较差
  20世纪以来,医学的专科化使医学的分工越来越细,逐渐使医务
人员习惯从本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和处理问题。但是,人是一个有心理
活动的整体,心血管医生常从本专业角度分析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而
对于由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血管症状,一般不在其分析和鉴别诊断的范
畴之内。
  杨菊贤教授等医生对在上海市一家二甲医院内科门诊连续就诊两
年的1561名患者调查后发现,内科医生对“患者的疾病是由心理压力
引起的”识别能力仅为15.9%,84.1%的判断均因其主诉为胸闷胸痛
、心慌气急或头涨头痛、失眠乏力或恶心腹胀、腹痛稀便等症状,而
分别被诊断为心血管、神经性或胃肠道的疾病,以致患者久治不愈。
缺乏心理训练的医生尚且不能识别,一般非医学专业的人士就更不会
联想到这是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血管症状了。
  纽约的一名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
密切相关。过分紧张焦虑、重度抑郁、A型性格、社会孤立,以及吸
烟、酗酒和持久高负荷的心理压力,极易促发斑块形成和破裂,形成
血栓,造成冠状动脉狭窄、痉挛,进而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心理
因素对心源性猝死的促发作用,绝不亚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

  心理减压与心脏康复要同步进行
  1.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正确的认识,应制订近期和远期的奋斗
目标,期望值要恰当。2.工作和生活压力不宜过大,不能经常加班,
不适宜长期上夜班。工间必须有短暂休息,休息时不宜动脑和用眼(
电脑、电视等),可以做工间操、爬楼等。3.交替使用人体的各个部
位,如左撇子在休息时应多活动右侧的手和腿。伏案和电脑工作者,
休息时应活动颈腰部和四肢,视远处和绿色的植物。4.松弛的渐进性
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同样适用,因为运动可改善心肌血供,促进侧
支循环的建立。此外,愉快而松弛的运动可减少焦虑紧张情绪,是心
脏病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一年为期,每天坚持自行车活动30
分钟,一年后运动耐力提高20%,心脏增加氧摄入量16%,急性心肌
梗死死亡率降低19%。5.减少夜生活,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6~8
小时(各年龄需求不同)。6.开朗乐观,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忘记
既往的怨恨和烦恼。7.下班或双休日应选择一种与工作无关,既能放
松又有兴趣的活动,如郊游、唱歌、跳舞、游泳、养花弄草、画画、
练书法等。8.定期找心理医生或信得过的人倾诉烦恼,释放心理压力。
9.为避免冲动或匆忙反应,在表态之前让舌头在嘴里转20个圈以后再
发言,这样就会冷静多了。    北京回龙观医院胡永东冀成君

  链接
  心理应激的等级划分
  心理应激是指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心理因素,常可分为7个等级:1
级表现为不高兴;2级出现烦躁和忙乱;3级发生轻度争吵;4级中度
争吵,音量提高;5级大声争吵,紧握拳头;6级极度愤怒,拍桌子,
几乎失控;7级狂怒,完全失控,乱扔东西,伤害他人或自伤。大于
或等于3级,就成为有害的心理应激,大于或等于5级的激怒,可能引
起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有专家分析了25例发生心源性
猝死之前24小时的情绪改变,愤怒达5级以上的有17例,其余为悲痛、
极度激动和惊恐发作等。

作者: znz    时间: 2007-9-21 16:59

许多生理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心血管病,胃肠病等是影响很大的两种.本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