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心灵寄语
[打印本页]
作者:
vernelau03
时间:
2008-1-21 16:54
标题:
心灵寄语
心灵寄语
秀外慧中的你,令人倾倒
真正的快乐大法只有一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内心深处的声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里。看一场好球、交一个好朋友、遇见一个好女人……都会让我们快乐起来。
而安静是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的指数,相信每一个人,当与你擦肩而过,或相处之后,提及你,在夸赞你坦然从容、潇洒大方的同时,也能说上一句:恬静祥和、秀外慧中的你,令人倾倒。
从容不迫,适应急剧变化的形势
倡导从容不迫,绝不是偷奸耍滑、投机取巧。恰恰相反,由于心境安泰自如,从容思考问题,周密谋划部署,应变能力强,急中生智,应对自如。这样一来,即使在社会转型期,也能适应急剧变化的形势,在社会生活中转危为安、化险为夷,长此以往,便可延年益寿。
接受自己的年龄
岁月缓缓地向前流去,我们总属于某个年龄,不管20、30、40、50,每一个年龄都有它应该做的事,过去尽管不再回来,但今天还没有结束,今天我们该做些什么呢?不可以再犯同样的错误,一心追求看起来伟大的东西。倒是心里的小愿望,不能轻易让它溜走,要悄悄地去实现。
接受自己的年龄,也接受这个年龄的愚昧、限制和快乐,这是最理想的生活。总有一天,时间会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的。
人若能真正做到心静如水
人若能真正做到心静如水,则可引起一系列有益的生理变化,包括脑电波稳定而有节律;能耗减少,心跳减慢,呼吸缓和,肌肉松弛,各器官生理活动和谐;氧耗降低,微循环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血压下降。总之,能够延缓新陈代谢,积蓄生命的能量。
要学会自我解脱
人的健康应当是身体和心理两条线的“平衡”,要学会自我解脱,自我解嘲,坦然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
106岁的长寿老人李仲南说:“有可能的话,在自己有生之年,还想再出一本书!”
人活在世上,就像船行于海上。遭遇风浪,饱尝奔波,乃是人生的常态。人,若拒绝“事情的不断发生”,也就拒绝了生命。
往阳光多处走
习于求生,慢慢地就会拥有阳光性格,这是饱经磨难后最好的礼物。
一个人,可以没有未来的目标,不描绘生涯规划蓝图,或是蓝图太渺茫时,只须记得当阴暗降临时,只要有机会,就要往阳光多处走,还是可以走出一条灿烂温暖的人生曲线。
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
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往往会招致许多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关头,往往又会遭到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少德者更加暴虐。我们不如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无法站稳脚跟。
淡泊……
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追波逐流时,自己仍然保持那份坦然。
淡泊,使人获得精神的释放,心理上的平衡。
淡泊,让人卸去沉重,减少悲戚,平添轻松和欢乐。
淡泊,遇喜怒哀乐,皆坦然处之;偿酸甜苦辣,均受之如饴。
淡泊,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不忧,望天边云卷云舒。”
有时候,缺陷也许正是你的优点
生活中,有很多“精明人”,他们总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表现得越充分越有价值,于是不断地去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殊不知,在他们看来是缺陷而丢掉的东西,往往是最能体现本色的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意大利在建造比萨大教堂时,由于错误估计了地基强度而导致设计失误,造成了整个塔体的倾斜。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失误的缺陷,比萨塔才能得以蜚声海内外……
因此,我们不应该浪费精力去力求改变自己所谓的缺陷,有时候,缺陷也许正是你的优点。无论好坏,你都应该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来。失败的人总是在力图改变自己,而成功的人却总是在尽量发挥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能穿拖鞋的……
当没有下肢的人,面对常常摆在面前的拖鞋时……
自尊受到伤害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很少有人愿意再去触及它。所幸的是,人们看到了一个对挫折和痛苦表现得那样豁达和无谓的人,他就是世界上最残疾的人——失去双腿的库缇斯。(我们四肢健全的人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生病的经验是懂得……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是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老想,不能直立了,岂非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目的性越强越不易成功
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感觉特别敞亮,心中暗想:如此宽阔平直的大道,跑起来一定会很顺利、很安全。可是,当走过一段笔直平坦的道路后,前面突然出现了起伏很大的弯道。我颇感遗憾,说:“要是没有这样的弯道多好。”驾驶员冲我一笑:“你不懂,这弯道是故意设计的。”
见我一脸的茫然,他接着说:“适当设计一些弯道,能使开车的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由于惯性造成视觉上的误差……”哦,我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
人在旅途,谁都希望脚下的道路笔直平坦,就像希望人生旅途、生活之路一帆风顺一样。趋利避害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直、平、顺又能有多少呢?我们为何不主动给自己在心中设一个“弯道”?
给心灵设个“弯道”,并不是要你放弃眼前舒服安定的日子不过,故意去找罪受不可,而是提醒你要做一个理智的人,凡事既要想到顺利的一面,又要想到困难的一面。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绣花针孔穿线的时候,穿针者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他的手就会抖的越厉害,线也越不容易穿入。在医学界,这种现象像被称为“目的颤抖”,意思是说,目的性越强越不易成功,
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事能知足心常乐
其实心情是可以创造的。古人言: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只要不在心间承载太多的欲望,更不要让这种欲望变成抽动你生活陀螺的绳鞭,懂得人的有所欲和人的不能为所欲,保持心灵的轻盈与自在,那么烦恼自会远去,快乐之神就会时时叩问。
花适时而开,草适时而长,人适时而生。不把自己的心身束缚在一个狭小孤寂的空间,生活便不再单调,就能营造一种踏实而美丽的心情。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生命里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扫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的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至于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打倒了。
人生如月
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随时移,得志时趾高气昂,失意时垂头丧气。无论顺逆得失,平静地接受世界,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才是智者的活法。(平静地对待身边的人,从容地对待周围的事,聪明的、智慧的人生)
作者:
vernelau03
时间:
2008-1-22 08:54
没有人支持啊,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