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历史上的今天-------------07月16日
[打印本页]
作者:
NWWOLFGANG
时间:
2008-7-16 20:13
标题:
历史上的今天-------------07月16日
历史上的今天-------------07月16日
7月16日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布“海狮计划”不列颠空战开始
1039年7月16日——元昊被宋摘夺国姓
1402年7月16日——朱棣继帝位
1429年7月16日——査理七世加冕为法国国王。
1795年7月16日——戴维斯爵士出生,第二任香港总督。(+1890年)
1829年7月16日——阿斯科里逝世,Graziadio Isaia Ascoli (1829~1907),意大利语言学家
1872年7月16日——罗尔德·亚孟森出生,挪威极地探险家。(+1928年)
1895年7月16日——向警予出生
1900年7月16日——俄军惨屠海兰泡华民五千余人
1918年7月16日——末代沙皇及他的全家被处决
1919年7月16日——杨嘉墀 (1919—2006)出生,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19年7月16日——崔圭夏出生,韩国政客,前总统。
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7月16日——溥仪裁撤宫内太监
1935年7月16日——中国早期电影导演郑正秋逝世
1936年7月16日——福田康夫出生,现任日本首相。
1940年7月16日——日军在福建永宁制造惨案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布“海狮计划”不列颠空战开始
1945年7月16日——蒋军大举进攻苏皖解放区
1945年7月16日——首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附近的沙漠试爆成功
1946年7月16日——马尔梅迪大屠杀的罪犯党卫军成员被判决
1946年7月16日——美国无偿转让给蒋二百七十一艘军舰
1946年7月16日——古川登志夫出生,日本动画声优。
1948年7月16日——平夏斯·祖克曼出生,以色列裔美籍小提琴家和指挥家。
1951年7月16日——比利时第五任国王博杜安一世即位
1966年7月16日——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这是已达73岁高龄的老人家最后一次畅游长江
1967年7月16日——美国铁路工人总罢工
1968年7月16日——我国植物学家胡先肃逝世
1979年7月16日——萨达姆·侯赛因就任伊拉克共和国总统
1980年7月16日——萨马兰奇,就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1985年7月16日——一群少年侵扰五角大楼电脑
1989年7月16日——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逝世
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93年7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首次全会在北京举行
1994年7月16日——黄河小浪底主体工程全面开工
1994年7月16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
1995年7月16日——萨达姆网开一面美人质获准返国
1996年7月16日——克林顿决定缓施赫-伯法部分条款
2001年7月16日——中国和俄罗斯联邦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作者:
NWWOLFGANG
时间:
2008-7-16 20:14
1900年7月16日
俄军惨屠海兰泡华民五千余人
俄军在海兰泡屠杀无辜百姓海兰泡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两江汇合处。1858年中俄签订《瑗辉条约》后成为俄国阿穆尔省首府。1900年7月,俄中开战后,16日海兰泡市议会决定征集义勇兵。中国居民代表向阿穆尔省军政长官格里布斯基请示,城内中国人是否需要撤离江左,格说:中国人可以不用担忧地留居原地,俄国政府绝不允许和平的外国人受到骚扰。第二天,格即下令禁止中国人渡江,将全部渡船扣留在江左,派骑兵冲散准备渡江的中国人群,命令一个不留地逮捕所有的中国人。根据格里布斯基的命令,俄军把所有中国人驱至黑龙江边,接连5日,进行四次大屠杀,被害华人达5000余人。
据寿山奏报:俄人“将海兰泡佣工华民数千人驱投诸江。二十四日,复以马队二百焚我江左旗屯,老弱妇女半遭杀戮。”同时,俄军还在尼布楚、司特例津、伯力、海参威、伊尔库茨克、库页岛等处残杀中国群众,被害者总数达二十余万人。盛京副都统晋昌奏称:“海兰泡中国商人五千余人,一臼尽沈诸江。余如尼布楚、司特例津、伯力、海参威等处,枪毙、水淹、火焚不下二十余万。”俄军开枪扫射,或用刀斧砍杀,“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洋。”泅水得免者仅80余人。22日,格里布斯基宣布:海兰泡市的中国人全部被肃清了。31日,格里布斯基宣布征用海兰泡及江东六十四屯中国居民所遗留之粮食、家畜,拍卖财产,以供军需。
斩杀江东六十四屯居民的俄军
1918年7月16日
末代沙皇及他的全家被处决
沙皇尼古拉的儿子和女儿们被处决前在西伯利亚流放1918年7月16日。布尔什维克处决了前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儿子即继承人阿列克谢,结束了统治俄国3个世纪的罗曼诺夫王朝。
尼古拉之妻,前皇后亚历山德拉,他们的4个女儿及几个仆人也被处死。他们都是在西伯利被处决的。自从1917年尼古拉下台后他们几乎一直被囚禁在那里。
处决由地方苏维埃政府官员受权执行。他们担心白军或亲君主主义者的武装力量会迅速赶来。
尼古拉从1894年统治到1917年,实行家长式的专制政治,然而他无力压制他的国家要求改革与和平的愿望。
沙皇的女儿们
1923年7月16日
溥仪裁撤宫内太监
紫禁城内的太监们1923年7月16日中午,溥仪下一道“将宫内太监全部裁撤,立即出宫”的谕旨,命绍英、耆令调集全部护军,把太监强送出宫。太妃们开始曾力争不可,后知道溥仪已经降旨,也就无可奈何了,只是要求留下若干名太监,以供驱使。最后决定除3位太妃、溥仪、淑妃这5个宫各留20名太监外,其余全部裁撤。由于绝大部分太监在北京没有家,若让数百名太监流落街头,未免有碍北京的治安,于是又把王怀庆、薛之珩找来,商量处置的办法。议定由内务府筹措一笔遣散费,北京有家或有亲朋投宿的,即刻携带行李出宫;实在无处投奔的,暂时住在地安门内大街雁翅楼内,待领到遣散费后,再各自回乡。
傍晚,当绍英把全体太监召集在乾清门内,宣读了溥仪的谕旨时,太监们都非常恐慌和愤慨。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河北沧县、河间一带的人,在宫中当了几十年的差,宫中就和他们的家差不多,也积攒了一些东西;如今限令在几小时内出去,他们将投奔何处?以后怎么生活?有的惨号大哭,有的高声咒骂。晚9时许,太监们除留下的以外,已全部出宫。
7月下旬,内务府筹妥了遣散费,在雁翅楼里会同军警人员开始发放。综计这次裁撤的太监,共有700多人,首领每人发200元,一般太监发20元。太监除北京有家的外,其余有的搬到了庙里,有的回到原籍,还有300余人仍旧住在雁翅楼内,靠乞讨为生。不少衣衫褴楼的太监在廊下升火做饭,极像逃荒的难民,其状颇为凄惨。
1935年7月16日
郑正秋逝世
郑正秋郑正秋,原名芳泽,号伯常,别号药风。1888年12月24日生于广东潮阳。于1913年开始电影创作,改名正秋。同年编导中国首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15年创办大中华新剧社,从事新剧(即文明戏)活动,编演抨击袁世凯的新剧《隐痛》、《皇帝梦》等。1922年初与张石川等创办明星影片公司,任协理,同年4月任明星影戏学校校长。1923年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执导的故事片《孤儿救祖记》上映后,颇受观众欢迎,为中国长故事片的创作奠定基础。此后编导或参与演出50余部影片,如《玉梨魂》、《火烧红莲寺》、《姊妹花》、《自由之花》,1925年创作话剧《孙中山》,并扮演孙中山,获得好评。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电影文化协会。1935年7月16日于上海病逝。
《桃花湖》(上、下)1930 明星编导:郑正秋主演:胡蝶
《碎琴楼》1930 明星导演:郑正秋主演:胡蝶
《孤儿救祖记》(1923 编剧:郑正秋)是中国第一部艺术上较
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电影,在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电影业奠基者之一、导演郑正秋
1940年7月16日
日军在福建永宁制造惨案
日军将滥捕的我国人民强加罪名肆意屠杀
1940年7月16日拂晓4时许,日军两艘航空母舰从外海直逼深沪湾。随后,又有6艘军舰、4艘登陆快艇、数十只橡皮小艇,鱼贯地从深沪湾入口处疾驶而来,同时,7架敌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在永宁地区各村落轰炸扫射;军舰上的大炮也向周围村庄进行猛烈轰击。登陆的日军一路烧杀淫掠。
有十几个日兵窜入南门一林姓家中,将一位少女轮奸,少女受刺激而发疯,三天后惨死。有一位姓李的媳妇受辱后,愤而以口痛咬兽兵,竟被当场刺死。还有一群兽兵砸门冲进了一位20多岁的侨妇家中施暴,该侨妇虽然跪下求饶,仍免不了被轮奸。日军在梅林村,凡发现剃光头的青年,即以刀枪毙杀,连一个名叫蔡锹的疯子也不能幸免。在港边村,日军逢人便杀,协美号商行老板李本、李沐兄弟及其他7个村民,均被残酷杀害;浯沙村民陈佩和陈灶,金埭村民黄昭协,虽然外逃隐蔽在树丛中,也免不了被杀害。永宁街头,有位姓蔡的木工尸首挂在隘门上,脖子刈得快断了,满面被用刀乱戳,不能分清鼻、嘴、眼睛。永宁西门外林乌番被日军抓去剖腹,他倒在血泊之中。五脏流出,手里还抓着两把肠子。60多岁的洪阿情老大娘,以为年迈不必藏匿,被日军枪杀。80多岁、双目失明的李阿年,在家中被活活烧死。有的被捕杀后,还被扔进火中焚尸。
下午4时,日军搬运抢劫来的大批物资,撤回军舰上,退出深沪湾。此次日军洗劫的村庄达13个,烧毁各种船只300多艘,校舍3所,楼房、商店、仓库近百座,杀害80余人。
1945年7月16日
蒋军大举进攻苏皖解放区
在皋南战斗中,中共部队机枪射手在房顶上阻击增援之旅1945年7月16日,国*党军大举进攻苏皖解放区。本日起,国*党徐州绥署主任薛岳指挥的第七军、整编第四十八、第二十八、第六十九、第五十七师等部12个旅约9万人,自津浦路徐州、蚌埠段东进,主要攻势指向淮阴,一部沿陇侮路东进;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指挥第二十五、第八十三、第四十九、第六十五、第二十一师及第九十九旅共5个整编师、15个旅,约12万人,由南通、泰兴、扬州北进,主力直指盐城,一部沿运河进逼淮阴;第五军主力及整编七十四师之第五十八旅共3个旅约3万人,由六合、来安向淮南的津浦路东解放区进攻,由南面威胁淮阴。至此,国*党军对解放区的进攻全面展开。这时国*党军总数达430万人,而中共军队总数仅120余万人。国*党用于全面内战的正规军有193个旅(师),约160万人,占其全部正规军的80%。
1945年7月16日
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45年7月16日,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爆炸成功。这标志着人类掌握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巨大能量的时代到来了。
1939年初,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施特拉斯曼利用中子分裂铀原子获得成功。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逃到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和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向罗斯福总统提出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以制造原子武器的建议。1942年,美国制定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一批著名的美国科学家以及逃到美国的外国科学家参加了这项研制工作。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是“曼哈顿计划”的主力之一。1945年7月16日,在他主持下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在阿拉莫戈多沙漠成功地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首批制造的原子弹共3枚,除第一颗用于试验外,另两颗分别投在了*本广岛和长崎。
1951年7月16日
比利时第五任国王博杜安一世即位
博杜安一世在布鲁塞尔宣誓即位1951年7月16日,国王利奥波德三世今天在隆重的皇家典礼上将比利时的皇冠和统治权给他20岁的儿子博杜安。国王和他儿子的演说都充满着激情。利奥波德竭力保持他稳重的声调,向来宾解释国王退位的原因:保持全国上下和谐一致。博杜安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他的就职演说不得不中途停顿。他的父亲到他的身边深情地拥抱着他。国王的支持者聚集在皇宫外面,他们高呼“利奥波德万岁!”首相约瑟夫-福利恩表示支持新国王。
1989年7月16日
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逝世
1989年7月16日,世界著名指挥大师赫伯特-冯-卡拉扬正在为萨尔茨堡音乐节排练威尔地的歌剧《假面舞会》,中午,他突然感到极度不适,他的妻子伊丽埃特赶忙前来搀扶,他躺在妻子怀中说:“我看到了上帝朝我微笑。”言罢离开了人世,享年81岁。第二天,他被安葬在家乡萨尔茨堡的一所小教堂之后。
卡拉扬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奥地利指挥家,由于他具有超常的音乐天赋,具有惊人的指挥技巧,具有不可思议的统率乐团的魁力,被誉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音乐总监,国际乐坛的泰斗。
1908年,卡拉扬生于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父母虽然不是专业音乐工作者,但都非常喜欢音乐。父亲能吹单簧管,母亲是位业余钢琴手,哥哥从小就学弹钢琴。因此,卡拉扬从小就生活在音乐的环境里,他4岁开始学钢琴,5岁就登台当众演奏。8岁时进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卡拉扬的手较小,加上过度的练习,得了腱鞘炎,而老师又发现他有很高的指挥天赋,就建议他改学指挥。卡拉扬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随当时小有名气的维也纳歌剧院指挥弗朗茨-夏尔克学习。
1927年,德国小城乌尔姆歌剧院的指挥临时得病,卡拉扬代他指挥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极为成功,观众掌声雷动。乌尔姆歌剧院立刻与他签订了七年工作合同,从此,年仅19岁的卡拉扬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1935年,卡拉扬应聘担任亚琛歌剧院指挥和音乐总指导。演出之余,他仍然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指挥技艺日趋成熟。1937年,他在柏林歌剧院客席指挥了瓦格纳的《特里斯但与伊索尔德》,引起轰动,柏林的报纸一片喝彩,卡拉扬也因此一鸣惊人,这次演出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从此,卡拉扬除在柏林活动外,还与欧洲各大歌剧院、乐团合作,在欧美各地进行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大受欢迎。1941年任柏林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翌年任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49年成为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负责人,1955年接替富尔特文格勒任柏林爱乐乐团指挥,1956年又接替伯姆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指导井任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艺术指导。为贯彻自己的艺术思想,他还以个人名义创办音乐节,被誉为欧洲的“音乐总监”。
卡拉扬不仅在欧美享有盛誉,在东方也极受欢迎,曾数次率团访问*本,并应邀担任客座指挥,1979年,他曾率领柏林爱乐乐团前来北京访问,该团与我中央乐团的合作演出极为成功,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许多专业音乐工作者专程从上海、天津、西安等地赶来观摩学习。这次演出一时成为我国乐坛一大盛事。
卡拉扬曾先后向二十世纪上半叶享誉国际乐坛的德国指挥富尔特文格勒和意大利指挥托斯卡尼尼学习,汲取这两大流派的长处,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指挥风格。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气势磅礴,并以准确和客观著称。他指挥时不仅自己全身心投入音乐之中,而且还善于启发乐队队员,使他们懂得如何演奏,用魔法般的动作牢牢吸引住乐队。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把托斯卡尼尼的精确与富尔特文格勒的幻想结合在一起”。正是他的音乐天赋,加上对乐曲的正确理解和对乐队的严格要求,他的演出总能达到超常出众的艺术水平。
卡拉扬的保留曲目极为广泛,他所演绎的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更是有口皆碑。一生录制的唱片共有数百种之多,其中仅贝多芬全套九部交响曲,就分别与五十-八十年代录制了四次。
卡拉扬还关心音乐美学,音乐治疗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关心青年指挥家的成长。为此他于六十年代末建立卡拉扬基金会,在家乡萨尔茨堡创办复活节音乐节,举办青年指挥比赛,还每年组办一次题为“人与音乐”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涉及的题目有“音乐与哲学”,“音乐与自然科学”,“音乐与神经系统”、“音乐与数学”、‘“音乐与语言学”、“音乐体验与时代形态”等,影响都十分深远。
在卡拉扬的学生中,*本的小泽征尔和意大利的阿巴多,都已成了当今世界一流的指挥大家,我国指挥家汤沐海也受过他的指导。他以提携后进著称,小提琴家穆特、钢琴家基辛都在他关怀下走向了世界。
卡拉扬他曾梦想在紫禁城指挥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但未能如愿,直到去年,张艺谋和梅塔合作才实现了这一设想。
卡拉扬指挥动作舒缓,以左手优雅流
畅的起伏使音乐的内在思想汩汩淌出
谢幕
1994年7月16日
黄河小浪底主体工程全面开工
1994年7月16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国际招标合同签字仪式今天在京举行,合同中标价73亿多元人民币。这标志着此项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开始进入主体工程全面开工阶段。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今天的签字仪式。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以防洪,防凌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工程完工后,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目前的只有几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下游洪水和凌汛威胁,减少下游河遭淤积。这项工程每年还可增加40亿立方米左右的供水量,改善下游的灌溉洪水条件,它的电站装机容量可达180万干瓦,年平均发电量51亿千瓦时。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一项治理黄河的战略性宏伟工程,工程浩大,举世瞩日。由于工程区内水沙条件特殊、地质条件复杂等多种因素影响,这项工程被中外一些专家视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一项挑战性工程,1988年国家正式批准这一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994年4月小浪底工程项目贷款获世行董事会批准,整个工程计划利用外资10多亿美元。世行贷款第一期为5.7亿美元,其中工程贷款4.6亿美元,移民贷款1.1亿美元,并已于1994年6月29在华盛顿签字。
小浪底主体工程分大坝、泄洪工程、引水发电工程三个标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国际招标工作于1992年7月开始,1993年8月31日在北京开标,共有9个国家的34家公司组成十个联营体参加了投标。三个标的中标承包商分别为黄河承包商联营位、中德意联营体和小浪底联营体,其责任公司分别为意大利英波吉罗、德国旭普林和法国杜美思公司。
据悉,小浪底工程建设计划总工期为11年,施工准备3年,主体工程工期8年。计划1997年底截流,2000年前两台机组发电,2001年工程全部完工。
欢迎光临 IT家园 (http://bbs.it99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