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全国城市地图
帮助
导航
默认风格
宝石蓝
fervor
jeans
uchome
fashion
greenwall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IT家园
»
艺术天地
» [转]中国扇艺
返回列表
发帖
憧憬人生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憧憬人生
(陪梦沉醉)
当前离线
性本爱丘山
UID
1210
帖子
5523
精华
10
积分
7274
阅读权限
100
来自
江西
在线时间
8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5
最后登录
2012-4-14
贵宾
帖子
5523
积分
7274
注册时间
2006-5-5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6-6-29 11:23
|
显示全部帖子
[转]中国扇艺
中国扇艺
很多学者认为:扇子起源于虞舜时期,舜为了"广开视
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商代官员乘坐的轺车和
轩车上,装有一种形同大伞的“扇汗”,用以遮蔽阳光和
雨雪。从汉代起,出现了一种被称作“障扇”的长柄大“伞
”,最初兼具遮阳、扇风和驱蚊作用,后来又变成依仗的一
部分。出土实物较早的扇子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
丝编木制长柄扇。魏晋南北朝时,“尘尾扇”、“羽扇”和
“比翼扇”相继出现。最早的扇为竹制。唐代开始出现团扇
,五代南唐扇面逐渐由圆形向方形过渡。宋代起大量制作折
扇,明清两代我国的制扇业最为繁盛。
一、羽毛扇
羽毛扇制作的主要原料是大型禽鸟的羽毛。如有麻褐
花点的鹞鹰翮羽、乌黑锃亮的大雁硬翎、五色斑烂有翠绿
翎眼的雄孔雀尾羽(图二)、有圆褐斑纹的猫头鹰的飞羽、
雪白色淡灰色的仙鹤或白鹅的硬翎( 图三),都是制作羽
毛扇的好材料。禽鸟每翅通常有十片羽毛最适于做扇,从
翅膀的外端算起,从一至五依次称作“千金”、“合度”、
“阔度”、“大屏” 、“二屏”,第六至第十羽因细毛挺
硬,形如匕首,都称“刀翎”,它们都是制作羽毛扇的上
等用料。
二、玉版扇
清王廷鼎《杖扇新录》:“玉版扇:浙之括苍山多巨
竹,有围至二尺外者。碧湖之民能截而剖之,取其里阔五
六寸、长尺许,熨之使平,其形上宽下稍杀,用红木,或
明角、玳瑁,雕刻为柄,装以为扇,两面可镌书画。徐花
农太史曾购置之,以奉曲园师。师爱其形制新巧,色白润
如玉,因题为‘玉版扇’。”这种扇现在四川垫江也生产,
又名"竹簧扇"
三、羽扇
制羽扇时,要经过采羽、选羽、刷羽、洗羽、理毛、
修片、缝片、装柄、整排、饰绒等许多工序,如果要改变
羽毛的原色,还需染羽。凡制作羽扇,羽片排列必须两边
对称,一般只能在一只禽鸟身上拔取左右两翼的同一位置
的翎毛来配对成型。如果猎户在捕杀时洒落了一根翼翎,
就得另找一根长短、色泽、部位都相同的翎毛来补上。
羽扇有高档、中档、低档之分。在清代,一把特高档象牙
柄雕翎扇,要值一百多两银子。清王廷鼎《杖扇新录》记
载:“雕翎扇:咸同以来(按:指咸丰、同治年间),都
下盛行雕扇,王公大臣皆用之。一羽长尺外,阔一二寸。
扇形长方,一扇列九羽为率,价须十金。若七羽、六羽者
尤贵。羽出北口,赭质而白章,亦有黑白各半,又有上下
全黑、中间寸许白者,名‘玉带’,值数十金,甚有至百
金外者,柄用象牙。”可见雕翎粗壮宽阔、颜色庄重罕见
的就贵重。
四、滕编扇
藤是一种蔓生植物,有白藤、红藤、紫藤多种,质地
柔韧。清代制扇艺人用很细的枯藤纶制扇面,经久耐用。
五、牛骨折扇
苏州、常州、江西、广州等地出产,用水牛肋骨制作,
要经过刮、锯、刨、漂白、造型、拉花、砂、磨等许多工
序,细腻洁白,犹如象牙细拉花折扇
七、篾丝扇
清王廷鼎《杖扇新录》:“篾丝扇:来自岭表,削竹青
细如缕,织成如布,光滑无痕,方、圆、六角均有之。积
五六年,色自红润,风来倍凉,雅品也。”这种扇现在四
川青神县也生产,又名“青竹扇”或“竹丝扇”。另有一
种用较粗竹片编成的低档竹扇,浙江北部、安徽南部都有
出产,经久耐用 ,价廉物美,城乡居民都喜欢用它。
七、葵扇
广东新会"玻璃白"葵扇选用上等蒲葵叶制成,与一般芭
蕉扇比较,制作较细,色泽光洁。无虫眼、烂疤和裂缝,
这种葵叶俗“玻璃白”,制成的葵扇又叫“玻璃扇”。扇面上常
用火笔烙烫出山水花鸟、人物鱼虫等纹样。
清 任颐“蕉荫纳凉图”
此画描绘吴昌硕闲坐竹榻,手握芭蕉扇纳凉情景。
八、芭蕉扇
芭蕉扇的品种很多,广东新会县葵扇厂生产一种烙花
的高等蒲葵扇叫“玻璃白”,又有用蒲葵叶细条编织成的
"葵织扇"。它采用上等蒲葵叶,撕去叶肉,留下叶肺 ,
加工成2至4mm细条,经手工编织成扇。多呈鸡心形,细嫩
洁白,轻巧耐用。扇面上常用缝纫机踏出各种吉祥图案。
九、轻便扇
轻便扇又叫袖珍扇,它收折自如,小巧玲珑,携带方
便。一种是铁柄的,扇壳用铁皮冲压而成,涂以各色油漆,
彩纸扇面,花样新异,价格低廉。另一种是木柄或竹柄的,
用彩纸或香木做扇面,同样收折自如。
十、自开扇
扇骨中装上弹簧片,扇面以尼龙或丝绸制作,收拢如笔,
张开似荷叶,使用时只要将扇柄上的彩珠轻轻一拨,扇子
即自行打开,不用时只须用扇穗固定即可。这是杭州王星
记扇厂首创并独家生产的。
十一、挂屏折扇
又叫屏风扇,挂在墙上或摆在大堂之内作装饰用,扇
骨长六七十厘米,实际上是一种特大型的折扇。
杭州王星记扇厂曾制作过巨型屏风扇《杭州西湖全图》
,扇边长2.6米,展开面积约十平方米,重16公斤,扇骨用
上等木料制作,两根大边外侧,以浅浮雕形式分组雕出著名
“西湖十景”图,扇面采用十六张牛皮纸拼接而成,灰黄色
底上洒以银铂,上绘巨幅青绿山水“西湖全景”,曾送香港
展览。这大概是我国古今最大的折扇了
十二、团扇
绢宫扇又叫纨扇、团扇、罗扇,它出现于羽扇之后、摺
扇以前。西汉成帝的妃嫔班婕妤写过一首有名的《团扇歌》: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
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
笥中,恩情中道绝。”借咏团扇表露受赵飞燕嫉妒排挤恐受
君王冷落的复杂心理。从历代散见的泳扇的诗赋散文来看,
团扇盛行于西汉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间,宋代以后又与摺扇并
驾齐驱,深受妃嫔仕女、文人雅士的喜爱。
古代的绢宫扇大多制作精细,装饰华美:“团扇:近世
士民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或瓷青湖色,亦有月圆、
腰圆、六角之形(图五),皆倩名人书画其上,名曰‘团扇’
。柄用梅烙、湘妃、棕竹居多,亦有洋漆、象牙之类。” 就
绢宫扇的造型而言,以圆似明月的居多(图六),但其它形状
的也不少,如六角形、八角形、瓜楞形、蕉叶形、梧桐叶形
等等,其中海棠形、马蹄形、梅花形,是除圆形之外较常见的。
绢宫扇的扇面上常绣有花鸟、鱼虫、山水,也有绣人物、这
种麦秆扇现在盛产于浙江绍兴、诸暨、宁波、金华等地。佛像的。
我国的刺绣,在宋代已非常精妙。
十三、麦秸扇
清王廷鼎《杖扇新录》:“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
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
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
便捷,两浙人多用以燕居。亦有削细竹作一圈,密编麦秆,
汇综于柄,以采缕结出栀子花、古钱、卍字诸形,皆儿女通
行燕扇也。”他所说的麦扇就是麦秆扇,又称麦秸扇、麦草扇。
这种麦秆扇现在盛产于浙江绍兴、诸暨、宁波、金华等地。
诸暨农村有这样的风俗:如果姑娘与小伙子相爱了,在夏季来
临时,小伙子就会收到一把精致漂亮的麦秆扇。姑娘用自己的
聪明才智,把希冀和爱心编织进扇里,向心上人表露真挚的情
意。姑娘出嫁以后,第一年的端午节< ,娘家会担着礼物去看
望女儿,礼物中必须有麦秆扇,少则二三十把,多则一百来把
,分送公爷叔伯、婆婶妯娌、街坊亲友,表示尊敬友好的情意。
十四、龚扇
清朝光绪年间,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制扇艺人龚爵
五编成细篾竹丝扇,扇面上有“福禄寿喜”等字形,或“喜鹊闹
梅”图,深受人们的喜爱。光绪未年,四川“劝业道”周孝怀主
张振兴百业,在全省评选优质手工艺品,龚爵五编的竹丝团扇和
成都卤漆、梁平竹帘一起获奖。龚爵五的儿子龚雨璋进一步把名
家画稿织入竹丝扇。据说一位巨商拿来一幅张大千画的仕女图,
要求在画中人手执的纨扇扇面上隐现仕女秀美的脸蛋,龚雨璋呕
心沥血反覆试验,终于编成,从此龚扇名闻遐迩。
龚扇选取当地山坡上的优质黄竹,须于每年秋分、白露后不
久砍取,川清水浸渍,选取色泽好且无斑纹的竹了,刨去青皮,
劈成篾条,细剖细磨至透明的程度,再根据设计图稿慢慢编成。
一把扇上要排列编织数百根、上千根极其纤细的经丝、纬丝。龚
扇能用竹丝编出八大山人的山水、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齐白石画
的花鸟。龚扇还有一种妙处:正面对光看,扇面现白色,花鸟忽
隐忽现于朦胧之中;向左侧视,花纹闪青色,树叶现白色;向右
侧视,花纹现白色,树叶闪青色,真令人叹为观止。
收藏
分享
喜欢有雨的世界,喜欢每一滴雨水洒落在身上的感觉,雨哭了我就不用再落泪了。
我好想去寻找那个充满雨的天堂!你说会有这么一个地方吗?
返回列表
免费资源
美容美体
大型应用
站务管理
医学保健
自然风光
E书专区
外语学习
心理健康
中外流行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