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1994
- 积分
- 13898
- 注册时间
- 2006-6-2
     
|
都说一个人的发型从某种程度上反映这个人的性格,想想这话其实很有道理。拿男同胞来说,象那种长长塌塌的头发漂染成一绺儿黄的一绺儿棕的后头还留着一撮儿尾巴的必定是追求时尚的酷哥一族;软发质且头发稀少的男子多半弄个偏分,颇具学者风范的样子,性格也多半不急不躁;硬发质的男士大多剪短发象那种平头板寸头,显出刚毅果敢有决断不盲从的精明强干……可见头发之于人们不仅仅是头发本身,它还装点一个人的形象,它还主宰着人的感官,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优劣与否有时还真就与发型脱不了干系。
本人虽然传统,但也是个不折不扣喜欢颠五倒六花样频出的小女人,这话咋听咋矛盾,可它还就是句大实话。看来存在分歧矛盾的乃至对立的东西并非不能同活,它们甚至能在人的两面性中相得益彰。说到两面性,恐怕许多人都是如此,都有这般感慨!一个善侃的人许也有木讷的一面;一个开朗的人也还有不足为外人道的黯然;洒洒脱脱的背后多半是自怨自艾;忧郁缠身的也不意味生命的天空全是阴霾……莫不是因对象、时间、地点、心情、境况、关系等等客观要素来决定的。
好比空间的色调看久了偶感视觉疲劳,换个色彩装扮填补填补“色欲”的空白档,列表里的歌听久了也重排重排错乱错乱,满足满足“耳福”的跳跃蹁跹;相片放久了换成图片,图片放久了换成Flash,不甘沉寂,在自己既定的局限里不甘沉寂地变换着花招。
头发的处置上也是如此。
多年来都是清汤挂面似的直发披肩,不长不短飘逸没肩的一头直发总为本人所心仪。
每每到发屋剪吧,看着那琳琅满目的宣传画上各种各样的空气烫、数码烫、纳米烫、基因烫……也跃跃欲试,心自思量着自己若烫这发式料不至丑,也改变改变形象撒,成年累月老一套,连自家都看得审美疲劳,莫怪老公,莫怪普天下的男人都说拉着老婆的手就象自己的左手拉右手,一成不变的女人自己瞧着也乏不是?不料发吧的老板几乎清一色地说:“你最适合直发,发色黑得纯正,最好别染色别做卷发,最好做离子烫。卷发再过十年还可以做,直发是错过以后就做不成了,或者说再做也难有神采。”离子烫,离子烫,年年都是离子烫,所谓离子烫,就是烫直发,直得不能再直,直中再求直的直发,我晕。
还记得过年那会儿,腊月二十几,为迎接新年,都说新年新气象嘛,特地弄了一头玫瑰紫的卷发,是小碎花的那种,折腾了一下午出来就变了个人,走在大街上,肩后层层叠叠的卷儿摞卷儿伴着高跟鞋的节奏弹跳力极好地一伸一纵的,那是一种与直发完全不同的美好感觉。早上打理的时候只需匀称地涂上保湿啫喱膏,效果就全出来了,没有纯朴有的是洋气明快。但它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过个三、两个小时就得喷点水打湿打湿,才能保证油润光泽,弹力动感,否则一团乱干巴巴。可惜这个形象没能维持多久,开年后马上又烫回直发,皆因它非但没为我带来好评如潮,反招致“骂声不断”,亲朋好友同仇敌忾:“染成这样蓬得象个鸡窝,不好不好。”我第一次勇于创新的开拓进取就这样夭折了。现在再没了尝试新生事物的雄韬大略——一个人说不好说不适合你,可能还值得怀疑,三四个人说那就要考虑考虑了,八九上十个人都众口一词,是真理也成真理,不是真理也成了真理。
但一年到头这么寡淡寡淡地清汤挂面哪个受得了?偶尔也梳个马尾辫系个发带,再或扎两羊角丫子,再或辫两麻花,有时夹个竖夹,有时抓个髻儿,甚或一激动到发屋做个一次性的卷发也不算什难事,这一次性的耗时短又不伤发质,看起来几可乱真,唯一不同的就是波浪稍大点不能见水,一打湿或洗了头,那卷儿就隐身了,直直的一头瀑布照旧一泻而下,天机尽泄了。
都说红花也要绿叶衬!必要的时候我这以直发为主打的红花不妨来点马尾麻花等绿叶作作点缀,也别开生面!
都说女为悦己者容!更何况家中那人的视觉感官随我的变幻莫测而欣喜莫名、警惕莫名,此时此刻的女人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地慧黠和幸福?
卷发与直发,你选哪一种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