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774
- 积分
- 2856
- 注册时间
- 2007-9-1
 
|
高利为饵骗八千万 金融诈骗受害人拒向警方作证
今年8月,做珠宝生意的杨先生结识了某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曲某。曲某称自己的公司与中央某大部委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以“公办不公开”的方式协助事主参加“国际金融高效增值计划运作”。具体做法是杨先生支付1000万元人民币的手续费给曲某公司,该公司将协助杨先生在某银行总部以杨先生个人名义注入20亿美元额度的资金,并开具同样数额的资金证明和存款单,然后凭资金证明和存款单以及杨先生的投资项目证明取得国外某知名基金会的信任,从而吸引对方来为杨先生的项目投资50亿美元以上进行资金运作。
杨先生看到曲某公司所在的大厦非常气派,进出的轿车都很高级,且提供的合同非常正式,于是很爽快地签订了合同,内容还包含一份保密协议,约定合作行为是“公办不公开”,双方承诺不得将合同内容泄漏给任何第三方,否则即为违约。曲某当即收取了杨先生50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随后将开具的资金证明和存款单交给了杨先生。 杨先生后经咨询发现曲某所称的银行并无此项业务,即于8月22日报警。
■侦破: 11人结伙诈骗近八千万
接案后,丰台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立即展开调查。经过向某银行总部调查取证,该银行证实中央某部委并没有委托他们开办“国际金融高效增值计划运作”的业务,曲某公司提供给事主的该银行20亿美元的资金证明及存款单均系伪造。
警方初步认定这是一个打着国际金融高效增值的幌子实施诈骗的金融犯罪团伙。8月24日凌晨,侦查员在六里桥某商务会馆将曲某等7人抓获,涉及该案的公司财务主管姜某等多人之后也相继落网。
据警方介绍,以曲某为首的诈骗犯罪团伙在一年多时间成功诈骗11人,总价值7850余万元。而侦查员在抓捕该团伙成员时,在场的两名女事主始终不肯相信这是个骗局而拒绝向警方作证。
■交代: 百万豪华包装骗取信任
嫌犯经审讯交代,2006年3月,曲某伙同商某、郑某等人看准了火爆的金融投资市场,发现人们投资理财非常盲目,便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他们注册了“北京至诚铭家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同时虚构了“香港德盈(集团)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对外宣称国家中央某部委正在实施一项利国利民的投资工程,只要在国内指定的银行注入几百万或上千万的基金,银行就可以做担保,通过国外金融公司争取到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一小部分交给国家实施建设,大部分交给投资方,进行自己经济项目的开发。
曲某等人开办公司实施诈骗极其注重外在的形象,他们明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在公司起步阶段就将办公地点选择在豪华的商务会馆,用第一次诈骗得手的600万将一层楼全包下来,装饰得富丽堂皇,分别设有总经理、副总、财务室、后勤办公室,各办公室的设施很是豪华气派,尤其是副总的房间更具特色,硕大的办公桌上摆着数个国家的国旗,而他们在向事主介绍副总时,通常要称这是国家某部委下来的领导。而且随着业务的“推进”,曲某等人就更舍得投资,花费数百万购置了豪华轿车。这样给事主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家公司非常正规,很有实力,另外,同中央部委联系紧密,心里也就更踏实。
警方提示
天上掉下的是陷阱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时下流行的一句话。现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上掀起了基金、股票等投资热潮。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投资理财的热潮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骗子诈骗手段多么高明,只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肯定是陷阱,那么这些骗局就不会有立足之地。
■幕后:
低学历骗子高智商犯罪
警方介绍,被骗的事主都身价千万,是商场上打拼出来的精英,而曲某这个诈骗团伙的成员却普遍学历较低,其中有下岗工人、退伍军人,还有酒店服务员等。但这十余人组成了一个分工相对明确、组织较为严密的诈骗犯罪团伙,他们打着金融投资运作的旗号进行诈骗可算得上是高智商犯罪。
在公司高层中,曲某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所有的谈判都由曲某亲自来完成,曲某向团伙成员亦谎称毕业于香港一知名大学的金融专业,熟知资金运作、投资理财。而实际上,曲某老家在山西,高中毕业,走南闯北的几年间做着小本买卖,根本就没有受过金融专业的教育。
作为公司副总的商某则自称为某开国元勋的侄女婿,拥有某基金会数十亿美元的基金,而真实情况是商某在十多年前就从山西某单位退休,其妻子只不过同某开国元勋同姓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