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情人节学生透支消费 为一顿饭大出血

情人节快来了,又一轮消费热潮在本市掀起。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和刚刚上班不久的年轻人占据了情人节消费市场的相当比重。记者在几所高校内看到,不少大学生刚放完寒假回学校就忙活着:首要忙活着就是和“小朋友”过情人节,为了营造甜美、浪漫的一刻,对大学生而言,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能用“挥金如土”形容,也算得上超高消费了。


情人节成“奢侈”的代名词

  今年情人节前夕,外省市某地推出了最高金额达99999元的情人节套餐;另有某地推出了每枝售价近7000元的情人节“金玫瑰”。尽管目前本市尚未出现什么“天价”的情人礼品,但记者在一些商场看到,打着情人们主意的礼品大多价格不菲。“如今的情人节已经成了‘奢侈’的代名词,一小盒情人节巧克力要价208元,比平日销售的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到3倍。包装精美的化妆品礼盒更是要价不菲,一个小小的护肤品组合在一起,打出情人节的旗号,最低也要500多元,包装精美的礼盒更是开出了1300多元的高价。”本市一位零售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为一顿饭“大出血” 我干

  除了商场,酒店、饭店推出的情侣套餐也是吸引“情人们”的主力。某星级酒店情人节期间的情侣套餐,价格从200多元到1000多元不等。该酒店负责人表示,近来预订情侣套餐的持续增多,其中学生大有人在,“我们酒店推出的921(就爱你)情侣套餐,目前已有来自本市外院、南大的‘好几对儿’预订了。还有一些预订者看起来也就21、22岁,估计即使不是学生,上班时间也不会太长。”据统计,目前该酒店情侣套餐的预订者中,25岁以下的人约占1/3以上。

  某饭店的负责人也表示,从上周开始,该饭店的情侣套餐预订电话逐渐升温。根据预订电话的登记情况粗略统计,其中近40%的消费者为年龄18到25岁之间的学生。

  某高校一位姓孙的学生告诉记者,目前情人节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已超过了中秋节和“五一”“十一”黄金周,成为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大学生们对情人节的重视程度体现在各个方面。“鲜花、巧克力、烛光晚餐、通宵电影……少了哪样,和他没完。”一个女学生告诉记者。其实商家比谁都清楚,学生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学生肯掏钱多是“打肿脸充胖子”。

盲目消费换浪漫 不值

  “如今,情人节的概念在学生中被过度放大了。很多大学生认为过情人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同时在这一天无度的消费也是应该的。这样下去情人节高消费会愈演愈烈。”某高校的教师这样告诉记者。市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表示,年轻人热衷过情人节无可厚非,多花点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还是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过度攀比,盲目消费,用钱买所谓的浪漫是不可取的。商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一味造势甚至有怂恿之嫌,这也值得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时下部分大学生消费观念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负翁”一族不值得奇怪,但客观地说,商家对情人节概念大炒特炒,对于学生特别是“负翁”一族来说,绝对没什么好处。
我快乐,所以你快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