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全国城市地图
帮助
导航
默认风格
宝石蓝
fervor
jeans
uchome
fashion
greenwall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IT家园
»
DIY交流区
» 数码相机基础知识之白平衡全攻略
返回列表
发帖
ldsystem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dsystem
当前离线
与主同行
UID
1
帖子
4373
精华
12
积分
6428
阅读权限
200
来自
广东 深圳
在线时间
26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25
最后登录
2016-4-4
管理员
帖子
4373
积分
6428
注册时间
2005-12-25
1
#
跳转到
»
正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2-26 14:44
|
只看该作者
数码相机基础知识之白平衡全攻略
--------------------------------------------------------------------------------
如果您使用过没有白平衡的数码相机,您会发现荧光灯的光人眼看起来是白色的,但用数码相机拍摄出来却有点偏绿。同样,如果是在白炽灯下,拍出图像的色彩就会明显偏红。人类的眼睛之所以把它们都看成白色的,是因为人眼进行了修正。如果能够使相机拍摄出的图像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完全一样就好了。但是,由于CCD传感器本身没有这种功能,因此就有必要对它输出的信号进行一定的修正,这种修正就叫做白平衡。所以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
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光线的解释,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还有荧光灯下的"白"也是"非白"。对于这一切如果能调整白平衡,则在所得到的照片中就能正确地以"白"为基色来还原其他颜色。现在大多数的商用级数码相机均提供白平衡调节功能。正如前面提到的白平衡与周围光线密切相关,因而,启动白平衡功能时闪光灯的使用就要受到限制,否则环境光的变化会使得白平衡失效或干扰正常的白平衡。
对于数码相机,虽然白平衡可以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调整,但如果您对图象软件不是很熟悉,或者不愿太麻烦调整,您最好还是选择具有较好的白平衡功能的数码相机。
各厂家的数码相机既有自动进行白平衡的,也有手动进行的。即使是自动进行,其修正能力也各不相同。当然您选择的数码相机最好能够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多种模式控制白平衡。
玩转数码相机白平衡 让摄影作品重归自然
--------------------------------------------------------------------------------
色温这个概念是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根本就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在一般读者眼中,色彩和温度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码事,而在摄影领域,光源总是根据它们的色温来定义。色温的单位是开尔文。和华氏温度、摄氏温度一样,开尔文也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色彩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起源于黑体辐射体(对它加热直到它发光),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当这个黑色物体受热后开始发光时将变成暗红色,如果继续加热就会变成黄色,然后是白色,最后就会变成蓝色。这种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人都对它熟悉不过。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 K,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 K。
色温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就是白平衡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比较头疼的环节。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这方面,白色物体变化得最为明显:在室内钨丝灯光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黄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但如果是在蔚蓝天空下,则会带有蓝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蓝。
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白平衡机构会试图把白色制成纯白色。如果这个最亮的部分是黄色,它会加强蓝色来减少画面中的黄色色彩,以求得更为自然的色彩。摄像机只要在拍摄白色物体时正确还原物体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正确还原物体的其他色彩。
现在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一般具有4~5种模式,因厂家的不同而稍有差异,但差别不大。在佳能的数码相机上,一般分为自动、手动、室外、室内等模式。在室外模式下,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会加强图像的黄色,当你在晴天的室外拍摄时,可以把白色平衡功能设定在室外模式;如果误设定在室内模式,白色物体会出现蓝色色彩。而在室内模式下,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则会加强图像的蓝色,在室内钨丝灯泡的光线拍摄时,可以设定在室内模式。如果误把白色平衡设定在室外模式,画面颜色会变得太黄。
室内和室外模式,只是针对晴天阳光充足时的室外和用60W左右钨丝灯泡照明的室内,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光线色调条件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能代表全部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因此在一些特殊色温环境下的拍摄,还是靠手动来调整白平衡。
在超出自动白平衡调节范围的光线条件下,需要使用手动白平衡调节方式。进行手动调节前需要找一个白色参照物,如纯白的白纸—类的东西,有些摄像机备有白色镜头盖,这样只要盖上白色镜头盖就可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了。操作过程大致如下:1、把摄像机变焦镜头调到最广角(短焦位置);2、将白色镜头盖(或白纸)盖在镜头上,盖严;3、白平衡调到手动位置;4、把镜头对准晴朗的天空,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太阳,拉近镜头直到整个屏幕变成白色;5、按一下白平衡调整按钮直到寻像器中手动白平衡标志停止闪烁,这时白平衡手动调整完成。
通过手动调节白平衡还可以获得某些特殊效果,比如:在拍摄红红的夕阳时,对着蓝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充满温暖气氛的画面。而如果把摄像机的白色平衡设定在自动位置,摄像机会把夕阳的温暖色温误判成室内,因而会补偿画面的蓝色,并减少红色,把夕阳原有的温暖气氛完全破坏了。相反,以红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拍摄出的蓝色的冷色调画面。
稿源: 太平洋电脑网
色彩魔术-数码相机白平衡功能的巧妙利用
作者:老熊 发表时间:2004-12-22 15:58:00
白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在使用胶片相机时,在白炽灯下拍摄出来的物体会呈现橘黄色调;而在荧光灯下,则会泛蓝。为了消除或减少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色彩还原准确。而这种调节常以白色为基准(把白色调整到正确),故称白平衡(White Balance)。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
一般来说数码相机有以下几种白平衡(White Balance)模式:
自动白平衡(AUTO):这种设置一般是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利用系统中结构复杂的矩形图来对拍摄对象作出分析,来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并凭借相机内置的图形算法来达到白平衡调校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自动白平衡的准确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在室外和明亮光线下拍摄时,它的效果就有些差强人意了,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色。当然这跟相机的性能以及厂商之间所采用的算法不同也有比较大的关系。
示例:(所有示例图的拍摄环境是非阳光直射的充足的自然光下。)
自动白平衡模式:可以看到色彩还原基本准确,不过白纸部分还是略微偏红。
日光白平衡(Daylight):日光照射条件下的。这是最常见的白平衡模式。 这个并不仅仅适用于阳光直射之下,它也同样适用于自然光照条件非常好的其它环境之下。
日光白平衡模式:色彩还原极其准确。
钨光白平衡(Incandescent):钨光在某些相机中也称为“白炽光”或“室内光”,这种设置一般用于由灯泡照明的环境中(如家中),如果在家中白炽灯光环境下拍摄,且不打开闪光灯的情形下,应当使用这种方式。
钨光白平衡模式:可以看到整个画面偏冷。
由此也可以判断出相机调整白平衡的一个算法思路就是把色调往环境色调相反的方向调整,以达到一个“中和”,从而在特殊的光照环境下呈现正确的色彩。
荧光白平衡(Fluorescent):这种设置在萤光灯照明情况下会对白平衡进行调节,因为荧光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因而有些相机不只一种荧光白平衡调节。各个地方使用的荧光灯不同,因而“荧光”设置也不一样,摄影师必须确定照明是哪种“荧光”,使相机进行效果最佳的白平衡设置。在所有的设置当中,“荧光”设置是最难决定的,例如有一些办公室和学校里使用多种荧光类型的组合,此时想得到一个正确设置的方法就是“试拍”了。
荧光白平衡模式:画面偏红,呈现一种奇异的暖红色调。
阴天多云白平衡(Cloudy):并不是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有这种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自动白平衡系统在这种场景下处于最佳状态,无需这些设置。但是厂商对于白平衡功能的细化显然也十分有利于适应更多的拍摄环境需求。
阴天多云白平衡模式:画面偏红,暖色。
自定义白平衡(White Bal Preset):一些功能全面的数码相机还提供了这种自定义手动调节白平衡的模式,这种白平衡在不同地方有各不相同的名称,它们描述的是某些普通灯光情况下的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用户需要给相机指出白平衡的基准点,即在画面中哪一个“白色”物体作为白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白色”,譬如不同的白纸会有不同的白色,有些白纸可能稍微偏黄些,有些白纸可能稍稍偏白,而且光线会影响我们对“白色”色感,那么怎样确定“真正的白色”?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方法是随身携带一张标准的白色的纸,拍摄时拿出来比较一下被摄体就行了。这个方法的效果非常好,那么在室内拍摄中很难决定此种设置时,不妨根据“参照”白纸设置白平衡。
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我们可以故意的给相机一个错误的白色基准点,来使得整个画面的色彩向相反的色彩方向狂奔而去。而在另外一些数码相机里所提供的手动白平衡是逐级调整色温直到把白色表现准确为止(如果目的是准确表现色彩的话)。
自定义白平衡模式:拍摄中故意将画面主体中间的浅蓝色作为“白色基准点”。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相机将整个画面的色调调黄以“企图”将之前所定义为白色基准的浅蓝色部分表现为白色。
其实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调节就相当于传统相机里不同胶卷或不同滤色镜的选用,它们的本质都是对色温的控制和校正,不同的是传统相机实现的手段是比较物理化且繁琐的,而数码相机这一过程的实现是数字化的,仅仅需要调整一下数码相机的菜单设置。正如有时可以用灯光型的胶卷拍摄发青的图像以制造特殊影像效果一样,我们也可以故意使用不正确的白平衡设置来强化色彩语言的表义功能,在人像或者风景拍摄中取得特殊的色彩效果。
第 2 页
巧妙利用数码相机玩一场色彩魔术
通过以下几个示例我们可以看到白平衡功能是怎么样在玩一场精彩的色彩魔术:
荷花-1,使用了自动白平衡。色彩还原还是比较准确的,忠实的再现了当时的现场真实情形。但是问题就在于真实情形略显平淡了一些。
荷花-2,使用荧光灯模式的白平衡设置,可以看到整个画面偏暖色调。主体荷花的粉红色更加饱满且有层次,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背景的荷叶也显得泛黄了。
荷花-3,用了完全和实际情形背道而驰的白炽灯白平衡模式,整个画面色调立刻冷了下来。荷花呈现的是一种晶莹的蓝色,有如梦幻。
夕阳下的湖面-1,使用荧光灯模式白平衡,使得画面更暖。
夕阳下的湖面-2,使用白炽灯白平衡模式,夕阳与湖面被表现出一种安静的蓝色,而且暖色部分也被表现出来。
黄昏-1,用模式白平衡仍然不能得到更为浓郁的色彩效果,因此在自定义白平衡的时候先对一片蓝色的目标物(可以自己准备一张蓝色的卡纸之类)来作为相机的“白色基准点”来误导相机的白平衡设置。设置好之后在此定义下拍摄夕阳场景,可以看到本来淡黄色的天空被极度夸张成一种浓郁的金黄色。
黄昏-2,用相反的方式,用橙黄色的目标物来作为基准设置白平衡。这样整个画面就被有效的转变为泛蓝的浅色基调。
白平衡调节之后在数码相机的取景器上是即时表现的(当然DSLR不能用
液晶
屏取景则不在此列,不过它仍然可以在拍摄后预览),因此,如果想利用白平衡模式来呈现与现实不同的色调,用不同的设置多拍几张显然是一个好方法。不同的相机对色差的纠正方式也不同,虽然大体上都是把色调往环境光照反方向调整,但是即便是相同的设置,不同的相机在同样的情形下所表现的色彩也有可观的差异。有心的利用白平衡来拍摄风景人物,经验的积累会使得数码照片更加的精彩多样。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其他系统
企业网管
E书专区
文学世界
心情驿站
桌面美化
网络安全
供求信息
唯美贴图
每日综合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