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乙肝患者尤要注意两种不良生活习惯

据统计,我国约有1.2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其中有3千万是需要治疗的乙肝患者,专家告诉我们,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肝功能正常、病毒停止复制,这些人都是不需要治疗的。但病情稳定并不代表乙肝永远不会发作,如果生活中不注意,你体内“潜伏”的乙肝病毒很有可能再次“抬头”,引起乙肝的发作!专家提醒,以下两种不良生活习惯会使我们的肝脏“很受伤”,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尤其当心!

抗体是指人体内的一种物质,具体地说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当外界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侵入人体后,立即被人体的免疫细胞发现,很快针对入侵者产生一种特异的“抵抗物体”,即抗体。乙肝抗体是人体自动产生具有保护性及防御性的武器,这个“+”号其实是个“好东西”。乙肝抗体最常见的有三种,即乙肝两对半检查中的第2、4、5项:表面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

现在的社会,喝酒几乎成了社交的一种主要手段,无论是谈生意还是朋友聚会,似乎少了酒就少了一种意境,甚至还有人常用喝酒的多少来评定交情的深浅,于是你一杯我一杯,非得拼个“无醉不归”才肯罢休。

一般来说,第2项是乙肝表面抗体,它是一个好的中和性抗体,它能清除乙肝病毒,防止乙肝病毒的入侵。第2项数值越高越好,表示你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越强,打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要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第4项阳性是病情好转的标志,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第5项是感染乙肝病毒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也是最后一个消失的抗体,也有少数人终身都不消失,它的高水平存在往往提示乙肝病毒在复制。科普支持:南京肝病专科网http://www.njgbzkw.com/

解析:然而专家告诉我们,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在进入人体之后,可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而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本身就对肝细胞有非常大的毒害作用,正常人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将乙醛转化成乙酸,进而产生热量。但是,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的,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就会在肝脏中蓄积,蓄积至一定程度即造成酒精性肝损伤。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绝对不能过度饮酒,因为你的肝细胞本来就携带有乙肝病毒,过量饮酒会加重肝细胞的负担,也进而会导致肝细胞的损害。
江苏肝病康复网http://www.bdgbw.net/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