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完成最远太空长征 成功迈入月球俱乐部

7日8时34分,随着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中国将第五张“月球俱乐部

”的门票牢牢地攥在了手中。
在此之前,已进入“月球俱乐部”的4名成员是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

中国国家航天局7日宣布,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标志着绕月探测的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具备了对

月球进行探测的能力。

“在人类活动又一次向太空拓展的节骨眼上,中国没有像前两次向海洋、天空拓展那样耽误太多的岁月与

工夫,终于迈进了‘月球俱乐部’。”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

获得这张“门票”,中国的1万余名科技人员用了3年多时间。“从2004年1月23日国家正式立项

,到2007年10月24日发射,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参与的几十项航天工程中最快的。与其他国家和地

区比起来,时间也是短的。”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和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中国具备了相当

的航天实力。这是中国得以迅速迈入‘月球俱乐部’的根本原因。”栾恩杰说。

获得这张“门票”,中国花费了14亿元人民币。“我们用相当于修建两公里地铁的钱,搭建了嫦娥一号

卫星200多万公里的奔月天路。”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说,与“月球俱乐部”其他4名成员的

花费相比,中国的航天事业延续了“少花钱、多办事”的一贯传统。

月球是人类的共同资源,尽早进入“月球俱乐部”关系各国长远利益。月球不仅是人类资源补给的“生长

点”,而且是人类探测更遥远太空的“中途岛”和“转运站”。有人计算,美国在“阿波罗计划”中大约

每投入1美元就有4至5美元的回报。

成为“月球俱乐部”成员的中国,将获得怎样的回报?

“它就是一个集合哨,搞地质的、矿物的、气象的、天文的、地球起源的……大家全走到一起来了。”栾

恩杰把绕月探测工程比喻为“火车头”,“它已经对中国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制、月球相关科学技术的发

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与1959年1月2日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探月卫星——“月球1号”相比,中国进入“月球俱乐部”

的时间晚了48年。

虽然起步晚,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起点并不低。中国首次探月就采用了绕月探测方式,直接跨越了从月

球近旁飞过和撞击月球的前两个阶段。嫦娥一号卫星承担的探测任务,许多也是“月球俱乐部”其他成员

没有做过或没有做全的,如探测月壤厚度、绘制月球三维图像等,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次。

中国国家航天局已经宣布,嫦娥一号卫星探测数据将公开,进行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共享。

“中国成为‘月球俱乐部’成员,不仅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增添了新的活力,而且必将为人类共同的太空

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

TOP

支持中国航天事业

TOP

我忘记了,不能灌纯表情的
我想说的,LS说完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