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丝绸与古代诗歌

《红线毯》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
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州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注:这首诗选自《新乐府》第29篇。红线毯,为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所产的一种丝织地毯,曾为上贡精品。作者严厉地谴责了宣州太守为讨好最高统治者,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行,对贫困百姓的生活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缭绫》

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艳,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纹。
异彩厅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曵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注:这首诗选自《新乐府》第31篇。绫,为唐代一种名贵丝织品。唐代官员所穿的官服就是以不同级别的绫作为衣料的,从其所穿的官服质地可知其官职大小。缭绫,是唐绫中较费时费工的一种织品,产地为今浙江省绍兴地区。作者描写了缭绫缫丝、织造成、染色、熨烫等一系列高难度的技艺,同时感叹如此名贵的丝织品,上层统治者却丝毫不爱惜,对比强烈。

[ 本帖最后由 TO-UP-DATE 于 2006-6-19 17:20 编辑 ]

真的是写得好啊....

[ 本帖最后由 东方长明 于 2008-3-8 17:34 编辑 ]

TOP

这两首都是白居易所写,楼主忘注明了,我来加上吧.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