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 生日,献给妈妈的心

记:一个完美的故事,需要穿过坎坷,穿过平淡,耐心地,从开始活到结尾。今天,真的是感谢妈妈,如果没有您,我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我就没有办法去体现人世间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我就不可能体会到成长的乐趣。而如今,我长大了,读完书,工作了,成为人妻,若干年后,也会为人母。纵然一直没有亲口对您说声谢谢,但是,我在这里要对您说,妈妈,女儿要的,是您的健康,和快乐!

今天是农历的生日,闰月的原因,今年农历和新历的生日都在这个月。而今天工作一直很忙,几乎忘记了这个日子。下午一点多的时候,正在办公室加班,接到妈的电话,听起来,妈真的有点兴奋。妈说,昨天小区的一个阿姨说今天是初十,我就说,明天是我小女儿生日啊。
妈妈总是记得我的生日,不单是我的,我们家四个小孩,每个小孩的她都记得。
我很感谢妈妈生了我,冒着超生罚款的危险,冒着家里少分田地的危险(那时候是按人口分田地的,超生的没有田地指标)。记得我开始记事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我是没有田地的,吃高价长大的,所以养我的费用自然就高了。小小的我,牙齿还没长齐,对妈妈说,没关系,以后我挣多多的钱,给你们买吃的,买穿的。而今天,妈妈是否还记得二十多年前,那个稚气的小女孩说的话呢?

回忆走得很快,未语泪先流。

(一)童年时代

打开尘封的童年记忆,是妈妈永不停歇劳作的身影和身上发酸的汗味。那时候,家里经济比较拮据,身体不好的奶奶几乎终日卧床,还好,妈妈是贤惠的,不怕脏累,也孝顺,担起了家里所有的事情。农村里,都是男的才拿犁耙的,可是,我们家不是,妈妈在田地里,就像男人一样地干活。妈妈要下地,不是因为爸爸不干活,爸爸总是早去晚归,有时,要几天才能回来。每次回来,风尘仆仆,而口袋里,刚是辛勤劳动的所得。妈妈总是把钱放在柜子里,锁上一把锁,而那锁,是从来不避开我们的,有时,我也会去偷偷看,发现很多拾元,伍元,二元,一元的,还有很多角票和分票。妈妈说,这是你们四个的学费,知道吗?那时候,虽然很苦,我们兄妹却从来不愁,因为父母总是可以在开学初,攒够足够的学费。

想起妈妈,必须要提提豆腐。孩提时期,最幸福的时候莫过于我家老大读高中的时候了。那时候,家里生活还是很辛苦,老大上了县重点高中,每周从县城骑自行车回来都要一个多小时(后来我也重复了老大骑过车的道路,特意计了时),学习压力大,父母也担心营养跟不上,毕竟寄宿,生活费又少,学习任务又重,而像养的鸡等比较值钱的,大部分是为了卖而饲养的,那也是学费中的一部分。于是,母亲总是在周六在自家家里磨豆腐。
我家有个石磨,是我爸爸一点点地凿成的。我总是在母亲磨的时候帮忙放豆子(有时也是姐姐磨,姐姐力气不够的时候,我就和姐姐一人握一边的磨杆,也颇有乐趣),那黄豆浸泡了大半夜以后,在那石磨里变成了豆浆。每次豆腐压成块以前,母亲都会乘上一碗的豆腐花给奶奶和爸爸,因为那是最有营养的。而我最喜欢的是做成块以后,在最新鲜的豆腐块上面撒点盐,入口即香,回味许久。妈妈做的豆腐成为村里一绝。以致于后来老大上大学了,村里还好多人问妈妈,什么时候做豆腐啊,叫我去吃上一顿,太好吃了。而自从老大上大学以后,妈妈就很少做豆腐了。
后来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妈妈一个人在外面读书的时候,特别怀念吃豆腐的感觉。在外面吃的感觉,怎么吃都不是家里豆腐的那种味道。

我六岁那年,还未上学。因为家里比较清苦,爸爸准备把我送给他一个省城的好朋友。当然,这些都是瞒着我的。有一次赶集,我听到爸妈争执了很久,后来,妈让我帮她去镇上扛凉席回来。在镇上等了好久,来了一位伯伯,问我几个问题,爸妈生日,住在哪里之类的,我倒背如流。回到家以后,我才知道我差点就离开了这个家了。妈妈对爸说,他嫌我们的孩子太聪明了,养不稳。爸好像有点无奈,又有点高兴;而妈,则是一股怨怨的神情看着我爸。我生他们的气生了很久,小小的我以为是爸妈不要我,才要把我送走的。很久很久以后,妈跟我说,爸也是没办法,想让你过好点的日子才想把你送走,不是卖你啊。当我逐渐地长大,也就不再记挂这件事情了。而现在,我也总是会和妈开玩笑说,还好没把我送了吧,看我现在和您多贴心啊。妈总是笑笑,不说话。

(二)学习时代

妈妈是个性格开朗的女人,据她说和我爸相亲的时候,媒人问,你们中意双方么?爸妈都好羞涩,不说话。媒人只好说,那你们要是双方同意的话,就双方握个手吧。爸爸伸出了手,妈妈也伸了过去。于是有了我们。这就是六十年代的爱情,却也过了一辈子。

说起学习时代,时间跨度16年,而我,也在这十六年里,从懵懂无知的小孩逐渐地成长。
在我学习时代的十六年里,妈妈留给我最多的印象还是那劳作的背影。形容生活的日子,那就是,苦,但也很快乐。

一、求知的小学时代

我六岁开始念书。五岁的时候,去学校幼儿园上了五天课后直接考试,结果语文考了40多分,数学考了60多分,学校的教师就同意让我直接上一年级。最高兴的莫过于爸妈,因为可以省去一年的学费。很感谢妈妈,因为兄长们放学回来都在一起写作业,而我,总是在旁边托着腮帮看他们学习,跟着他们背书。而妈妈,总是一个人把家务全部搞掂,一声“吃饭了”,我们就都“呼”的就坐在了桌子上。

小学学校离家挺远,要盘过两个山头,走路要半个小时多一点。每天早上,妈妈从五点多就起床,等我们刷好牙的时候,早餐已经摆在了桌子上。等我们全部上学了,妈妈才开始吃饭,收拾东西,照顾好奶奶后,就去地里干活。有时去远点的地里,她就带饭去,把奶奶的午餐先准备好,早去晚归。当我长大一点的时候,也会像兄长们一样,在放学回来的路上拾点柴火(那时候都烧柴火,不像现在烧煤气),写完作业也会主动帮妈妈洗碗,和奶奶聊天,冬天帮奶奶暖脚。妈妈很热心,人缘也很好,有时候她要去外婆家,一天回不来的时候,家里有什么事,小孩子干不了的,交待一下邻居,邻居都会很帮忙。在我印象里面,爸爸娶了妈妈,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福分。

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家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就是大哥考上了大学,那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不仅爸妈很高兴,村里人都很高兴,络绎不绝地来我家祝贺,说什么“大树好遮阴”之类的话。小小的我不太懂这些,但是我却知道,考上大学,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即使是为了博爸妈一笑,那也值啊!开心的事情还乐在嘴边,外婆的去世又让我们陷入了悲伤。从懂事时起,就记得妈妈哭过那一次,看着妈妈泣不成声,想起外婆对我们的疼爱。子欲养而亲不待,小小的我就想,长大了一定要爸爸妈妈好,做个孝顺的孩子。

二、成长的初中时代

俗语有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都没错。一直以来,家里的生活都比较清苦,但是爸妈从未缺过我们吃和穿(虽然偶尔我还是会穿姐的衣服,但是一有新布,妈总是第一个给我扯衣服),也一直都能让我们准时交学费,这种物质不是很丰富的日子,我们精神却是饱满的,富足的,我们相亲相爱,我们感动开心。所以,我们四兄妹都比同龄人要成熟懂事一些。

一上初中,我就给老师指定为班长,一学期后,同学选举,我几乎以全票通过。回到家很兴奋地跟家里人讲。爸爸说,不要骄傲;妈妈说,继续努力。我当了三年的班长,每次家长会爸妈回来都是很高兴的。爸妈似乎从来不为我们兄妹的成绩担心,也许他们知道,他们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足够让我们成长为上进的孩子了。

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事情发生得有点突然,我念初二的时候,爸爸说他太累了,想要休息了。在那个秋天的半夜,爸爸的脚突然就肿得很厉害,他把我叫到床前(兄长们都在外面上学,不在家),说,如果爸就这样去了,你还想念书的话就求叔叔帮忙吧。爸爸用了“求”这个字,我一直都记得,记在心里。因为那时候叔叔都不愿意管奶奶,所以奶奶一直都在我家住,试问,又怎么会主动来帮助我们呢?我哭着一直对爸爸说,我会努力学习的,爸爸爸爸爸爸,不要离开我。爸爸说,他好累,想休息一下,让我叫我妈进去房里。妈一直呆在门口,我出去后,妈问我爸说什么,我说了爸交代的那句话,妈“通”就哭出来了。
妈真的好伟大,好坚强,从爸的房里出来以后,妈招呼了村里的人,找了个担架,我们家交通不方便,村里人把爸从山上抬到山下,等着镇上的救护车,妈妈陪同着和四个大人半夜把爸爸送到镇上的医院去了(我要留在家里照顾奶奶)。后来我才知道,爸把妈叫进去,是让妈不要把他送医院,他不想浪费孩子们上学的学费。而只有这个时候,妈第一次作了主,把爸送了医院。我并不知道,那是我倒数第二次见爸爸。
第二天,妈很早就回来,收拾了简单的一些东西,说,要送到县里的医院去,镇上的医院不敢收。妈张罗着跟爸的好朋友借钱,全是妈一个人在那跑,终于把爸安顿好。镇上离县里有17公里,有那么几天,妈整天就来回跑,实在放心不下十三岁的我和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在家,还有家里养的十几只小猪崽。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善解人意的姐姐当时正在念高三,请假和妈轮流去照顾爸爸,也因为姐在高三如此紧张的学习里面落了很多功课,最后姐也与大学失之交臂。

现在想想,不太记得那时候爸住院住了多久,是两个多星期还是两个多月?反正家里显得从来没有过的乱。日子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中午,我在学校吃过午饭,就骑自行车赶回家给奶奶做午饭,然后再喂猪崽,然后又急忙地跑到学校,刚好赶上上课时间。晚上十一二点左右,还要喂猪崽,奶奶担心我怕黑,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呼唤着我,而我则担着两桶猪食跑到对面的猪圈。异常地怀念妈妈在家的日子,妈妈在家的时候,这些我们都是不用操心的。

爸住院的那段日子里,我去看过一次。爸已经不太能说话了,每天都要换血,排尿系统也不好了。看得我真辛酸。还好,爸还认得我,他抓住我的手说,我想翻身。我于是想帮爸爸把身子转过来,可是却力不从心。爸说,把你妈叫来。因为医院说病人需要休息,我就出去了,却不知道,那一出去即是永别。

爸爸说他太累了,他想要休息,于是,见了从外地赶回来的大哥后,在晚上悄悄地走了。爸爸走后,妈妈是最痛苦的,可是妈妈为了不让奶奶伤心,还是隔上两天就离开家,说去医院照顾爸。可怜的奶奶,却不知道妈其实每晚都在咬着嘴唇哭。家里,突然像失去了主心骨,而我,也在瞬间懂事了起来。为了让奶奶过得开心一点,决定在给爸办丧事之前把奶奶接去叔叔家住。我们整整隐瞒了半年,在奶奶知道事实后,妈妈把伤心欲绝的奶奶接回来了跟我们住。那段时间里,妈妈不仅要把内心的悲伤隐藏起来,还要安慰“白头人送黑头人”的奶奶。

爸爸离开的那年,大哥大学毕业,从此承担了照顾这个家的责任。

初三的时候,我和另外四个同学被学校安排了县重点高中的保送考试,成绩出来后,校长亲自来到我们班祝贺我,说,我是我们学校建校以来第一个保送考试考上的学生,全班同学都为我鼓掌。回到家,妈妈又流泪了。也许,那个时候,她想起了爸爸,又或者,外表坚强的妈妈无时无刻地在思念着爸爸。

三、高中时代

想了很久,不知道要用什么词汇来形容高中时代。跨入县重点中学的那一刻,人家都说,等于一只脚已经跨入了大学校园。我想起了大哥考上大学时的荣耀,我想起了那时候,爸爸和妈妈掩不住的笑容。高中三年的生活,无尽的求知欲,不知疲惫的精神,青春期驿动的心情,住宿不一般的生活,我开始了自立的生活。

县重点中学离家有17公里,高一高二的时候,我总是每周五回家,高三要补课,就回去得少。走进人才济济的高中,再也不像初中的自己学习得游刃有余,好像优秀的人总是很多,但我还是在悄悄地努力,因为不能让妈妈失望。每次回家,妈妈总不给我压力,总是给我做好吃的,给我养好多的小鸡,考试前炖水给我吃。那时候我宿舍有个姐妹,她妈总是每周末骑摩托车来给她送吃的,别提我有多羡慕了,可是,回到家,那种感觉就一点都没有了,因为觉得妈妈已经很辛苦,很累了,我又怎么忍心让晕车的妈妈大老远的送汤水给我喝呢?每次回家,我都会闹着与妈妈一起睡,让她至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孤单,我也会把在学校取得的成绩告诉妈妈,去享受她抚摸我头时候的温柔。每次回去,我也会给奶奶洗澡,剪指甲,陪奶奶聊天,让奶奶过得更开心一点。其实那段时间里面,自己的心情是很压抑的,不单来自于升学的压力,更是由于妈妈坚强表面的脆弱,让我无时无刻地在为她担心。

在我高二的时候,奶奶离开了人间,享年89岁,在妈妈悉心的照顾下,除了爸离开的那年,奶奶精神低糜外,后面的两年时间,奶奶也生活得很开心,离开的时候,奶奶是笑着的。从学校传达室传来消息的时候,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跑到宿舍大哭了一场,那时,我觉得上天是不公平的,他让我失去了至爱的两位亲人。第二天正好的星期六,我与教师请假的时候,老师说,让我参加了周六的全省英语竞赛再回去,那代表学校的荣誉(我已经忘了竞赛的结果了)。等周六我骑着自行车从学校急匆匆地赶回家的时候,看到亲戚一大圈的围在奶奶面前,而我,只听过妈妈哭喊的声音,那个痛苦的表情,更甚于外婆离开的时候。那个时候,妈一定是想念我爸了。

奶奶走了以后,空荡荡的房子就留了妈妈一个人,我们都不放心。刚好县城有个表姑家要找人帮忙带孙女,知道我妈勤快,就让我妈去帮忙。于是,每周末,我就去表姑家看妈妈,问妈妈会不会辛苦,很心疼妈妈,心里暗暗想,以后一定要让妈妈过上快乐地的日子。而妈,有时候也会来学校看我。

高考成绩出来了,虽然没有把水平发挥出来,还是上了二本。我看到妈笑了,妈也许是觉得,心头的责任终于放下一些了吧。等我高考结束,妈也就离开了表姑家,回到了自己家,依旧过着一个人寂寞的日子。那时候也有一些认识的人要作媒给我妈,但因为我妈是传统的那种女人,在她心里认为,丈夫就是从一而终的,而我,说实在的,那时候对于这些方面的事情实在是不懂,家里兄长又都不在身边,因此,直到现在,妈妈依然是一个人。我可以在假日陪在妈妈身边,可以陪她聊天说话,却没有办法解去她内心的孤独。

四、多彩的大学时代

我毕业的那年,刚好遇到大学生扩招,所以显得大学生就不是很重要了。但是无论如何,我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我也看到天堂的爸爸在笑,我多想爸爸摸摸我的脑袋,说,丫头,好样的,这却是多么大的一个奢望啊。大学时代是多彩的,四年的班长生活对我而言只是一个点缀,真正让我成熟的是大学四年的篮球生活和广播台生活,让我真正理解什么叫集体,什么叫努力,也让我在面对社会的时候多了一份力量。

大学四年中,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妈,就她一个人在家,睹物思人,妈会过得开心吗?而事实上,大一的假期回去,妈虽然强装欢颜,但我知道,妈并不快乐,因为睡梦中,我都能听到妈妈的叹息声。我只有黯然神伤,我可以做什么呢?我又能做什么呢?我觉得自己的力量太薄弱了,我好想自己快点毕业,快点长大,快点独立,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想些办法让妈过得开心一点。

还好,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姐姐生了个孩子,是个宝贝男孩,那是我们家第一个孙子。于是,妈来到了省城,开始了操心的外婆生活。大二的那个五一,我坐了个硬座回来,看到妈,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大概是没有什么比生命的降临更让人喜悦了吧。大三的上学期,小哥的女孩也出世了,真是双喜临门啊。妈是那种传统的客家女人,当然选择帮儿子带小孩,于是,在省城半年后,又重新回到了老家。于是,老家开始出现了一个老人家,整天背着一个小娃娃的图景,以致于现在侄女已经六岁了,还整天离不开她奶奶。那时候寒暑假回家看到妈妈和小侄女,就感觉这是上天赐给我妈的礼物,因为妈妈重新开心起来了。看着妈妈半夜起来给小侄女喂奶,换尿裤,就是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奶奶也是这样把自己带大。母爱,是一辈子都无法忘却的爱,它唯系着自己的感情。

大四的时候,我给妈写了封信,里面寄了张我和男朋友的相片。我心里忐忑不安的,因为男朋友太远了,老家在山东,现在广西工作。许久,我收到姐的电话,姐说我太不懂事了,妈收到信的时候,偷偷地哭了。姐说,妈不想把我嫁得那么远(这也是妈传统的一个方面,她以为谈朋友了,就是以后结婚的对象了。当然,那时候我也是这样想的,要不也不会把相片寄回给我妈)。挣扎了许久,我终于还是选择了现实,分手,留了更多的痛给男朋友。这一切,我都没有告诉妈。后来妈问我他的情况时,我轻描淡写地说,太远了,就算了,我把心里的痛也隐藏了起来。

我找工作的那段时间,妈整天在家里烧香,说希望菩萨保佑我找个好工作。我说,妈,还不如让奶奶和爸爸保佑我找个好工作呢。妈在电话那头笑。

(三)工作后,成家了

毕业了,工作了,过程虽然有点艰辛,但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我比较满意的工作。那时候,唯一的念头就是好好工作,挣多多的钱,给妈妈吃好的,穿好的,笨吧?我!没错,我就是这么笨,就是这么原始,因为这个想法和二十多年前一点都没有变。

我住在公司宿舍的第一天,我就给妈妈电话,让妈妈带侄女过来和我一起住。我去车站接妈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天气有点冷,瘦弱的小侄女无助地在妈妈的怀里,可怜的一老一小都晕车,看得我眼泪当时就掉了下来。叫了个的士,妈在到了宿舍门口的时候来不及控制吐了出来,司机在那很不耐烦地让我妈下车,气得我拿了张十元的票子对司机说,拿去洗车吧。我不能让任何人让我妈难受。

我妈在我这只住了几个月,实际上也是在考察完我的师兄(就是我大学的篮球裁判,也就是我现在的先生)之后,就去了我姐家住,说让妈带两个小孩,于是,妈开始了繁忙的奶奶时代。

我去年结婚的时候,妈笑得真开心,四个孩子都已经成家,对于妈妈而言,实在一个满足的心愿了吧?她可以放下心中的担子,尽情地享受幸福的生活了。

现在,妈妈在大哥家住,经常我们也会互相通电话,我也会经常去看妈妈,因为他家离我也就是两个多小时车程。现在的妈妈,至少是比较开心的。

(四)我爱妈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念亲恩。。。
鲁冰花。。。
每每总会感动,也会感谢上苍,让我有这样一个好妈妈,感谢妈妈,用她的热情和善良,给了我们一个坚强的臂弯,给了我们一个幸福无缺的家。

我爱妈妈,但愿妈妈健康,也但愿全天下的妈妈都幸福。妈妈是爱我们的,因为我们也爱妈妈!
(本文出自http://www.mosha.cn/fzlqg/fzlqg/200704/552.shtml

母女情深

TOP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妈妈的生日~!~!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