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分享] 六大被误译的电影名

一、Roman Holiday。
  通常译为《罗马假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浪漫的意大利之旅。
  可是英语中的Roman Holiday出典于罗马帝国时代的角斗士表演,因而据American HeritageDictionary,其意思实际上是:
  1. Enjoyment or satisfaction derived from observing the
suffering of others.
  2. A violent public spectacle or disturbance in whichshame,
degradation, or physical harm is intentionally inflicted on oneperson or
group by another.
  看过影片的人自当对这层含义有所了解。
二、Hobson's Choice。
  被译成《霍布逊的选择》。电影中主角名叫Hoboson,表面上看也没有问题。
  可是大概的情节是,这位Hobson先生是一位鞋店老板,不愿意把大女儿嫁给店里的伙计,结果遭到三个女儿同盟的反对,于是屈从了她们。
  在英语中Hobson's Choice也是一个成语,同样据AmericanHeritageDictionary,它的意思是:An apparently free choice that offers noreal
alternative.
  出典大约是这样:After Thomas Hobson (1544?-1630), English keeper of alivery stable, from his requirement that customers takeeither
the horse nearest the stable door or none。
  电影巧用这个名字(莫如说将主角命名为Hobson),正为了套这个典故。而译名恰好颠倒了意思。
三、White Nights。
  改编于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照字面意思,无论小说或电影都译成了《白夜》。但要知道,这个词组,根据它的法文词源,意思是:Anight
without sleep.翻译过来应为《不眠之夜》。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总是在晚上谈情说爱,最后一晚是个雪夜,这样英文原名实有双关之意。可由于主要的场景不是发生在雪
夜,译作白夜似乎太牵强了。
四、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据说香港有报纸译为《谁怕又贞又淫的女人》,台湾某报则译作《谁怕维吉尼亚州的狼》!如果不是在煽情的话,这简直是在卖弄无知了。VirginiaWoolf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后来自杀身亡。而这部影片则套用了一曲童谣,名为"Who's afraid of the big,bad wolf?"港台的报纸想象力太过丰富了!
五、Pumpkin Eater。
也许有人会译成《食南瓜的人》吧。
其实这也是来源于一首广为流传的童谣:"Peter, Peter, pumpkin
eater, had a wife and couldn't keep her." 根据故事情节,译做《太太的苦闷》似
乎比较恰当。
六、Brave New World。Aldous Huxley
(英国作家,Thomas Huxley之孙)的一本科幻小说名。
早期有人译作《勇敢的新世界》,现在恐怕很多人拿到原著,看到
《美丽新世界》的题目,也要以为翻译错了。殊不知,这书题出自莎士比亚的《暴风
雨》一剧,Miranda的话:"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that
has such people in't!"这里brave一词取的是法语brave的意思,作“好”解。Huxley
写此书是反讽20世纪的机器文明,称它为“大好”,其实不以为然。

原文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8bee30100aqbc.html?tj=1
1

评分人数

  • translator

长见识了,谢谢分享!

TOP

作者,好样的

TOP

被乱译的何止是英文的电影 太多太多了

TOP

真的佩服作者

TOP

好帖哦,帮顶一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