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注1:笔者无法用万用版DM查看已经分好区的硬盘容量。
注2:在硬盘中有一个簇(cluster)的概念,这是文件系统中基本的存储单位,一个簇的大小和你采用的文件系统(FAT32或NTFS)和分区大小有关。对于FAT32文件系统,当分区容量介于256MB~8.01GB时簇大小为4KB;8.02GB~16.02GB时为8KB;16.03GB~32.04GB时为16KB;大于32.04GB时为32KB。那么根据我们的分区大小,默认的簇大小应该分别为4KB、8KB、16KB。而Sfdisk不能自动根据分区容量调整簇的大小,其默认的簇大小一直是4KB,虽然这可以提高磁盘的利用效率,但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里就是用PM软件查看时有错误提示出现
。
MaxBlast Plus II使用详解
1、简介:
MaxBlast Plus II(以下简称MBP)是迈拓提供的一款免费软件,目前其最新版本是Plus II 1.00。这个软件的优点有:一个漂亮且简单易用的图形化界面,同时提供了对鼠标和打印机的支持;可以突破528MB、2.1GB、4.2GB、8.4GB、32GB和64GB等存储容量限制,解决了老主板不能正确识别大容量硬盘的问题;最多可同时支持一个系统中的四个IDE设备;自带的EZ-Copy功能可以为硬盘制作镜像(类似于Ghost)等。
该软件的官方下载网址为
http://www.maxtor.com/softwaredownload/main/
mbplus2.exe,大小为1.38MB。所下载的这个文件不能直接使用。在Windows下双击它,会出现一个提示窗口,按回车键继续,然后在软驱中插入一张软盘,再次回车,该软件就会制作一张MaxBlast Disk出来,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请耐心等待。提示制作完毕后,可以重启系统或按任意键退出。
接下来请先进入主板的BIOS中进行必要的设置:将Virus Warning设为Disabled,将软盘驱动器设置为首选的引导设备(如图1)。
接下来,将事先做好的软盘插入软驱中,重新启动计算机,软盘会自动引导系统。等到红色的迈拓LOGO闪过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要你选择所使用的语言,有英、法、德、西班牙可选,一般选择第一项的英语即可,再下来是一个迈拓的声明,跳过去后MBP的真面目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了(如图2 ) 。在默认的情况下,进入MBP时,会同时启动其向导(Wizard)功能,你会发现在左边偏上的地方有一个小“x”,点一下关闭向导页面,你就会看到被它所遮蔽的菜单栏。在菜单上提供了MBP所有的功能:
File菜单:Wizard(打开向导)、Exit(退出MBP)。
Standard Options菜单:Guided Installation(硬盘安装指南)、Partition and Format(分区及格式化)。
Advanced Options菜单:EZ-BIOS Setup(EZ-BIOS设置项目,EZ-BIOS是一个用于解决老主板不能识别大容量硬盘问题的软件)、Backup/Restore Track Zero(备份/恢复0磁道)、Remove 63 Sector Offset(删除63扇区偏移)、Drive to Drive Copy(硬盘对硬盘拷贝,类似于Ghost的Drive to Drive拷贝功能)。
View菜单:System Information(系统信息,可以提供CPU等硬件方面的简单资料)、Drive Information(驱动器信息,可以提供各个驱动器的简单资料)。
Help菜单:Help Content(帮助内容)、About (关于MBP的版本、生产厂商等方面的信息)。
2、硬盘的分区及格式化
哪怕是从来没摸过硬盘的初学者,只要能看懂一点英文,也能很快地掌握该软件的使用要领。因为这是一个寓教于“用”的软件,它的界面是仿Windows标准窗口的,使用起来比较直观方便。
如果你的硬盘是新安装的,MBP会自动检测出来并提示新安装了一个未经格式化的硬盘,接着询问是否要进行格式化,点“Yes”进入下一个页面,MBP就会显示系统中所有的IDE设备(如图3),并以红字标出新安装的硬盘,直接点“NEXT”继续,根据MBP的提示,需要你选择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并制作相应的引导软盘,在软驱中插入相对应的系统启动软盘,如果没有的话只要点击下方的Make Bootable,MBP会列出几项操作系统,点击相应的项目就可以制作出相应的启动盘。第四页名称叫Partition Definition(分区定义)(如图4),这是一条决定硬盘详细布局的分水岭:选择默认的Standard Partitions(标准分区法),MBP就会根据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来建立最少的分区(一般就是一个),这里大家要选择For Advanced Users(针对高级用户),然后按Next按钮进入Advanced Partitions界面。在这里,你可以完全自由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分区的数量和容量,有意思的是你可以通过拖拽蓝色的进度条、直接输入数字等多种方式来决定分区的大小(如图5)。
最后你只要按下Finish按钮就可以了。这时会跳出一个对话框告诉你说如果你想吃后悔药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了,如果你正好这个时候自信心崩溃,选择Cancel一切就都当没发生过,而如果你决心已定,那就按下确定键吧。MBP会开始格式化硬盘,最后取出软盘,重启动系统。你的硬盘就算是正式上岗了。
如果你的硬盘是使用了EZ-BIOS来识别的,重启后会多出一步来。就是在系统自检后出现这样的提示:
EZ-BIOS: Initializing
EZ-BIOS: Hold the CTRL key down for status screen or to boot from floppy.
此时,按住Ctrl键,EZ-BIOS会引导到A盘的根目录下,这时你就可以插入系统引导盘来安装系统了。
3、零磁道备份
零磁道是保存主引导纪录(缩写为MBR)的地方,可以说是硬盘的“命门”所在,它出了问题就意味着数据的损失乃至硬盘报废。MBP为此特意提供了零磁道的备份和恢复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样的风险。该功能在Advanced Options下的Backup/Restore Track Zero项中,进入此项目后,只要选择需要进行备份的硬盘,点击“Backup”按钮,然后再点击“Done”退出,备份工作就完成了。
如果你的硬盘零磁道被破坏了,而你已经做过了备份,事情就简单了。只要用MaxBlast Disk引导系统启动,然后进入Backup/Restore Track Zero项目中,选择相应的硬盘然后点一下“Restore”按钮,再按“Done”就搞定了。
4、突破对大容量硬盘的限制
老主板不认大硬盘的问题由来已久,而Windows 98/Me/NT/2000/XP也只能支持到137GB,因此每次硬盘容量有了革命性的提高时都会有一批同志为此抓破头皮。一般来说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刷新主板的BIOS,不过这样做风险性比较大,而且老主板的BIOS也并不是很容易找到,相比之下,使用MBP中的EZ-BIOS功能就要更简单而且风险更小,对初级用户来说值得一试。
进入MBP,选择Advanced Options下的EZ-BIOS Setup项,在设置窗口中选择需要设置的硬盘,然后点击“Install EZ-BIOS”按钮进行安装,并在随后出现的提示框中选择“Continue”继续,只要几秒钟MBP就会告知你已经安装完毕,现在你的硬盘的控制权已经被EZ-BIOS接管,你只要按上边介绍的方法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即可。
值得一提的还有EZ-BIOS的卸载问题。如果你刷新过BIOS、更换过主板或者硬盘,总之你不再需要它的帮助了,那么最好将EZ-BIOS卸载,步骤大致如下:进入MBP中的EZ-BIOS Setup项,然后选择相应的硬盘并点击“Uninstall EZ-BIOS”按钮,最后点击“Done”按钮即可完成卸载工作。
至此,MaxBlast Plus II的使用方法就介绍完了,大家是不是感觉很方便呢!由于其他几款软件的使用方法与MaxBlast Plus Ⅱ大同小异,因此这里就不过多地进行介绍了。
图解硬盘分区软件DM的基本使用
对于一个新硬盘来说,首先必须进行的工作就是进行分区,只有这样才能正常使用,同时分区也是为方便我们进行资料的管理。
DOS中的Fdisk是一个很小巧的工具,但是在使用上有些麻烦,特别是在进行大硬盘分区的工作时,速度很慢难以忍受。虽然还有一些分区软件,但其分区的速度都不尽人意。
DM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它是一个很小巧的DOS工具,众多的功能完全可以应付硬盘的管理工作,同时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分区的速度快。这个工具出来很久了,也有很多人使用。
但对于新手来说,分区毕竟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工作,再加上满屏幕的英文还是感觉有点无从下手。因此鹿鸣特别整理了这篇图解DM的文章,用详尽的图片逐步说明DM的操作。
启动DM,进入DM的目录直接输入“dm”即可进入DM,开始一个说明窗口,按任意键进入主画面。DM提供了一个自动分区的功能,完全不用人工干预全部由软件自行完成,选择主菜单中的“(E)asy Disk Instalation”即可完成分区工作。虽然方便,但是这样就不能按照你的意愿进行分区,因此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你使用。
此时你可以选择“(A)dvanced Options”进入二级菜单,然后选择“(A)dvanced Disk Installation”进行分区的工作。
接着会显示硬盘的列表,直接回车即可
如果你有多个硬盘,回车后会让你选择需要对哪个硬盘进行分区的工作。
然后是分区格式的选择,一般来说我们选择FAT32的分区格式。
接下来是一个确认是否使用FAT32的窗口,这要说明的是FAT32跟DOS存在兼容性,也就是说在DOS下无法使用FAT32。
这是一个进行分区大小的选择,DM提供了一些自动的分区方式让你选择,如果你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分区,请选择“OPTION (C) Define your own”。
接着就会让你输入分区的大小
首先输入的主分区的大小,然后输入其它分区的大小。这个工作是不断进行的,直到你硬盘所有的容量都被划分。
完成分区数值的设定,会显示最后分区详细的结果。此时你如果对分区不满意,还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提示的按键进行调整。例如“DEL”键删除分区,“N”键建立新的分区。
设定完成后要选择“Save and Continue”保存设置的结果,此时会出现提示窗口,再次确认你的设置,如果确定按“Alt+C”继续,否则按任意键回到主菜单
接下来是提示窗口,询问你是否进行快速格式化,除非你的硬盘有问题,建议选择“(Y)ES”。
接着还是一个询问的窗口,询问你分区是否按照默认的簇进行,选择“(Y)ES”。
最后出现是最终确认的窗口,选择确认即可开始分区的工作。
此时DM就开始分区的工作,速度很快,一会儿就可以完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保证系统不要断电。
完成分区工作会出现一个提示窗口,不同理会按任意键继续。
下面就会出现让你重新启动的提示,虽然DM提示你可以使用热启动的方式重新启动,但是建议还是采用冷启动,也就是按“主机”上的“RESET”重新启动。
这样你就完成了硬盘分区工作,步骤好像有点多,其实你熟悉之后就不觉得了。当然DM的功能还不仅仅如此,我们开始进入的是其基本的菜单,DM还有高级菜单,你只需要在主窗口中按“Alt+M”进入其高级菜单。你会发现里面多出了一些选项,如果有兴趣你可以慢慢研究。
以上仅仅只是介绍了DM最基本的使用方法,DM还有很多高级功能,还有待于你去发掘使用。
用Fdisk进行分区
此对话框的大致意思是问你“是否启用FAT32支持”,键入“Y”并回车后,便进入了Fdisk的主界面(图2)。
主界面上共有四个选项,其中文意思分别是:①建立DOS主分区或逻辑DOS分区;②设置活动分区;③删除DOS主分区或逻辑DOS分区;④显示分区信息;如果系统中安装有多块硬盘,系统还会出现第5选项“Change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切换硬盘)。
当硬盘上同时建有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时,必须将主分区激活,否则硬盘就会无法引导系统。返回Fdisk主功能界面,选择“2”(Set active partition),此时屏幕将显示主硬盘上所有分区供用户进行选择。当前硬盘上只有主分区“1”和扩展分区“2”,在对话框中键入“1”后按回车退回到Fdisk主界面。至此,新硬盘的分区工作结束,按两次“Esc”键退出Fdisk,然后重新启动电脑。
具体操作如下:进入PQ主界面后,右键单击E盘,选择右键菜单中的“Resize/Move)”(改变/移动)(图6)。
进入“Resize/Move Partition”(改变/移动空间)窗口后,在“Free Space Before”(调整前剩余空间)栏中输入需要让E盘腾出来的空间,该值小于或等于E盘的最大剩余空间值(图7)。
输入需要腾出的空间容量值之后,点击“OK”按钮即返回主界面,此时会发现D、E之间多了一个“空白区”,这就是E盘给D盘的“礼物”了。
右键点击“D盘”,选择“Resize/Move”。进入D盘的“Resize/Move Partition”窗口后,首先将“Free Space After”处的数字由原来的XXX(也就是E盘的“Free Space Before”值)修改为“0”,这样就算将E盘的“礼物”收下来了。然后在“Free Space Before”栏中输入让D盘腾出来的空间值。最后点击“OK”键确认(图8)。
现在C、D之间有一个比较大的“空白区”了,这就是最终腾给C盘的空间了。右键点击C盘,选择“Resize/Move”,然后在C盘的“Resize/Move Partition”窗口中将“Free Space After”处的数字设置为“0”,保存设置后,D、E给C的礼物就全收下了。点击主界面右下角的“Apply”按钮并确认后,PQ便开始了正式调整。
虽然PQ能够无损调整分区容量、格式,但为了数据的安全,最好能够在操作前进行重要数据的备份,至少得在操作前对硬盘进行磁盘扫描及磁盘碎片整理工作,以免造成数据丢失;在使用PQ时,不要非正常退出系统或突然关机,否则很容易造成分区中的数据丢失,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硬盘的物理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