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北极冰川大融化——气候变暖的经济与安全含义

北极冰川在融化且融化得很块。去年一个夏天之间,北极冰川就融化掉100万平方英里,只剩下50年前冰川面积的一半。此次大融化为历史罕见,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气候变暖。美国阿拉斯加与加拿大西部的冬季气温在过去60年增加了7华氏度。由于夏季太阳对北极的直射,气候变暖在北极所带来的变化远比其他地区要更显著。加之融化而成的水平面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而形成了一个北极冰川急速融化的恶性循环。几年前,电脑模拟预测一个夏季无冰的北极将在本世纪末出现。但鉴于目前的趋势,2007年美国地球物理学联盟(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会议预测一个夏季无冰的北极的出现将提前至2013年。

此次北极大融化的环境影响将是剧烈的。北极熊将濒临灭绝;许多以前从未在北极出现过的鱼类将迁移到这片日益变暖的水域中;大片的冰原将被温带森林所代替;格陵兰一度贫瘠的土地也将能生长出蔬菜瓜果;更少的冰也意味着更多的水资源和更容易开采到北极的其他丰富的资源——鱼类、木材和各种矿物。如果北极是地球健康的晴雨表,那么此次北极大融化意味着地球病得已经很深。

讽刺的是,北极大融化将把北极丰富的尚未被开发的自然资源展现在世人面前,尤其是造成气候变暖的祸首之一——化石能源。科学家估计北极具有世界上尚未被开发的最大的石油与天然气储备。在原油价格突破了100美元一桶的今天,这一丰富储备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北极大融化在地理交通上的意义更将是里程碑式的。北极冰川融化将导致北极地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海面,即所谓的“西北航道”,将可以完全通航。这将对现有的国际贸易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跨北极通航可以帮助运输公司减少最高可达40%的航运距离,在能源成本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这将意味着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北极通航也将加大巴拿马运河与苏黎世运河之间的竞争,迫使它们降低运河收费。马六甲海峡也将不再垄断国际通运。国际经济将进一步融合。

但在一个统一的国际协议达成以前,各国对北极的开发将处于一个无政府状态。新的运输航道、石油与天然气的巨大储备都暗含着巨额的经济利益。一个无政府状态有可能造成国家间为抢夺领土与资源发生矛盾甚至冲突。这种无政府状态下的领土与资源抢夺更会带来对已经遭到破坏的地球环境的保护的忽略,使得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也受到危及。文章建议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摒弃以往孤立主义的做法,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各国间需要达成一个协议,且应尊重当地土著人的意见与利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