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45
- 积分
- 81
- 注册时间
- 2007-6-19
|
作品背景:
《百妃图》是女画家邹莉的经典作品。她运用女性独特的创作手法,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大胆地运用了现代绘画的观念,借鉴了西洋画的手段,构图上打破时空间的局限,在同一画面上表现情节的发展过程;有的还借鉴电影中叠印的手法,使作品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人物表现上,采用了包括写实、抽象、浪漫等各种办法来表现人物的特性,用国画、水彩、水粉、油画等技法来使众多的画面丰富而不雷同;在色彩的运用上,她发挥了中国画色彩的装饰性和表现力,在每一幅图中都精心设计了不同的色调,都与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世、经历等“随类赋彩”,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001黄帝正妃嫘祖
嫘祖系西陵部落首领,黄帝娶嫘祖为妻。首创养蚕制丝织绢,衣被天下,丝美中华。佐政黄帝架官室、尊国基、统一中原。她是中华史上第一位女性发明家、科学家、政治家。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
5000年前嫘祖诞生于古西陵国,故里即今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嫘祖穴。降生时云雾笼罩,龙凤腾空。
嫘祖俗名王凤,少年嫘祖于吉树坡发现天虫吃叶,吐丝结茧。她亲手孵化家养,化天虫为家蚕,开辟了西陵养蚕的新时代。
嫘祖黄帝巡行天下,教民养蚕。传授种桑养蚕之法,制丝织绢制衣之术,普及蚕桑丝绸文化。
黄帝、嫘祖西陵联姻,即返陈昌,东进中原,联合炎黄战胜蚩尤。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奠立国基。文明兴邦,万邦黎民,称她为母。
嫘祖死于南巡道,遵嘱归葬于青龙山之首为陵。其孙颛顼帝改建黄帝行宫为“嫘轩宫”,千秋祭祀、官公祭、民庙祭。

002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四千多年前,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后来舜帝巡视南方,娥皇、女英追踪至洞庭湖,闻舜帝死于苍梧之野,二女便在君山泣血而死,从此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泪。楚人哀之,将洞庭山改名为君山,并在山上为她俩筑墓安葬,造庙祭祀。其实墓也简陋,墓前立有大书“虞帝二妃之墓”的墓碑。墓前有石级,石级下一条用麻石铺砌的甬道,两旁石碑上刻二妃画像和历代诗人的佳作:北面是屈原《离骚》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南面则是唐宋乃至近人的咏叹诗词,盛唐之李白、常建、刘禹锡,清代的赵嘏,直至近人鲁迅也有“不知何处吊湘君”之句。墓前一对望柱,高近3米,上面刻舒绍亮题写的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湘妃墓周围多斑竹,竹上有斑斑点点,仿若泪滴、据说是二妃投湘水前哭舜帝洒上的泪滴。唐高骈有诗咏“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

003夏舜妃女娇
随着近年地下文物考古的进展,华夏的历史似乎有了更清晰的轮廓,大禹王国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也有了进一步的确立,大禹的精神几成华夏民族精神之发端,但我们在歌颂大禹、赞美大禹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他妻子女娇的作用和贡献。
《吴越春秋》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关于禹的婚娶还有《涂山歌》为证。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们伟大的大禹的妻子是一位多么美丽的姑娘呀。她不但美貌,更兼贤惠。作为伟人的妻子,等待她的是幸福与牺牲的自双重考验。
最美丽的姑娘也栓不住大禹治水的心。果然,婚后的第四天,我们的大禹就要告别新婚燕尔的娇妻,踏上治水的征程。这一去竟也是“十年八载不回还,10月怀胎的艰辛,女人最难熬的苦难都降临女娇的身上。儿子出世了,不见自己的父亲,就哇哇啼哭,“儿呀儿,你不要哭不要闹,待到洪水退去时,你爸爸就回来”
这样苦闷的心情反映在女娇的《候人兮猗》歌里,《吕氏春秋》载:“禹行水,窃见涂山之女,禹末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兮”“猗”是虚词,相当于“啊啊,充分表达了女娇盼丈夫早日归来的迫切心情。 正所谓“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大禹治水的成功,有女娇这位贤内助作出的牺牲。这样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真是中国妇女传统美德之始。 终于盼来了夫君,这时的大禹,正忙着计功呢。水已退,功巳毕,但百业待兴。有人见大禹工作劳累,就献上了新发明的加饭酒,大禹喝了果然解乏通气,但也同时发现这美好的饮料,还能乱性,便即刻下令禁止滥饮加饭。在这样的字里行间,难道读不出女娇贤惠的影子来吗?
试想,如果女娇不这么“贤惠”,我们的大禹还能成为英雄吗?

004夏桀妃妹喜
中国历史上,第二位死于非命的皇后是施妹喜女士,夏王朝第十九任帝姒履癸先生的妻子。
姒履癸是前文所述的姒文命先生第十四代后裔,夏王朝在姒文命先生手中建立,历时四百余年,到了公元前十九世纪八o年代前一八一九年,姒履努先生登极。他登权时几岁?史书上没有记载,不管年龄多么小,他在宝座上一坐就是五十四年——五十四年足够他成长啦。五十四年中他干了些啥事,一片空白,只知道三十四年后,公元前十八世纪一o年代前一七八六年,他发动大军,攻击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境的有施部落。
在信史时代之前,部落名称上往往冠以“有”字,我们推测,这个“有”字应该是一个语助词,限后世的“阿”字一样,没有实质上的意义。“有施都落”者,“施部落”也。施部落显然抵挡不住夏**的军队,在灭亡和屈膝之间,施部落酋长选择了屈膝,他向夏**求和,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包括酋长的妹妹,她的名字只一个“喜”字,所以她应称为“施喜”。当时人把它简化,称为“妹喜”,这就跟后来人们称“皇姑”、“皇妹”一样。盖酋长属于贵族阶层,贵族的姓,小民是叫不得的也。

005商王武丁妃妇好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的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祀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予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
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墓葬被发掘,保存完好。除发掘出大量青铜器外,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宝石器及象牙雕刻等物。

006商纣王妃妲己
《封神榜》里说她是九尾狐仙。 她艳如桃李,妖媚动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蛊惑纣王荒**误国。 “酒池”、“肉林”全是关于这个女子与纣王的荒**无度。 她真的有那么坏吗? 我不知道,四、五千年前的人,我早就已经没有力气去讨论她的好与坏。 只是,为什么夏、商、周三朝的灭亡都与一个女子有关?夏有龙涎,商有妲己,周有褒姒……似乎明朝还有个陈圆圆。

007周幽王后褒姒
西周末年的周幽王是个荒**无道的昏君,他先娶申侯的女儿为王后,后来又宠幸美女褒姒,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申侯对此大为不满,便联合鄫国和游牧民族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敌兵压境,周幽王赶紧点燃烽火,召唤各国诸侯前来援救,可是等来等去,一路援军也没有来。原来,褒姒虽美,却难得开口一笑。为此周幽王立下重赏:凡能够使褒姒开口一笑者赏赐千金。有小人就出了个馊主意,叫周幽王点起烽火戏弄诸侯。周幽王依计而行,果然引得各国诸侯来时急如星火,去时败兴而归,乱哄哄,闹嚷嚷,倒也使褒姒笑过几次。可是一来二去,诸侯们也学乖了,所以到后来来的诸侯越来越少了,这次真的情况紧急,各国诸侯却以为周幽王又在做游戏,所以都不肯来了。结果周幽王和伯服被犬戎杀死,褒姒也被掳走。于是申侯同鲁侯、许侯等拥立宜臼为王,就是周平王。为了酬谢申侯的援立之功,周平王把申侯的小儿子封在屠原(今陕西合阳县东)。居于屠原的申姓人,就以申屠命姓,称申屠氏。

008晋献公妃骊姬
骊姬,春秋时骊戎之女。生年不详,卒于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
晋献公五年(前672年)时,征伐骊戎,大获全胜,俘获了骊姬,带回晋国。献公十分宠爱骊姬,把她立为夫人。
后来,骊姬生了一个儿子,叫奚齐。从此,她就同优施设某,展开一系列活动,排挤晋献公另外的几个儿子,为奚齐争取继承晋国国君的地位。
晋献公诸子,知名者是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公子夷吾(后为晋惠公)。骊姬设法说服晋献公,把太子申生封在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把公子重耳封在蒲(今山西隰县西北),把公子夷吾封在屈(包括南北二屈,北屈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南屈在其南),而把奚齐留在晋献公身边,为以后让奚齐取代太子申生的地位埋下伏笔。
可是骊姬并不急于动手。献公私下向她表示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的意思,骊姬还哭着说,“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她在表面上只为太子申生说好话,背后却指使人到普献公面前给申生进谗言,遂渐离间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
骊姬觉得时机成熟以后,便迂回地采取行动。她假托献公梦见了申生故去的母亲,让申生赶快回曲沃的祖庙去祭祀。申生祭祀以后,把祭祀用过的酒肉礼品(胙)进奉给献公。献公当时在外游猎未归,骊姬就把酒肉留在宫中,在里边下了毒药。献公回来以后,厨师送上那些祭品,献公就要享用,骊姬当即拦住,说:“胙所从来远,宜试之。”把酒洒在地上,地面隆起一个大包;肉喂狗,狗死;让小臣饮酒,小臣死。骊姬顿时哭起来,边哭边说:“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人乎?且君老矣,且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直接把罪名加在太子申生头上接着又对晋献公说:“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愿子母辟(避)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之,妾犹恨之;至于今,妾殊自失于此。”经她这样一说,晋献公信以为真。在此情势下,申生不敢去自白,只好逃往外地。晋献公得知申生出奔,更是怒不可遏,将太子之傅杜原款处死。申生身被恶名,无法洗雪,自缢而死。
这时,公子重耳、公子夷吾正在绛都。骊姬在晋献公面前谗言,说他二人也知道太子的阴谋。两人听说后,急忙逃回自己的封地,促城自守。献公见二人不辞而别,以为他们果真参与太子申生的“阴谋”,不久就派兵去讨伐。重耳与夷吾先后逃亡到别的诸侯国。
这次事件的结果,是晋献公立奚齐为太子,骊姬的目的总算达到。但没过几年,晋献公病危,临终前托孤于荀息,嘱他立奚齐为晋君。可是晋献公一死,大夫里克随即发难,杀死骊姬和奚齐。骊姬费尽心机为儿子夺取的权势,为自己夺来的地位,霎时成为一枕黄粱。

009楚庄王妃樊姬
樊姬系楚庄王宠妃。其墓葬位于荆州城小北门外东北约4公里处,又名九里冢。
一代名妃樊姬,以聪慧贤淑内助樊庄王霸业有成而闻名于世,据传在她的劝谏之下,楚庄王戒**乐,励精图治、勤政于朝,罢免庸臣虞邱子,启用贤良孙叔敖,终至楚国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自商朝之妲已,下至清代之慈禧,多少宫廷后妃,插手朝纲,祸国殃民。
樊姬实可谓“贤内助”旷古之典范。对此,历代诗人赞誉有加。唐代诗人张说就赞称“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张九龄在《樊姬墓》一诗中则对樊姬的贤能及其对楚庄王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褒扬:“楚子初呈志,樊姬尝献箴。能令更择土,非直罢纵禽。”
楚庄王的故事应该都知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樊姬正是因为屡次劝说楚庄王减少行猎的次数,而受到他的敬爱。后来被立为正夫人。

010吴王夫差妃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句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句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句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011齐宣王后钟无盐
钟无盐是历史上著名的丑妇,生得高额深眼,长腰粗腿肥颈秃发,鸡胸驼背,皮肤漆黑。由于貌丑,到四十岁还没出嫁。但钟无盐武术高强,天生聪慧,才智过人,是位很有才干的女政治家。虽然齐宣王喜欢饮酒作乐,好色无能,但他对钟无盐的奇才高艺佩服得五体投地,便立她为皇后。在她的辅佐下,齐宣王从此罢宴乐,除佞臣,强兵马,强国库,使齐国强盛一时。

012赵惠文王后赵威后
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问者言之凿凿,步步进逼,对者狼狈不堪,嗫嚅语塞。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但在这篇课文中,她却表现出溺爱子女、甚至蛮横不讲理,完全不像一个开明君主的样子。这说明统治者的子女观并不绝对地与个人品质有关,而是与社会制度和当时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关。
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由太后执政。赵国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赵太后刚刚执政,国内动荡不安。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国势已大不如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显然靠自身的力量赵国决不是秦国的对手。所以,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较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按当时的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
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公开对左右近臣说:“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一定吐他一脸!”
左师触龙希望去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慢慢地挪动着脚步,到了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不能快跑,很久没来看您了。我私下原谅自己呢。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辇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 “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材;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递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人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
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摸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左师公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左师公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

013秦庄王后赵姬
战国时赵国美女。本是富商吕不韦之姬,在赵作人质的秦公子楚去吕家做客时,对她一见倾心,吕不韦就把她送给了子楚。后来子楚登上王位,封赵姬为王后,赢政为太子,吕不韦为丞相。庄襄王子楚不久去世,赢政年幼,赵姬为太后听政。庄襄王死后,赵姬与吕不韦旧情复燃,后来吕不韦怕**情败露招祸,把醪毒送进王宫,以宦官的身份作掩护,与赵姬私通。前238年,赢政正式举行了加冕礼,立即处决了醪毒和那两个私生子,又把赵姬幽禁在雍都。

014南越三主后樛氏
赵陀原是先秦的都尉,与任嚣一起最先率兵进入岭南。任嚣任南海尉,赵陀任龙川(今南海)令。秦二世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病危中的任嚣急召好友赵陀商议,认为岭南地广物丰,有险可守,完全可以自立为王,以保一方百姓。赵陀采纳了任嚣的意见,发兵扼守横浦、阳山、湟溪三关,自立为王。汉高帝一统天下之后,赵陀接受汉“南越王”的封号,为汉的外藩。
第五代南越王赵兴的母亲樛氏是他父亲婴齐在长安为人质时娶的。赵兴接位后,樛氏为母后,即上书朝廷,要求将南越为内诸侯国。汉武帝接受了赵的要求,改南越为内诸侯国。

015西楚霸王姬虞姬
虞姬(?—公元前202),秦末人,史称名虞,一说姓虞,今沭阳县颜集乡人。该乡境内有虞姬沟蜿蜒半境,此沟因人得名,沟畔有胭脂井、霸王桥、九龙口、点将台、项宅等史迹。
虞姬为西楚霸王项羽爱姬,常随项羽出征。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南),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歌》。此际,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冀胜利突围。虞姬如此大义凛然、忠于爱情,人民至今传颂不已。明崇祯年间,虞姬故乡人民在颜集镇西首建立虞姬庙,以祭祀这位巾帼英烈。清乾隆年间,乡人吴九龄、叶祥麟等又为该庙建中殿、后殿,庙貌巍峨,正殿供奉虞姬戎装塑像,显示家乡人民对虞姬的高度崇敬之情。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袁枚,曾任沭阳知县,离任43年后重游沭阳时,特地再到颜集乡凭吊虞姬,作有“过虞沟游虞姬庙”诗,并自注:“相传虞故沭人也。”其诗云:
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民国期间,曾对虞姬庙进行修建。抗战期间,因兵燹失修而圮毁。
历史悠悠,千百年来,沭阳民间关于虞姬的传说佳话颇多;京剧中也有一出震人心弦的历史悲剧——《霸王别姬》。
虞姬墓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境内,即当时垓下战场的一隅。

016汉高祖皇后吕雉
一个残暴的第一夫人。
她在未央宫害死了韩信,又使人诬告彭越谋反,灭其宗族。
她将她的情敌戚夫人砍去四肢,挖去双眼,割去鼻子,割掉耳朵,药哑嗓子后扔入厕内,取名为“人彘”。
她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儿子为后,使他们结成了一对怪异的夫妻。 这一切都很怪异,好象是一个任性的女孩在那里胡闹。
可她不是女孩,她是一国之母。 对权力的欲望使她越走越远。

017汉高祖妃戚夫人
戚夫人是刘邦在战争中认识的。她能歌善舞,又年轻貌美。因此深受刘邦宠爱,也让吕后嫉恨在心。戚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如意。刘邦常说:“这个孩子像我,甚和我心意。”因此,萌生了废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不过,吕后毕竟心计颇深。她求张良帮忙,为太子刘盈请来了四位号称“商山四皓”的老人。刘邦见了,十分惊讶,问他们:“朕曾经请你们出山,你们不肯,现在怎么肯帮助太子了?”四位老人回答:“太子仁厚,礼贤下士。我们甘愿为他效命。”刘邦回去后,无奈地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丰,请来了商山四皓帮忙。废不掉了。”
后来,刘邦去世后,吕后干政。她罚戚夫人作奴隶,剃去她的头发,让她穿上粗布衣服,去舂米。戚夫人便歌道:“子为王,母为奴。相隔三千里……”吕后干脆连她的儿子赵王如意也一并毒死了。
戚夫人的下场更惨,被吕后灌了哑药,熏聋耳朵,挖去眼珠,割去四肢,割去舌头,然后扔到茅坑里,叫她“人彘”。连吕后的亲儿子刘盈见了,都不忍心,吓得脸色大变,大叫:“这不是人做出来的事!我是你的儿子,我没脸再掌管天下了!”于是,此后,刘盈果然不理朝政,吕后就名正言顺地开始处理朝政。
戚夫人在茅坑里爬了三天,死去了。

018汉文帝皇后窦皇后
窦皇后原是宫女,被派往代国服侍当时还未即位的汉文帝。她为汉文帝生了五个子女。后来成了皇后。但是她不受宠爱,后来因为生病,又瞎了一只眼睛。她没有显赫的家世,因此在后宫中并不争宠。当时最受宠的是慎夫人。
窦皇后真正风光的日子,是文帝去世后。她当了太后,干预朝政。甚至要求汉景帝传位给梁王(梁王是太后最喜欢的小儿子)
后来,她在宫廷之争中失势,孤独地老死。

019汉景帝皇后王娡
王娡是个幸运的女人。她原先嫁给金家,只因为算命的说她可以当皇后,她的母亲便执意逼她离开金家,把她送入宫中,果然成了美人。生下了刘彻。
当时最受宠的是栗姬。但她偏偏太骄傲,得罪了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馆陶公主曾想把女儿阿娇嫁给栗姬的儿子,也是当时的太子。栗姬却拒绝了。馆陶公主转而把女儿嫁给刘彻,就是刘彻少年时许下的“金屋藏娇”的诺言。于是,馆陶公主站到了王娡一边,天天在景帝耳边说栗姬的坏话。
景帝原先想立栗姬为皇后,便试探着问她:“如果我死了,我的孩子,你帮我照顾好吗?”栗姬居然不明白景帝这话的意思,她生气地回答:“我不是保姆!”景帝大失所望,渐渐冷落了她。
后来栗姬和她的儿子都被废了,刘彻被立为太子,王娡成了皇后。王娡是宫廷之争的得益者。

020汉武帝皇后陈阿娇
陈阿娇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的女儿。她母亲原想把她许给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汉景帝宠妃栗姬的儿子。奈何栗姬太愚蠢,却拒绝了。
馆陶公主于是转向王美人母子。一次,她抱着刘彻说:“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这些宫女你要哪一个?”刘彻便答:“如果能娶到阿娇,愿盖金屋以贮之。”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
后来,刘彻果然当了皇帝,立阿娇为皇后,也实现了诺言。阿娇娇生惯养,开始有刘彻的宠爱,也相安无事。但后来,刘彻身边的女人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有了卫子夫之后。阿娇为人骄傲,善妒,又没有儿子。终于失宠,又因为巫蛊之祸,退居长门宫。
后来,为了挽回汉武帝,阿娇用重金请司马相如作了一篇《长门赋》,但是汉武帝虽然欣赏这篇赋,却始终没有回头。
金屋藏娇虽美,去没有一个好结果。
但是,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也很悲惨。在她晚年,她的儿子——太子刘据,因为江充的陷害,被卷入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一家都被杀,唯一保全下来的是太子刚出生没几天的曾孙刘病已(后来的汉宣帝)。当时,卫子夫已经白发苍苍了。汉武帝因太子的事,要废了她。她便上吊自杀。

021汉武帝妃李夫人
李夫人生得云鬓花颜,婀娜多姿,尤其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却不幸沦落风尘。她的哥哥李延年,能作曲,能填词也能编舞,算是一个天生的艺术人才。她的弟弟李广利则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后来都因她的裙带关系,李延年被封为协律都尉,李广利则贵为贰师将军海内侯。
当时李延年是汉宫内廷音律侍奉。一日,李延年率为汉武帝唱新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使人难再得。
汉武帝却问道:“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吗?”
李延年立刻推荐了自己的妹妹。于是,李夫人进宫,立刻受到了宠爱。
汉武帝自得李夫人以后,爱若至宝,一年以后生下一子,被封为昌邑王。李夫人身体羸弱,更因为产后失调,从此,萎顿病榻,日渐憔悴。
色衰就意味着失宠,然而李夫人却颇有心计,自始至终要留给汉武帝一个美好的印象,因此拒绝汉武帝来探病。汉武帝忍不住来探视,李夫人却用锦被蒙住头脸,在锦被中说道:“身为妇人,容貌不修,装饰不整,不足以见君父,如今蓬头垢面,实在不敢与陛下见面。”
汉武帝坚持想看一看,李夫人却始终不肯露出脸来,即使汉武帝以赏赐黄金及封赠李夫人的兄弟官爵作为交换条件,她仍执意不肯。
汉武帝离开后,李夫人的姐妹们都埋怨她,不该这样这么做。李夫人却说:“凡是以容貌取悦于人,色衰则爱弛;倘以憔悴的容貌与皇上见面,以前那些美好的印象,都会一扫而光,还能期望他念念不忘地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吗?”
她死后,汉武帝伤心欲绝,以皇后之礼营葬,并亲自督饬画工绘制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悬挂在甘泉宫里,旦夕徘徊瞻顾,低徊嗟叹;对昌邑王钟爱有加,将李延年推引为协律都尉,对李广利更是纵容关爱兼而有之。
汉武帝思念李夫人,请来一位名叫少翁的方士,召神唤魂,希望能够再见李夫人一面。少翁作法,汉武帝坐在纱帐重帷中,遥见另一纱帐中,隐约有一美人,模样神态与魂牵梦索的李夫人一样,汉武帝连忙趋前审视,可惜芳踪已沓。
汉武帝为李夫人作了歌: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奈何姗姗其来迟!!

022汉昭帝皇后上官氏
她与汉武帝晚年托孤时的两位大人物都有密切的关系.她是上官桀的孙女,同时也是霍光的外孙女.因此关系,她被嫁给汉昭帝,那一年,她6岁,昭帝11岁.据说为了让她尽早生育出皇位继承人,霍光规定宫女都必须穿紧身内裤(汉制宫女都不穿内裤,以便于皇帝的临时召幸,事见〈〈汉书〉〉).后来昭帝病死时,她才15岁,就开始了近40年的守寡历程,直到去世.有趣的事,汉宣帝即位之后,因辈分比昭帝小两辈,竟要叫她太皇太后,而她才15岁.

023汉宣帝皇后霍成君
汉武帝死后,即位的是小儿子——只有8岁的昭帝刘弗陵。由大将军霍光辅政。霍家因此权倾朝野。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又是霍光的外孙女。
昭帝只活了24岁,没有孩子。他死后,由一个宗室子弟即位。但是新皇帝太荒**,才当了100多天皇帝,霍光就用上官太后的懿旨废了他。于是皇位又落空了。这次,霍光去民间找来了汉武帝时被废的太子刘据的曾孙刘病已。当年的太子一家都被杀害,惟有刘病已刚出生,躲过了这次灾害,大难不死。他一直生活在民间,因此深知百姓的疾苦。
刘病已改名为刘询,就是汉宣帝。在他即位前,他在民间已经有了共患难的妻子许平君。但是,大臣却要求他立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
汉宣帝是个聪明的人。他写了一份诏书,说是要访求他未当皇帝时在民间用过的配剑。他用这份诏书来暗示他是个念旧的人。于是,他不顾众臣的反对,将许平君立为皇后。
此举惹怒了霍成君的母亲霍显,也就是霍光的继配夫人。她买通了御医,在许皇后分娩时下药毒死了她。汉宣帝原想彻查此事,但是碍于霍光的权势,只好忍了下来。
不久,汉宣帝立了霍成君为皇后,但是并不宠她。霍成君几次想毒杀许皇后留下的儿子,只是每次,汉宣帝都吩咐了保姆为太子试菜,霍成君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霍光死后,汉宣帝开始逐步削弱霍家的权势。霍显和霍光的儿子霍禹等人意图谋反,被汉宣帝预先得知。于是霍家全家被杀,霍成君被废。至此,宣帝终于摆脱了牵制,为许皇后报仇了。
汉宣帝可以称得上是个好皇帝,他统治的时间和汉昭帝统治的时间被称为“昭宣中兴”。
霍光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好的大臣,一生都为国家社稷。只是,他的妻子和儿子太贪婪,野心太大了。

024汉元帝皇后王政君
后名政君,乃是王禁次女,兄弟有八,姊妹 有四。母李氏,生政君时,曾梦月入怀,及政君十余龄,婉娈淑顺,颇得女道。惟父禁不修边幅,好酒渔色,娶妾甚多。李氏为禁正室,除生女政君外,尚有二男,一名凤,排行最 长,一名崇,排行第四。此外有谭曼商立根及逢时,共计六子,皆系庶出。李氏性多妒忌,屡与王禁反目。禁竟将李氏离婚。李氏改嫁河内人苟宾为妻。禁因政君渐长,许字人家,未 婚夫一聘即死。至赵王欲娶政君为姬,才经纳币,又复病亡。禁大为诧异,特邀相士南宫大有,审视政君。大有谓此女必贵,幸勿轻视。好似王奉先女。真是一对天生婆媳。禁乃教女读书鼓琴,政君却也灵敏,一学便能。年至十八,奉了父命,入侍后宫。会值太子良娣司马氏,得病垂危,太子奭最爱良娣,百计求治,终无效验。良娣且语太子道:“妾死非由天命,想是姬妾等阴怀妒忌,咒我至死!”说着,泪下如雨。恐是推己及人。太子奭也哽咽不止。未几良娣即殁,太子奭且悲且愤,迁怒姬妾,不许相见。宣帝因太子年已逾冠,尚未得子,此次为了良娣一人,谢绝姬妾,如何得有子嗣。乃嘱王皇后选择宫女数人,俟太子入朝皇后,随意赐给,王皇后当然照办。一俟太子奭入见,便将选就五人,使之旁立,暗令女官问明太子何人合意?太子奭只忆良娣,不愿他选,勉强瞧了一眼,随口答应道:“这五人中却有一人可取。”女官问是何人?太子又默然不答。可巧有一绛衣女郎,立近太子身旁,女官便以为太子看中此人,当即向皇后禀明,王皇后就使侍中杜辅,腋庭令浊贤,送绛衣女入太子宫。究竟此女为谁?原来就是王政君。政君既入东宫,好多日不见召幸,至太子奭悲怀稍减,偶至内殿,适与政君相遇,见她态度幽娴,修秾合度,也不禁惹起情魔,是晚即召令侍寝。两人年貌相当,联床同梦,自有一番枕席风光。说也奇怪,太子前时,本有姬妾十余人,七八年不生一子,偏是政君得幸,一索生男。甘露三年秋季,太子宫内甲观画堂,有呱呱声传彻户外,即由宫人报知宣帝。宣帝大喜,取名为骜,才经弥月,便令乳媪抱入相见。抚摩儿顶,号为太孙。嗣是常置诸左右,不使少离。无如翁孙缘浅,仅阅两载,宣帝就崩。太子仰承父意,一经即位,就拟立骜为太子。只因子以母贵,乃先将王政君立为皇后。立后,逾年,方命骜为太子,骜年尚不过四岁哩。西汉之亡,实自此始。

025匈奴呼韩邪单于后王昭君
西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元帝逐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026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赵飞燕不仅容貌艳丽,而且身材窈窕,体态极其轻盈,举步翩然若飞,相传能作掌上舞。飞燕本是阳阿公主家的一歌女,偶被成帝看到,马上将她带回宫中,先封为婕妤,然后又把许皇后打入冷宫,把飞燕封为皇后。成帝专宠飞燕,夜夜宿于飞燕的未央宮中,以至最终亡于飞燕的床上。

027汉成帝妃班婕妤
她曾被世人比作楚庄王的樊姬,德才兼备。如世人能预见未来,亦会把她比作后世的长孙皇后。
只可惜,她遇人不淑。
她是樊姬,可她的夫君决不是楚庄王。
她是长孙皇后,她的夫君却决不是唐太宗。
所有的怜爱宠与幸都随着那身轻如燕的舞女入宫后就此嘎然而止。
山盟依旧情已逝。
长信宫中,孤灯映壁,房探风冷。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
她爱的男人终于死了。
当繁华过尽,天子与常人一样躺在冷冰冰的墓穴里时,只有那个曾被他拋弃的爱人,他的婕妤,在他的陵园里陪着他一生一世。

028东汉光武帝皇后阴丽华
阴丽华美丽贤惠,当时未即位的光武帝有一言:作官当作执金晤,娶妻当娶阴丽华。后来果然如愿。他当上皇帝后,想封阴丽华为皇后,但她却拒绝了,并且坚持要他立郭妃为皇后(郭妃的父兄为光武帝夺得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于是,郭妃成了皇后。但后来终被废掉,阴丽华才当了皇后。

029东汉明帝皇后马皇后
马皇后是阴丽华之后的贤后。她的父亲,就是那位说出“大丈夫当葬身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马援。父亲死后,她入了宫,当了皇后,却终身没有生育。但她对其他嫔妃的孩子都很好。她崇尚节俭,终身荆钗布裙,饮食简单。深受明帝的敬爱。

030东汉章帝皇后窦皇后
窦皇后又是东汉一个干政的皇后,她在邓绥之前。她很美貌,也很有手段。她是东汉开国元勋窦融的曾孙女,只是她出生时,家中已经发生了变故,再无往日的显赫了。所以,她生长在破落的名门里,自然也有一种不顾一切望上爬的野心。
进宫后,她因为美貌和聪明,立刻受到章帝的宠爱。一年后,被立为皇后。但是,她没有儿子。后宫之中,只有宋美人和梁美人生了儿子。宋美人的儿子居长,先被立为太子。窦皇后深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日夜在章帝耳边挑唆,使得宋美人母子失宠被废。
接下来,窦皇后收养了梁美人的儿子,让章帝立他为太子。不久,窦皇后又怕梁美人和她娘家将来得势,一直想找机会除去梁美人。一次,梁美人的家信中有一句:“久病思生兔。”窦皇后立刻说梁美人在使巫术,章帝命人拷问梁美人,梁美人自杀。
因为窦皇后的关系,窦家权倾朝野。窦皇后的哥哥窦宪,竟然强行强占了沁水公主的园地。公主向章帝哭诉,章帝大怒,骂窦宪:“打狗还要看主人!你连公主的园地都敢侵占,可见你平日多么猖狂!今日,朕非贬了你的官!”不料窦皇后哭哭啼啼地来求情。章帝只好作罢。
章帝31岁时去世,窦皇后开始辅佐11岁的和帝。窦家权势日盛。物极必反,最终窦家人的干政引来朝臣的不满,窦太后也被囚禁起来。
其实,就她个人来说,她辅佐朝政期间并无太大的过失。只是一旦权力在手,便再也无法放手,于是……

031东汉和帝皇后邓绥
邓绥出生在东汉四大家族之一的邓家,自小熟读史书,身长玉立。13岁时,本来可以入宫。但她坚持要给父亲守完孝。她17岁时入宫,她的美貌深深使人动容。但她谦逊有礼,心思慎密,使对她久已怀恨的阴皇后也找不到她的过失。后来,阴皇后因嫉妒和使用巫术被废(其实阴皇后同样出生在东汉四大家族之一,同样美丽动人,曾经也受到过千般宠爱,只是她远不及邓绥聪明),邓绥成了皇后。和帝去世后,邓绥辅政。虽然她崇尚简朴,治国很有成绩,但她手握政权不放,连她的亲叔叔都看不下去。后来,她罢免了叔叔的官职。观其一生,她还是很不错。

032东汉安帝皇后阎姬
据说阎姬温柔美丽,善解音律。生性仁弱的安帝,很喜欢她,封了她作皇后,而她却开始热衷于权势。从干预朝政到培植自身的势力,安帝渐渐地对她感到失望,既而疏远了她。她的下场可想而知,发动政变不遂,反被囚禁起来。

033东汉顺帝皇后梁女内
梁女内是梁商的女儿,据说立她为皇后,是顺帝取决不下,抓阄的结果。但她是个很有才德的女子,曾经劝说顺帝不要只宠她一个。后来她作了太后,辅佐朝政。她没作什么坏事,倒是她的哥哥梁翼飞横跋扈,劝倾朝野。甚至因为八岁的小皇帝说了他一句:“真是个跋扈将军!”他竟然毒死了小皇帝,另立新君。
这位新君就是刘桓,是梁翼和梁女内的妹夫。后来发起了宫廷政变,梁家满门抄斩。幸好此时,梁太后已经去世了,没有亲眼所见。

034蜀汉昭烈帝皇后甘夫人
甘氏(公元188-2O9年),三国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是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
据说刘备命中克妻,他在老家曾 "数丧嫡室"。刘备起兵后,于沛城娶甘氏为夫人。后来,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生子阿斗(即后来的蜀后主刘禅)。
公元208年,曹军进攻荆州,抛却妻小突围。糜夫人死在乱军之中。赵云保护着幼主阿斗和甘夫人,杀出重围,才使刘备唯一的儿子幸免于难。
甘夫人曾被多次俘虏,但都能安然脱险,回到刘备身边。刘备曾把一尊三尺高的白玉人放在床头,比喻甘夫人皮肤白皙,甘夫人却劝刘备不可玩物丧志。于是刘备撤去玉人,群僚们称赞甘夫人为"神智妇人"。
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葬于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北)。公元222年,追溢"皇思夫人",迁葬于蜀。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追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八月刘备与甘皇后合葬于惠陵。
刘备的最后一个夫人是吴氏,吴氏父亲生前的朋友刘焉任益州牧时,把吴氏纳给儿子刘瑁为妻,刘瑁是刘璋的哥哥。但刘瑁短命,吴氏一直过着孀居生活。
公元194年,刘焉去世,其子刘璋继任益州牧。公元214年夏,刘备兵临益州城下,刘璋投降。此时甘夫人也病死。续娶的孙权妹孙尚香,也离开刘备,回到江东,刘备身边一个妻子也没有。
蜀郡太守法正,把刘瑁遗孀吴氏介绍给刘备为夫人。
公元219年,刘备攻取汉中,称汉中王,立吴夫人为汉中王后。公元221年五月,刘备在成都即帝位,丞相诸葛亮持节授玺,册立吴王后为皇后。两年后,刘备因东征死于白帝城。刘禅即位后,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公元245年八月,吴太后病逝,在位二十五年,合葬于刘备与甘皇后的惠陵。

035魏文帝皇后甄洛
还记得那篇著名的《洛神赋》吗?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那是子建为她写的。纵使她已死了千百年,那份情随着那篇文章永世不灭。

036晋武帝皇后杨艳
楊皇后出身貴族,父親楊文宗曾為曹魏大臣,惜母親趙氏早死,楊文宗另娶他人,楊艷只好寄居舅父趙俊家。後來司馬昭聽說楊文宗有個賢淑的女兒,於是為長子司馬炎聘楊艷為正室。楊艷嫁予司馬炎後,為他誕下三子三女,其中長子司馬軌早亡,次子司馬衷為實際上的嫡長子。
司馬衷天性痴呆,可謂人盡皆知。武帝司馬炎即位後要立太子,卻一直猶豫未決──司馬衷雖為長子,可是愚笨至此,實不足以繼承晉家天下。不少大臣如開國名臣衛瓘也表示憂慮,可是楊皇后卻堅持己見,認為太子應立嫡立長,其賢與否實不足為慮。結果,司馬衷仍為太子,造就後來西晉的亂局。
後來,太子司馬衷年屆十三。武帝本欲以衛瓘女為太子妃,卻因楊皇后收受賈充妻郭槐不少禮物而主張以賈充女為妃。司馬炎雖認為賈充女性妒、貌醜、少生兒子,可是卻經不住楊皇后苦苦相求而最終以賈充女賈南風為太子妃。
只是,楊艷在後宮並不算一帆風順。由於武帝廣納後宮,又在滅吳後把吳後主孫皓宮中五千美女收進宮中,致使每每流連,冷待了楊皇后。有一次,武帝詔令天下送名門之女進宮以作挑選,楊皇后因不欲美女進宮奪寵,於是只取其中皮膚白晰的,美艷絕倫的一概不選。其中有卞氏女,武帝一見傾心,可是楊皇后卻令其歸家。武帝懇求楊皇后讓卞氏留下,楊皇后卻以「卞氏女三代為魏后,如今只為妃嬪可是委屈了」而拒絕。結果,武帝大怒,決定親自挑選,因而納了不少美女為妃嬪,其中有一位胡貴嬪很受武帝寵愛。
楊皇后眼見武帝多內寵,竟然抑鬱成疾,武帝聞言趕來探望,楊皇后枕在武帝腿上,恐怕自己一旦死後,胡貴嬪會成為皇后,於是懇請武帝在她死後聘其族妹楊芷為后,結果楊皇后在武帝陪伴下去世,終年三十七歲。

037前赵刘曜皇后羊献容
公元319年,身着盛装的羊献容,从使者手中接过皇帝刘曜的诏书,被正式册立为“赵”皇后。这一刻,她一定有点恍惚。她也许想起了五废五立的坎坷经历,想起了金墉城里朝不保夕的岁月,想起了洛阳城破被掳时的惊恐羞辱……她一定很难相信自己竟会有这样离奇的命运: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曾为两国皇后的女人。所以,在晋怀帝继位后,她被尊为“惠皇后”,而前赵给她的谥号则是“献文皇后”。

038南朝宋孝武帝皇后王宪姬
南朝宋孝武帝皇后(427—464),出身于显贵家庭,自幼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性贤惠。初为武陵王妃,武陵王入京继位后拜皇后,生废帝及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刘楚玉、临淮公主间楚佩、皇女刘楚秀康乐公主刘修明。废帝时尊为皇太后。病逝时年38岁。

039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
何谓“步步生莲花”,就从此女开始。 “三寸金莲”中国男人一种变态的审美观。 一个荒**无度的皇帝,一双美足,给中国女人带来了无限的灾难与痛苦。她有一双美足不是她的错,他爱上她的美足也不是他的错。 承袭了这种变态的审美观,并强加于他人头上,就是世人的错。

040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
徐昭佩是南朝梁武帝第七个儿子萧绎的偏妃,萧绎当时为湘东王,手握重兵镇守江陵。徐昭佩在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花蝶俱不息,红素还相乱的江陵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就出在她的身上。

[ 本帖最后由 lljy2005 于 2007-6-23 13:58 编辑 ] |
|